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來討論哪一家好吃.
1. 清大夜市那家臭豆腐和大腸麵線不錯, 不是在地做法(中間壓破放蒜泥等調味醬), 反而像台北公館那種做法, 對半切下去炸, 重點是不會覺得中間空空的, 好像只是在吃皮.
2. 牛埔東路未來21對面, 作法同1.只是他是對角線切, 也不錯.
3. 南大路, 竹蓮街和東南街中間, 不過他是在地做法(中間壓破...), 這家大概是目前吃到在地做法, 個人覺得叫好吃的.
另, 台中的作法好像也是這種中間壓破...的作法.
小弟的心得(或許有誤)
臭豆腐大致上分兩種做法,
一種是大塊豆腐(大豆乾大小),炸的過程,對半再對半切,炸酥後撈起淋醬汁。
另外一種,是小塊豆腐(小豆干大小),炸熟後撈起,中間壓碎放醬汁。
相異之處,
前者幾乎都在吃炸酥的皮,沾醬汁。(也有店家保留不少軟內餡,但很難顧到外皮夠酥)
後者的會有較多的軟內餡(=豆腐),強調泡菜醬汁豆腐一口咬下。(前者也做得到,但很難處理)
小弟南部人,中部念大學,北部念研究所。
發現,越往台北走,前者做法越多。
最妙的是,若你問老台北人,他們都會認為臭豆腐的傳統作法是前者。
這個問題,問中南部的人,會得到相反答案。
個人比較喜歡後者做法。
(其實,小弟私自分為南/北部做法)
士林夜市廟旁有名的臭豆腐涼麵,
是我見過最極端的前者做法,幾乎炸到沒有內餡,整個感覺很像在吃炸豆皮,
但...還挺好吃的~~

是我唯一願意去吃這種做法的店家。
另外一個重點,
後者做法,只要你看到店家用兩個鍋子,
就算沒吃過也可以放心走進去,這種做法很難是地雷店~~

最後,
我在新竹還沒吃過好吃的臭豆腐,夜市的都不行~~
還望板上各位大大推薦~~~
PS.目前覺得還行的是,關東市場晚上有個沒招牌小攤,
還不錯,但我搞不懂為何要把超酥脆的豆腐淋上超多的蒜汁?
反而弄巧成成拙了~ 我都立刻一回到家馬上吃完,不然都變成軟豆腐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