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餅的種類 Chapati 、Naan、Roti
隨著異國餐廳越來越多,印度料理也成為在台灣常見的口味,幾乎每家印度餐廳一定都有的就是印度餅,不過好像每家的餅長的都不太一樣呢,到底什麼才是印度餅阿??
其實印度料理千變萬化,所以在印度,沒有所謂正統的印度式的料理方法。印度融合了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包含多元的傳統和習俗,飲食習慣也隨著信仰及地區而有不同的變化。而西北印度則幾乎都以餅作為主食。
不過來到台灣大部分都統稱印度餅,因為音譯以後大概也看不出是什麼玩意啊~
Chapati是用未發酵的麵糰桿圓後不加油烤熟,也有全麥皮的,口感較乾硬,幾乎可以說是北印度的主食.

Naan則在各大印度餐廳都可以看到,也是大家印象中的印度餅,它是由中東傳到印度的,將麵餅桿過後拋甩幾下貼在坦度爐壁烤成,烤好後表面刷上一些奶油,厚度較Roti.Chapati厚,也比較鬆軟。Naan在路邊小吃也很常見到,用平底鍋或翻過來的炒菜鍋烤的,比較沒有爐烤的香味就是了,通常會捲些餡料吃。
Roti 光是Roti又分為方的.圓的.加蛋不加蛋等等,貓城賣的就是方形的Roti,而且是蛋奶素,麵餅以甩的方式讓餅皮變的又薄又大,折起來後以油煎成,吃起來酥脆香Q,這是在馬來西亞很常見的小吃。在台灣的名稱很多有”Q餅””甩餅””抓餅”等等。圓的則看起來很像蔥抓餅,比較有層次感較有嚼勁,但是製作的時間較久,為了怕客人久候,目前不供應…

先將麵團在桌上揉開,再以一般甩餅的方法將麵團甩開

將餅皮拉至最薄,最大.幾近透明

灑入蛋汁並將其抹勻.折成四方形後下鍋煎熟,因餅內空氣受熱而膨脹.

咖哩口味,不同於日式咖哩,呈現湯狀,不喜歡日式咖哩的人可以嘗試,相信你會喜歡的,就像偶


煉乳口味,直接將煉乳加入餅中,味道卻也出乎意料的合

新竹店才有賣的新產品"香蘭糕"聽說做了十三層而且連香蘭草都是自家栽種

另一個招牌"錫蘭鮮奶茶"(加林鳳營鮮乳),為保持茶葉與鮮奶原味老闆堅持不加冰塊,讓你到最後一口都喝的到奶香與茶香


採用錫蘭進口的紅茶葉

美鳳姊推薦(高雄店)



食尚玩家推薦


咖哩口味(高雄店)

煉乳口味(高雄店)

新竹店位於科學園區旁的金山八街48號

食用建議:現場吃口感最佳
咖哩or煉乳:小弟年輕時喜歡吃咖哩,邁入中年後喜歡吃煉乳,各有一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