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美食推薦]新竹 - 大海拉麵

年初去了一趟日本北陸地區( 也就是飛驒高山一帶) 吃了當地的拉麵 , 會覺得新竹 sogo 對面那家的拉麵店

真該把店名換了,免得國人認為飛驒高山地區的拉麵就是那種口味,大海的湯頭真的比較像日本的原味( 醇厚),不過

讓我失望的是,他的蔥拉麵用的是一般的青蔥,而不是白蔥,而且量也少了一點,記得在大阪道敦堀吃的蔥拉麵,光是白

蔥就是一碗公,讓人吃得真爽
飛驒高山拉麵??
好吃?
可能我的味覺夠(道地) 但此生不可能再吃第二次了,沒味道麵也不夠嚼勁
我不是說日本本地的...
請別誤會 您知道的
大海的確是最像日本風味的拉麵,對台灣人來說可能會比較鹹,不過在日本,客人進門都一律先送上一杯
冰開水,這樣吃拉麵就不會太鹹了。

吃過最好吃的拉麵還是博多一蘭拉麵....
禮拜六晚上跟一位高中同學聊天,他是做食材批發的,聊了一下才知道所謂的湯頭要怎麼做才濃才有味道,聽完大概半年內我都不可能去拉麵了....
不過還是有優良店家湯底是真的熬出來,
而不是用調味出來。
你講那個只是冰山的一角。
去看完這本,所有的加工食品都不敢碰了!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PowerPoint 檔]
▇ 用「白色粉末」就可以做出豬骨高湯
「接下來 , 我來做拉麵湯給大家看吧 ! 你們喜歡什麼口味 ? 我是九州人 , 那我來做豬骨高湯的口味吧 !」以上是我在演講時 , 經常應觀眾要求做的現場表演。
每次 , 當我擺出一大堆裝著「白色粉末」的小瓶 , 並捲起袖子 , 所有的觀眾都會愣住 , 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眼前的「白色粉末」竟然能做出「拉麵湯」, 有誰能想像呢 ?
「這可不能弄錯劑量的要呢 !」
我邊說著笑話 , 邊將數十個小瓶裡的粉末一一舀出 , 加以「調合」。由於這事我已經做了幾十年 , 所以我的手「自己」都學會斟酌份量了。仔細攪拌後 , 再到入熱水 , 「湯」就完成了。使用的材料只有「白色粉末」, 連一滴豬骨高湯都沒有加 ....。


我想傳統的日本拉麵就是濃厚的湯頭加上偏硬又Q的麵條! 這樣才是道地的日本拉麵!
以前想在台灣吃碗好吃的日本拉麵! 真的怎麼都找不到! 因為大部分的拉麵店到了台灣 自動就把湯頭變得很淡! 面也煮得爛爛的 完全失去了日本拉麵的風味! 一點也不好吃 !

我非常的愛吃拉麵 走遍日本 吃過上百家不同的拉麵! 九州 關西 東京 北海道 !
唯一不太能接受的就是北海道的味噌拉麵 真的是太鹹了點 但是其他都沒有問題!

真的沒辦法接受濃鹹的拉麵的人 就不用特意去吃拉麵! 因為你硬要加水 搞淡了就失去了日本拉麵的風格了 這樣還不如去吃台灣的湯麵!

上次去吃大海的拉麵 點的是蔥拉麵 湯頭是特濃 麵是最硬 吃下第一口 是真的有日本的風味 ! 在新竹算是第一名吧! 這是我們公司日本人大力推薦的! 非常的道地 !但是 如果在日本也只能算是一般的水準 跟拉麵名店還是有點距離! 不過在台灣 能有這樣的水準 已經讓住在台灣的日本人很感動了!

不過碗真的太小碗了 應該要大碗一點 ! 湯才可以放多點 哈哈!
我也點了 他們的泡菜 還不錯 ! 另外加點一碗替玉 (多一坨麵) 20塊 !

我只能說 下次還會再去 !新竹最好吃的日本拉麵!
水獺寶寶的同事曾派在日本數個月,回來後對於日本的拉麵與燒酌就唸唸不忘,自從在新竹吃了大海後,就直稱大海是他吃過新竹拉麵店中最好吃的一家,最接近日本的味道,不過對一般台灣人來說就可能覺得湯頭太鹹,麵條太硬,這個星期,水獺寶寶終於親自前往品嚐豚骨拉麵,而且是去了二次,第一次點湯頭濃(湯頭分濃中淡三種),麵條點中(麵條分硬中軟),麵一來先喝一口湯,真的是濃厚的味道,依日本美食節目的說法是很深澳的味道,麵條也很有咬勁,叉燒也不錯,整體來說算相當不錯的日式拉麵,第二次點湯頭中,麵條點中,味道也不錯,但是還是覺得濃湯頭比較合我的口味,另外它的泡菜與玉子也相當不錯,總之這是一家值得一試的日式拉麵店,或許還差了電視冠軍赤阪拉麵一些,但至少在新竹地區已是排在很前面的日式拉麵店了。

水獺寶寶與小毛驢的秘密基地 歡迎來逛逛
下班跑去吃了一下
還OK
不過份量倒是少很多
我記得去日本吃都是一大碗吃的很飽

給個小建議
如果學習日本再門口擺個售票機可能會更加分喔

新竹的拉麵店個人覺得還能上得了檯面的,就只有這間「大海拉麵」和光復路上新開幕的「光麵」了。唉~~~新竹的拉麵愛好者很可憐的~~~~(台北還是小遠的啊~~~為了吃個拉麵......)

大海拉麵真的比較像日本當地的拉麵,但對不習慣「傳統日式」拉麵的台灣人來說,麵太硬而且湯太鹹;但對喜好者而言就真的會趨之若騖。比較可惜的是大海只有豚骨湯頭(個人最中意鹽味湯頭,但新竹没有小弟吃得下的鹽味拉麵)但也無可厚非。在台灣若有很多種湯頭的,通常就會每種湯頭都不怎麼樣了。

在大海吃過蒜味及蔥拉麵。這邊的口味不同是以外加進去的東西來區分,所以就麵和湯頭的本質而言各種口味差異不大。點菜單有很多選項(如前面網友說的麵硬度、湯濃度及份量的區分等。初體驗的人建議淡湯、軟麵比較容易接受。),比較像在日本的風格。其他的小菜没太大印象,但半熟蛋是一定要點的。

「光麵」開幕不算太久,但為了顧及台灣人的習慣,口味已「很用力」的調整過。單純想體驗一下日式拉麵的台灣人而言應該比「大海」容易接受一些;但熟悉日本拉麵店風格的內行人來看來吃就知道差異在那裏。

新竹其他的拉麵店,若以個人標準而言都不推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