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在去(2020)年的11月左右,
老狗在FB集章社團中看到章友貼出位在五股洲子洋一帶的閩南式三合院照片,
這棟三合院不僅開放參觀,而且也有紀念章提供收集。
老狗看到之後,心想洲子洋一帶,在從前不是荒煙蔓草?
而近幾年則是高樓林立,全是新建案。
這是那來的閩南式三合院? 難不成是「鬼屋」改造而成?
之後,由於事情一忙,就把這棟老屋的訊息給淡忘了。
今年五月初,正巧女兒難得回來,於是就帶著女兒與阿媽聚一聚。
在Google Map上滑呀滑,看到「守讓堂」這名字,
點開照片才想起,這不就是去年11月看到的閩南式三合院嗎?
簡單查了一下守讓堂的資訊後,
因為有老宅,又有公園綠地,決定帶著一家子到這裡去走走逛逛!

「守讓堂」是一棟興建於1916~1917(大正5~6)年的閩式三合院,
是在地聞人吳愚的子孫們為祝賀曾任貴仔坑區庄長的吳愚七十大壽所興建。
這棟三合院整體格局為單進雙護龍,
但卻有著許多美侖美奐,富麗堂皇的細部裝飾,
包括有泥塑、交趾陶、彩繪、彩瓷等,
門額則是由清光緒年間的舉人吳拱震所題,堂號為「守讓堂」。
在當年可以稱的上是閩南式豪宅,之後理所當然成為吳家的家族起家厝。
宅邸的位置原先並不是在洲子洋,而是在現今五股區的登林路與成泰路口,緊臨現今的國道1號。
1969年,在國道1號施工時,右護龍及部分土地遭到徵收而拆除,
之後這棟宅邸即遭棄置。
2007年,這棟宅邸餘下的正廳與左護龍又因五股交流道拓建而再次遇上拆遷的命運。
所幸在拆除後,原本的建材大部分被保留下來,準備異地重組。
2018年,新北市政府利用當年拆下留存的建材,
在洲子洋重劃區中進行異地重組,至2020年完工。
同年11月7日正式開放參觀,並做為五股區的藝文生活空間。
守讓堂傳統建築,與附近的新大樓群們,可說是相得益彰。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老狗雖然看過全臺灣多處的老宅,但造訪經歷異地重組的宅邸倒是第二座。
【第一座該是林安泰古厝,已經造訪過好多次。】
這棟實際上已經百餘歲的老宅邸,
在多災多難的歷經部分拆除、全面拆除保留建材,
而後又重組再生之後,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在疫情肆虐,全臺藝文場館都關閉的狀況下,
對老宅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跟著老狗的腳步來看看「守讓堂」的現況吧!


老狗把車停在新五路上,步行來到守讓堂外圍的人行道上。
先是看到了下面這面竣工銘誌。
從2007年拆除到2015年,總共8年時間,才找到此處進行異地重組。
以老狗個人的想法,在洲子洋這一大片重劃區旁重組老宅做為社區藝文場館,是個不錯的老建築再利用方式。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過竣工銘誌,抬頭就見到守讓堂。
由於是重組過的建築,應該有不少建材是更新過的,所以外觀上看起來較新也是合理的。
畢竟它已經不完全是古厝了。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正身側面的山牆,應該是按拆除前的樣貌重建。
牆面上的懸魚與鳥踏,應該是照傳統的樣子蓋回來吧!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由建築師事務所撰寫的建築特色與重組修復設計理念。
守讓堂興建的年代已經進入二十世紀,
所以使用的紅磚應該都已經是機器製造的,和現代的房子差異不大。
外觀上有著許多裝飾,像是交趾陶燒、花磚等,才是這棟老宅的特色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到建築前面的大庭院中,發現展出以下照片中的「遺構」。
裡面還殘留著少數的泥塑和交趾陶燒。
由此可見,現在老宅上這些位置的裝飾物,應該全是仿製的。
這些「遺構」大都為原本的左護龍側邊山牆。
至於為什麼沒有右護龍的山牆?1969年興建國道1號時就拆了,當時當然沒留下來。
山牆「水車垛」左側遺構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規壁」、「規帶」、「規帶頭」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山牆「水車垛」右側遺構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左護龍「水車垛」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轉頭看看重組後的守讓堂,新北市政府把缺了的右護龍蓋回來了。
猜測是參考左護龍的樣子,蓋了個造型對稱的右護龍。
為什麼老狗會這樣猜?
因為守讓堂裡的展覽室中播映的影片中就有守讓堂還在原地未拆除前的照片。
照片中還有部分的外圍牆、部分的正身與左護龍,右護龍以及部分的正身右側已經變成馬路了。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近一點,看一看重修後的左、右護龍側邊山牆。
守讓堂的護龍屋脊是採用火型馬背,因為形狀有如燃燒中的火焰,很好認。
按剛看到的遺構上說明,匠師們把屋脊稱為「規帶頭」,不稱為馬背。
牆面上這條「」字形的裝飾稱為水車垛,中間有交趾陶、泥塑等裝飾。
現在的水車垛當中的裝飾應該都是重製的。
右護龍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左護龍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入大門內,見到了令人震憾的一面。
就是這座三合院怎麼會有那麼大量的老花磚呀?
其實守讓堂的外形和一般三合院類似,
但或許是興建於20世紀初年,因此使用了當時代表身分地位的花磚,貼在牆上作為裝飾。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向左、右看,分別是右、左護龍的正面。
正在找左右護龍的出入口時,才發現因為防疫的關係,只開放從正廳進出。
從照片對比中應該會發現左護龍部分建材顯的較舊,但右護龍幾乎都是新的。
然後,左護龍的2扇門上都有泥塑字,但右護龍就沒有。
因此猜測右護龍是利用舊建材重組時一併重建的。
右護龍正面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左護龍正面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回到守讓堂的正身,立面上最醒目的應該是好幾種花色的花磚吧!
在1910年代,花磚可是昂貴建材,價格或許比上方的交趾陶燒來的貴。
因為那時的花磚幾乎都是舶來品。
另外,正身的正廳往內凹,是閩南式住宅中稱作為「凹壽」的設計,
不僅讓進出時多了個整理雨具、衣冠的半戶外空間,也讓整體立面多了一些變化。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其他的彩繪與泥塑修復的狀況挺不錯的,值得欣賞。
左右側次間的窗櫺則是石雕竹節窗,作工細緻。
正廳門上的「守讓堂」三字為清光緒年間的舉人吳拱震所題。
遠看這三字,很像是泥塑而成。
次間右側花磚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明間右側花磚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明間正門上方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明間左側花磚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次間左側花磚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留餘廳(正廳)

步入正廳。
做為接待參觀者的空間,當然是先從介紹守讓堂先開始。
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這2張正廳中的海報,簡略的介紹了守讓堂的故事。
守讓堂介紹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守讓堂大事記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裡另外還介紹了幾位五股聞人的事蹟。
原來五股曾經是臺北盆地中人文薈萃之處,
不論是政治、經濟、教育、藝術、宗教各方面,都曾經出過聞人。
五股聞人(1)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聞人(2)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老狗就是被這幾枚紀念章所引領而來。
十五、六年來,始終覺得紀念章是帶領老狗認識新地方的引子。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如果想看看在這空間的展示海報說明,可以玩玩這份平板。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正廳的神龕。
從前,三合院的正廳就是供奉公媽的公媽廳。
雖然守讓堂早就已經是公產,但是神龕的位置當然還是存在的。
所以就擺擺相片,象徵這個位置曾經是神龕所在。
然後,神龕的彩繪挺漂亮的,可以駐足欣賞。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從正廳向右手邊移動,要走過這個窄窄的拱門。
或許從前的人較瘦小吧! 老狗覺得走這門有點會被卡住的不安全感。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藝遊工坊(體驗室)

這個空間在右側的次間,裡面陳設長形展台與各式體驗道具。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老狗看了一下,這些道具大多為傳統童玩,像是螺陀、高蹺等。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個房間外牆上的彩繪,色彩看起來挺鮮豔,不知是原作或後期重組時訪作。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伴山學堂(多功能教室)

這個空間在右側的稍間與末間,是個活動辦理空間。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三讓文房(圖書室)

這是位在右護龍內的大空間,現在作為社區小型圖書室與活動空間之用。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所以在這裡有不少書架,但上頭的書卻是空空的。
而這些圖書的來源,可能都是民眾熱捐的吧?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抬頭看看屋頂,應該可以印設老狗的說法,也就是右護龍是新蓋的。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稻香居(展覽室一)

這個空間位在正廳左側的次間,裡面是介紹五股產業發展,包括農產業,有早期的茶、柑橘,及近年的竹筍產物。以及工商業,如酒、自動車,以及老狗上班的新北產業園區。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房間外的彩繪倒是畫的挺細緻的。不過沒有落款,看不出是那一位的作品。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左側次間的空間內部,看起來比起右邊正常多了。
至少地板到屋頂間多了昔日老建築中常見的夾層。
不知為什麼,這裡的夾層只剩木條,缺少木板。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下半部的空間則是以海報展示為主,讓參觀者了解有關五股的在地故事。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在這裡放映的影片中有昔日守讓堂的樣貌。
少了右半邊的老宅,怎麼看怎麼怪。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商行,代表的應該是屋主吳家吧。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吳家以經營米糧販售致富,所以這裡就準備了古時候的量米工具。
中間那個小的、方的容器,就是容積「1合」,大約就是180ml。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另外這2張海報,則是說明五股在地的產業發展故事。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春臨館(展覽室二)

這個空間是正身右側第二個房間,為習稱的稍間。
這個空間介紹了五股區在日治時期的映畫產業。
上方一樣只有木條,少了地板。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裡有電影紀念年表。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還有電影被核准放映的文件。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出這個房間,不小心看到隔間牆下方的石砌部分,好像是用在地石材–觀音山石所砌。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秀水軒(展覽室三):

這個房間是正身左側最盡頭的房間,習稱為盡間。
這裡介紹五股與周邊區域的自然景區,包括河濱、川圳、山丘、人文史蹟等。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空間裡同樣以海報展示來說明。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其實五股有山有歷史,想看山賞鳥的可以上觀音山,想親水的可以到疏洪道,想看歷史建物的,除了守讓堂外還可以造訪西雲寺。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另外介紹在地的自然生態。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藏藝閣(修復室):

這個空間分為好幾個房間,位在左廂房中。
展示許多替換下來的建築原件,以及部分的修復手稿。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從正身盡間外的這條長通廊走過去,就是左廂房的內部空間。
左廂房在2007年拆除時還存在,因此內部隔間也是利用當時拆下的建材重組而成。
內部和移來此處後重建的右廂房有很大差異。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在左廂房內部展示的,有不少是當年拆下的建材,像照片中的瓦片、窗戶等。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些花磚應該就是當時拆下來的。可能原件已經有點褪色或損傷,重組時用替代品補回,原件則留在這裡展示。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來個特寫。其實老狗本人很喜歡花磚,特別是有歷史的花磚。
這些都是無價之寶,破一塊少一塊。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是泥塑花朵,應該也是2007年時拆下來的原件。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興建守讓當時使用的機製磚,上頭有「S」字樣的是「英商撒木耳會社」(Samuel & Samuel Company)生產的紅磚。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另外這些應該是泥塑翻模,用來做出替代品用的吧!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牆上彩繪的修復手稿。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好像是壁磚的模具,忘了。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舊的木作原件。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也是舊木作原件,可能因為狀況不好,因此換上了代用品。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在左廂房內牆上的彩繪,風景畫挺漂亮的!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下午五點很快就到了,守讓堂結束開放。
我們一行人走出守讓堂外,在外面公園內的地上發現了剛剛看到的S磚。
不知它是現代產物,還是現代的工業產品。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走出守讓堂,看著週圍剛開闢好的公園。
或許數年之後,這裡會成為洲子洋重劃區居民的休憩空間吧!
五股 守讓堂 — 新北首座異地重組的文化資產,子孫為長輩祝壽的閩南式三合院豪宅


這棟新北市第一座易地重組的閩南式豪宅—守讓堂在那裡? 請看地圖:


2021-06-05 22:1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