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稱可以猜的出來,這裡一定是3個埤塘連在一起,所以才會以此命名。
按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三座埤塘分別為圓埤(2公頃)、角埤(四方型,4公頃)、長埤(6公頃)。
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管理。
這3座埤塘原本的功能當然就是灌溉,蓋桃園有千埤之縣之稱,
但在石門水庫與石門大圳落成後,這些埤塘自然被廢棄。
三連陂也不例外,僅作為保留池,就是石門水庫缺水時的備用水源。
2016年,當時的臺灣石門農田水利會編列預算整修三連陂的邊坡,維持它的蓄水功能。
2018年時的地景藝術節利用這裡的廣闊空間設置了「粼粼波光、翩翩白影」裝置藝術。
在活動舉辦當時,當然是熱門景點之一,但活動結束後就漸漸為人所淡忘。
老狗在11月中旬來到富岡,是因為「2020桃園社區營造博覽會」而來。
在參觀完富岡老街上的主場之後,就想趁好天氣到附近隨意繞繞,不小心走到了這裡。
然後拍下了一些自認為還不錯的「鳥」照片。
昨天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這些照片,想想還是來分享給大家吧!
有機會去富岡老街逛逛的話,不妨順道到這裡走走!
至於老狗要分享的「鳥」照片是什麼呢?
請看第一張。
這隻大鐵鳥應該已經是三連陂的地標了吧!


除了它之外,埤塘邊上還有不少的鳥,請看!

不止埤塘邊,池裡也有不少鳥,看起來都很像是白鷺鷥。

遠看這些鳥,可說是如假似真,因為裝置上設有彈簧,所以風一吹,這些鐵鳥就會晃動。
老狗找張放大照片來給大家看一看。
說實在的,這種設計還真是有智慧,因為鳥體受風面大,在支撐鳥體的地方加上活動關節和彈簧,風大時吹動鳥體,又被彈簧拉回,遠看就像鳥兒在前後移動一樣。
其實,這些假鳥是被固地在原處的。

在三連陂中設置了不少像這樣的假鳥。岸邊、水中都有。
所謂「數大便是美」,遠遠看去,鳥排成列,真假難辨,剎是壯觀。




而在2座埤之間的堤岸中間,另有一隻大型鐵鳥,就是這篇文章的第一張照片中那一隻。

這隻大鳥可是各方攝影人士取景的重點,因為有了它,單調的埤塘堤岸變的豐富許多。




話說回來,老狗在這裡待了一陣子,除了這些裝置藝術品外,有沒有看到有生命、會動真鳥呀?
以下照片中都有真鳥,考驗各位的眼力囉~~~



不但有真鳥,還有飛行中的大白鷺。
但可能是老狗到訪的時間太早,鳥兒躲太陽去了,還沒出來覓食。

其實,三連陂的地理位置很棒,不止會看到真鳥,還會見到天上飛的大鳥。
不信抬頭一看,要梅花就有梅花出現。

要綠星也有綠星出現。

但是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大概也只能見到這2牌而已,其他廠牌看不到了~~~

最後,把在三連陂裡看到的「怪物」來和大家分享~~~


以下是三連陂的位置,提供想去走走的朋友參考:
聽說夕陽下時會更漂亮,老狗如果有機會會再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