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寮尖,體驗「蜀道」之難
五寮尖是北部著名攀岩山徑,每逢晴朗假日登山人潮洶湧,爭相挑戰手攀足蹬的樂趣;為避開熙攘人潮,群組山友相約昨天(12/28、星期二),齊奔這座讓人趨之若鶩攀岩聖境,去體驗詩仙李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情境。五寮尖,因山形如同五座像拳頭般高低起伏的岩峰而得名;其中,高斜度「牛背岩」,以及 險峻「峭壁雄峰」的大垂降,讓人頗有冒險挑戰的快感,儘管沿途大多是攀爬路徑,但登爬時不僅踩點清楚,而且輔助拉繩齊備,還有倚仗的林木和樹藤(根),加上山友們拍照獵影、談笑風生,所以走起來並沒有預期中的艱辛。不辛苦,其實是因為「慢行」,在五個多小時(不含中餐休息)行程中,除了體驗手足並用的攀岩樂趣,也享受登高遠眺的快意,沿途邂逅一位光膀赤腳的大哥,「一日三刷」的環山攀登,不禁令人乍舌,我們走了五小時以上,對這位光著腳丫,遊走在岩石樹根交雜山徑中的「神人」,著實令人敬佩!!!
連日陰雨,路徑雖略為泥濘與濕滑,但雨後藍天露臉、淡雲相伴,窄小「獨立峰」是網美景點,佇立峰緣,四周山嵐層疊,既有天地悠悠的暢意,也有遺世孤立的淒美;中午野餐後,從笳苳樹左邊路徑續登,約十餘分鐘抵達五寮尖三角點,極目眺望山嵐城鎮,天高地闊、萬物盎然,令人心曠神怡,留下倩影足跡後,循徑垂降而下,沿著林道路徑返回登山口,途經永達煤礦棄屋,聽說這裡是夏天賞螢的地方,舉目望去雖然蓬勃綠意,但樹藤、頹牆交雜,不免令人有風光不再的感概。
詩仙李白在「蜀道難」詩作中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麼困難路途,怪不得他老兄後來改走水路,享受「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快意,而我們這群熱情山友,登五寮尖既體驗「蜀道難」的艱辛,也享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遊目聘懷」樂趣,感謝大地山林,感謝曲大哥號召,以及山友們的相伴與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