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d Wick wrote:什麼新竹「州」??這麼懷念被殖民?? 如果後代人給老建築的命名偏離它原本興建的目的,那老建築就只是個空殼,什麼都不是,可以拆一拆,蓋大樓或豪宅,然後投資客和建商發大財…這棟建築在1925年完工時,就是作為新竹當地的公立圖書館使用。當時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為「新竹州」,不稱為「新竹州圖書館」,那要稱為什麼?這和臺灣人民「被殖民」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兩件事。再者,沒有那個地方的人民會懷念「被殖民」的,因為在殖民體制下,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絕對是不平等的對待。雖然大日本帝國在殖民統治的50年間在臺灣做了不少建設,但近程目的都是為了「母國」所需,遠程目的則是打算把臺灣永久佔有,當作國土的一部分經營。從流傳至今的日治時期文獻、影片等資料都是顯而易見。現在保留那50年間的歷史與記憶,無非是讓我們的後代子孫能知道,他們的祖先有那麼一段很無奈的被殖民歷史。總是比腦袋裡只有「腐敗滿清」、「革命」、「北伐」、「八年抗戰」這些偏向單方面的歷史來的強。
wilddog wrote:很可惜沒能早點看到這篇,上周週末去新竹玩,都只是餐廳與飯店兩點一線... 新竹市區裡面有許多歷史遺跡,很值得花一些時間來個歷史散步如果有小朋友,這篇分享文裡提到的美學教育館就適合帶去逛逛。另外,還可以去市郊的動物園和公園走走。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現存全臺灣最老的動物園,新竹公園裡還有日治時期的新竹觀測所,還有位在公道五旁的「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館」,夏天帶小朋友去消暑的好地方。其他還有很多值得一逛的地方,可以翻翻老狗的舊文。所以,新竹市不是只有科學園區和電子廠啦!還有很多人文和風景景點,也有不少美食呀!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身為新竹出生長大的新竹人,家族已經至少五代生活在新竹,看到文章後很感謝大大幫助我認識很多新竹歷史,花了兩個小時仔細讀完。身為新竹人已經習慣被竹科與隨之而來的相關生活圈居民們代言,但在新竹市長大的我更多的是對市區的回憶,即使到現在已經被沖刷得所剩無幾。即使以現今規模來看新竹只是很小的城市,卻曾經是歷史上北部的重要城市。過去的幾任市長中,不乏有人試圖喚回新竹百年前的榮景讓我倍感激動,也希望在科技業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能也有人想到這些無可取代的歷史。真的很感謝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