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桃園的大溪老街,位於普濟路上有一整排的日式警察宿舍開館了,這棟四連棟建於西元1937年,整修完成後於今年10月開幕做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老建築再生利用,其中包含2015年開館的「壹號館」原為大溪國小校長宿舍、2016年開館的警察局宿舍四連棟(普濟路17.19.21.23號)、武德殿(普濟路29.31號)、藝師故事館(普濟路52號)做為見證大溪從日治時期至今老舊房子的重生,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建築物的過去,所以來到了桃園大溪老街不再只是逛老街吃東西,還可以在行程中增添了一些文青元素之旅喔。
今天來到大溪,走了一趟日式古蹟巡禮,讓自己有了不一樣的印象,原本大家都知道大溪老街(和平路老街)是最熱鬧最多吃吃喝喝的老街,但也因為每到假日人潮擁擠的關係幾乎只是望著路邊攤販賣的東西而已,很少會抬起頭來好好的望上一眼上面牌樓的古蹟模樣,今天就簡單的走一趟普濟路上的四連棟(大溪人的歷史與生活)、六連棟(十八坪的家記憶)、藝師館和壹號館的行程。大溪警察宿舍一共有23戶,目前已有7戶修復完成,在桃園大溪周邊有不少日式建築物的完成,不論是日式或者巴洛克風格,在這一帶都有著對老房子重新建造新生命的完善計劃,期待這樣的空間可以繼續保存著。

木藝生態博物館圍牆外有不少老照片,我喜歡看這種老照片,就跟看老房子一樣,我們不存在在照片中,也不生活在過去建築物裡,所以並不會有懷念過去的種種,單純用欣賞的角度去體驗一下老房子的曾經,知道我們還可以在這個時代背景繼續的緬懷著,能被留下來也是好事,至少不會是拿來餵蚊子,看著不少老房子變成廢墟變成了蚊子的住家,寧可放了一年又一年的將它圍起來禁止別人進入,也不希望翻修整理好讓世人可以再去看看增加更多存在的可能,當然也有許多的考量,這可能也是我們不能理解為何老房子就是被拆掉的命運,所幸能留下來的,多半都是幸運的。

用步行的方式可以走到周邊的老房子,而且非常的好拍照,如果帶人來拍照應該很好取景,也算是非美食的一種打卡行程,結束後再到和平老街筧食。


#藝師館
藝師館是傳達藝師精神「木器心」,在各館中都有各項展覽可以參觀,而且都是免費的。

出了四連棟緊接著就是六連棟的地方,在這個區域取為十八坪的家記憶。這幾間老房子曾經居住著一群警察的眷屬,興建於西元1937年至今。


這一間是六連棟7號許家的故事,許爸爸以前受日本教育很深,所以會有日本時代的習慣,在家也是說日本話,而許爸爸因為有記事的習慣,所以那桌上掛著瓶瓶罐罐是以「爸爸的記事本」做為素材,可以看到一些筆記的文字呈現在玻璃瓶中。從窗戶看進去雖然說是十八坪,不過以前這樣的空間應該也算是很大間了吧。
未完繼續>http://becky-photo.com/taoyuan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