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住民語言中,賽德克的意思是「人」,巴萊則是「真正的」。因此,賽德克.巴萊意指「真正的人」,為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的自稱。賽德克族是台灣命運最坎坷的原住民族,日治時代曾被日本人大規模屠殺,且無視其文化、語言與地域上的差異將其併入泰雅族。日人離台後,仍被當成泰雅族的一支,經過16年艱辛坎坷的正名運動,直至2008年才被承認為台灣原住民第十四族。而日治時期震撼國際的「1930霧社事件」,便是由該族的六個部落所發起,其驍勇善戰名聞世界
電影實景再現—新北市《賽德克‧巴萊》林口霧社街
國內影史上製作成本最高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在100年下半年面世,受到了國內外電影界的注目,使得這部電影的催生者-魏德聖導演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世人認識臺灣賽德克族人的歷史故事之初衷,正逐步落實。
在魏導演的堅持下,耗資八千萬搭設出片中的重要場景「霧社街」,透過日本美術團隊的協助,讓原本存於老照片和導演想像中的畫面,跨越時空,在林口太平嶺重現,成為一條具有溫度的美麗街道,也是臺灣影人夢想與汗水的結晶。
賞圖吧~圖多,沒有拍得很好!還請耐心觀看。
早上九點零八分入場...162人? 我覺得是幌子!騙人的


莫那‧魯道的人形剪影立牌

林口霧社街地圖

一進場,場景之一的武德殿就在林口霧社街上的最高處。

站在武德殿俯瞰林口霧社街街景。

遙望遠處的台北港!一早山上的天氣還是濛濛的,能見度尚差。



電影中,花岡兄弟習武的場地。

現場音響播放著電影配樂!讓室內的人都仿佛回到了電影中的情節~。

日式古老建築




霧社分室(亦是後來的鐮田支隊司令部)它相當於今日南投縣警察局仁愛分局,是當時日治時期霧社地區最高的警政單位。

林口山上的天氣慢慢開始好轉了。

霧社分室內景及物品的陳設。

古老的手搖電話。





昭和四年的舊報紙。




霧社事件當時的日本天皇肖像。

30年代的古老打字機。

霧社事件當天的軍械庫。作工看起來讓人感覺真的是很逼真啊!

事發當天,花岡二郎所值班的彈藥室。


林口霧社街上隨處可見日據時代的海報。

小小郵便局一景。



這正妹一直佔住我要拍攝的點不走,所以就…


總算等到沒人了


片場上有許多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建築物亦分有ABC三級。
A: 武德殿、霧社分社、診瞭所、校長宿舍、公學校 (開放參觀)
B: 郵便局、櫻旅館、金墩商店、公學校宿舍(內外僅部分開放參觀,有商店進駐)
C: 樟腦分室、花崗邸、四倉商店、高賴屋、養蠶指導所、建設中的木屋、後排屋舍(僅外部參觀)








電影片中馬紅‧莫那自殺獲救後的場景。

電影拍攝當時,櫻旅館為演員們當時的休息處。

漂亮的山櫻花…但都是假的


雖然是假的,但沒走近看還真看不大出來啊。

霧社街上唯一未完成的建築物。此為劇組後來刻意保留下來的建物,是為了呈現出當初霧社街上不斷發展畫面。
在片中,賽德克人男人都被徵調至此做苦力,搬運檜木!也正是後來會發生霧社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花岡邸。為花岡一郎片中當時的住所。

牆上寫有:「我們必須離開這個世界。此為蕃人苦受役使,終於爆發長久公憤之事件。我們也被蕃人拘捕,無可奈何。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午前九時。蕃人在各方面都有把守,郡守以下職員全部死在公學校方面。」(譯)


事件當時暗中支援莫那·魯道行動的漢人-巫金墩所開設的商店。

這些商品也都是假的


金墩商行所陳售的一些商品!絕大部分都是後來才補上的。


有些東西,在小弟兒提時期都還有看過哩!


霧社公校校長新原重志的宿舍。



在公校操場上拍攝霧社公校。

發生霧社事件當天的運動會流程。


霧社公校後門一景。



在電影片中,紙鶴皆讓日本人的鮮血給染紅了。







莫那‧魯道的肖像和公校操場上的升旗桿。


福利社裡販賣著零瑯滿目的電影相關劇服和飾品。




槍決口[s:12]

不知不覺,在這邊待到即將日落…


以上,感謝您耐心的賞圖

最後…小弟個人建議看過電影後再前往參觀會更有Feel喔
當地停車真的不容易,地處偏僻!加上小條的產業道路。
為了避免造成大家不便~若自行開車前往的人,可將車停在
文化二路一段與民富街交岔路口的停車場(50元/次)再轉搭免費接駁車前往霧社街
停車場的GPS定位為:
N25。04.537'
E121。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