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台灣消費市場的悲哀,消費者自願或被動承受
這類的消費障礙,雖然有人稱其為行銷手法,不過實
際上這就是消費障礙,或稱為不平等資訊消費。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有充分被告知的權利,而不是含糊、
曖昧、模稜兩可等.....。
說穿了我們需要有"完全防呆的保護消費者"的健全制
度,需要的是完善的制度,靠得不是自由心證,這樣
廠商才不會心機耍盡,就是想要騙你荷包錢財,消費
者認真的對待自己,廠商才有機會真認對看待消費者。
其實我看這優惠券,也不會認為,優惠券上面所羅列
全商品一律半價,但前提是我熟悉麥當勞行銷模式,
並且我具有一般台灣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之認知,所以
在這兩個條件之下,我並不會有類似樓主相同的誤會
產生。
但是若沒有排版以及顏色上的分別,你看到的是一般
無特別編排以及標注顏色的文字稿,換成其他類別的商品,
你還會有相同的認知嗎? 況且不是每個國民都應該
要熟悉該商家的行銷模式,此話說得對吧?
樓主是否該再加強國語文理解能力,撇開不談,反而是台灣
需要健全的消費機制與消費者自我覺醒,才是更為重要的課題。
今天,大家如果撇開直覺、撇開曾經看過<第二套半價>的廣告、也撇開樓主特地區隔的分界線,單純就這個優惠券上頭的文字來看,真的都能接受且了解優惠券上這樣的說明嗎?
而且,既然麥當勞本來就已經有第二套半價的優惠活動了,而這個廣告上的優惠活動又不需要什麼憑證(例如:優惠券)或身分(例如:會員),那你會不會期待優惠券上的優惠是比廣告上的優惠更超值的?
我想我會,因為只要能省到錢就會讓我覺得是賺到,所以會對優惠券有所期待。
可惜,我的生活中已經經歷過了類似的行銷手法,所以現實生活中,我會直接把這些廣告套用在這個優惠券上,於是就少了被騙的機會。
事實證明,賠錢的生意是沒有人會做的。
又沒什麼養份才會被說垃圾食物吧!!
處理食物不清潔就很難認定~~
因為看不到~~吃了頂多小拉一下~~
除非有重大情節送醫才會被發現吧!!
(小弟以前做便利商店看同事在玩食物~洗裝飲料的噴嘴~都不是很衛生~)
(還有在鹹酥雞打工~回鍋油見怪不怪~老闆說吃了沒事就好~不過我想等有事就來不及了~
但是換新鮮的油炸起來感覺又沒這麼香~XD)
不過小弟也蠻少吃油炸品~~
怕油品不好~~也怕太多油~~
偶爾吃還好常吃不建議~~
在公司吃飯都是用鋼筷~鋼碗~吃完都用熱水燙拿紙巾擦乾淨也沒用洗碗精~~
除非油到熱水燙不乾淨~~或東西太黏稠等等!!
不過好像離題了!! 這棟樓有點歪了!!
PS:樓主PO的我看起來也是沒錯~~第二套半價第一套沒有!!
learnman wrote:
消費者無知+廠商無良...台灣人思考邏輯跟對岸倒是越來越合了!
只要賺錢就好...品質內涵,管他去死!
世上不是只有賺錢就好吧....
腦袋不要只有錢,好嗎?
把錢放在第一位的人...無藥可救!(恕刪)
閣下引用我的文字,想必是針對我囉?
那我就要說,閣下想必是誤解忽略我文字下的實際意涵,
那就是,我想瞭解,不代表個人想意圖牟利,你與樓主犯
下判斷的思考迷思。 更何況是不是垃圾食物,也是因
人而異,對你是垃圾,對其他人也不必然是。
"與台灣人思考邏輯跟對岸倒是越來越合了!" 您似乎也
與對岸的奮青愈來愈雷同乎?總是滿腦的負面思想,看
事情都是帶著顏色,總以為是正義真理的一方,見到影子
就開槍,開頭就狂批一通,不分青紅造皂白。
真有在用邏輯思考嗎??世上不是只有一個真理,若看本書
得到的信仰,只是一種選擇,不是解脫,更不是責任完了。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不要書,以管窺天乎? 看事情也不總是
只有一個面相,好嗎~
無藥可醫? 總自以為是症頭,亦羅列其中嗎?
>別以為世上只有麥當勞可以吃!
個人對飲食還有一點看法,不論是實務與文化層面略有認識,
若有興趣可以一來探討,什麼為食物。

ps:
沒事別濫用驚嘆號(!),這樣會讓人以為閣下既激進,且不理性。
不只是品嚐美好食物要慢,個人的言行也該一樣審慎,切勿躁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