以下摘自:新竹縣文化局資料
建此廟宇的傳說是:曾經有一位廟祝將其子屍體埋在廟後空地,不久,附近村落一帶雞不鳴、狗不吠,民心惶死不安,經王爺扶乩執劍插在該地,隨從民眾將地挖開,赫然發現童屍不但未腐,眼睛尚能轉動,披上衣袍與鞋子如同活人一般,原來該廟祝深識地理,知道此地為「生龍口」吉穴而欲使其子修煉成精,幸王爺顥威除之。
另有傳說,在池和宮第三次修建時,建廟工人不知神龕後之壁堵需留多寬之尺寸,但隔日到廟欲進行工作時,壁上己留有一道線痕,工人即依此線痕保留了原廟神龕之寬度。更有一則傳說,即是在民第四次修廟完成後不久,村人因某些因素欲將池和宮一分為二,結果尚未討論出結論時,池和宮之石爐不聲不響由中裂開了,村民因此更加深信人們需要合作才能求得生存,也因此保持了其祭祀圈之和諧。
池府王爺廟

廟前高大的牌樓

廟方行政大樓

歷經百年的池和宮匾額

廟內

廟前石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