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附近的停車場停好車,要通往城門最好的方式是從護城河旁的人行地下步道過去,而在這護城河旁,看到新竹市府規劃的用心,在這條街上的開放空間也是禁煙的。

這就是印象中,有點臭臭的護城河,因為這裡面的水看起來沒有在流動,想必市府為了這個河水不發臭,應該下了很多的功夫。

穿越地下步道的同時,不忘讓你從旁瞭解竹塹城的築城史及屬於新竹市的觀光景點。

通過那步道後,迎接你的是這巨大的船首石,這些船首石在還沒整建時,都是埋在地下沒有被發現,直到新竹市府把這規劃為公園之後,在動工整建的同時,才被挖了出來。

於是竹塹城的廣場又多了一項具歷史性的擺設。

竹塹城目前僅存的這座城門,城名是 "迎曦門" ,顧名思義這個城門應該就是東城門,位在城市的東方,每天迎接著太陽的到來,跟台南古城門中的迎春門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走過這個城門口,感覺到有點怪,這個城門口怎麼那麼的矮呢?是以前的居民身高都不高嗎?這倒是我看過台灣古城中,蠻有趣的一點。

城門另一端的護城河,看起來這邊人氣較旺,較多的遊客聚集在此。

從迎曦門整建完成以來,我就只有開車經過這旁邊而已,還沒有機會親自下來走到迎曦門內,不過當時迎曦門的夜景,已經吸引著我的目光,改天,要找個時間,來這拍一下迎曦門那美麗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