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A0414 wrote:話說,中山路上的~連...(恕刪) 台灣人算是有點財力,不太願意當員工,即使自己開店下廚,一旦店面走上正軌就徵聘員工,外籍勞工肯學、肯幹,很快就把技術學走,而資本較小的業者會選租金低的店面,不過低租金往往就是沒有人潮、位置不好,極短的營業壽命,就像中山路僅開業一年的「吉利冰舖」,目前要頂讓。
春日路的「豐澤食堂」去年8月開幕,歷經一年經營結束營業。還有成功路的「新堂洞」辣炒年糕,最近已經歇業,房東招租中,即使小店面租金少少,一旦沒有生意也支撐不了,只是這麼小的店面到底要賣什麼?另外,同為成功路的「戊記」海南雞飯近期開業。附近之前要頂讓的「饗食鍋」已經卸下招牌。
這一間會館也是厲害,記得最早之前是高檔按摩院,後來改名成會館,但是好像一直沒營業過🤔倒是門口前面換過不少攤子🙂有賣過滷肉飯,炸雞😃現在又開始賣豬血糕/香腸了👆真可說是多角化經營🤔🤔至於這次是否能長久經營?讓我們祝福他。
VEGA0414 wrote:這一間會館也是厲害,...(恕刪) 他堅持要賣,有沒有人買才是重點,自以為這裡有商機,說實在這裡往來的人都是醉翁之意在情色,會去買這類東西有限,閩南語一句話:「 閒罔閒,算命要錢 」,反正騎樓空著也是空著,只是三、四十元的東西能搞出什麼名堂?真正在營業的民族路「英豪小吃」,之前要頂讓不成,最後結束營業,大環境是如此,那幾十元的生意要湊到何年何月?
這一間車輪餅店,之前開幕之後,平日是固定休息,好像只有假日營業,月休20幾天,一個月營業四天🤔後來變成天天營業😃但每次去,都是要先做,沒有在熱門時段,先做好一些備用,所以都要等😖😖今天路過,花現外牆上的大招牌又卸下😳鐵門拉下,外面也沒像以前一樣貼出(下次營業日期)👇👇👇希望是我想太多😅年輕的老闆,只是休假一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