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邊界驛站

邊界驛站 @ 北海岸牛排恩仇錄


星期六騎車載著李太太到三芝海邊的咖啡廳,準備在此看海、看書、看電腦,然後窩一個下午再回家。早上太晚出門,沒吃早餐,果不其然的才騎到淡水,李太太已經開始靠夭了;突然想起三芝有間很有名的牛排館,而且它的巨無霸大牛排應該可以止得住李太太的飢餓。於是寶島李朝三芝方向比出劍指,在天空畫起一大餅,止住李太太的轆轆飢腸,加速朝牛排館前進。



沿著台2線(淡金公路18.1公里處)直走,就可以看到這家以超大碳烤牛排為號召的邊界驛站。邊界驛站相當具有知名度,在媒體上也是炒得沸沸揚揚的,除了便宜、味美、肉大塊外,還有一個不是很體面的理由就是"鬧分家"。最近分家上新聞的老店多不勝數,除了台中玉珍齋,像花蓮曾記麻糬、三峽金牛角麵包、連鎖西餐廳洋蔥等,也是門內家醜上了媒體版面昭告天下的例子。邊界驛站原本位在淡金公路22公里處,是由美國德州佬丈夫老孫跟台灣妻子顏太合力經營,結果老孫搞外遇,更把註冊在老婆名下的邊界驛站招牌帶走,氣憤的顏太除了告上法院,也只能在原址重起爐灶,經營起同樣賣美式炭烤大牛排的"長角96",與老孫的邊界驛站互別苗頭,此一事件,還被熟知內情的老客人戲稱是「北海岸牛排恩仇錄」。
《夫妻恩仇錄! 牛排"大"打對台》2009/09/21 19:00 何家華 翁乾晃報導 華視新聞
《誰是老字號? 顧客傷神分不清》2010/01/17 18:58 綜合報導



後來邊界驛站的第二家店(萬金店)也是問題多多,因為違建的問題鬧上新聞。
《暴紅牛排館 搭帳篷違建被查》2010年01月02日蘋果日報



先不管老孫吧!店內的客人還真是多到嚇死人。原本門外的領檯小姐說我們2位要等30分鐘~1小時,結果不到5分鐘就有位置了,寶島李跟李太太還滴滴咕咕的討論了很久,為何這麼快就有位置坐。1. 領檯太嫩,錯誤預估桌次迴轉的時間。2. 降低顧客對時間的期待感,原本以為要很久,但是很快就有位置,這樣顧客就會呆呆的覺得很開心;反正顧客大老遠跑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時間喊長一點,也跑不了。抬頭一看,屋頂是用布(棉??)封起來的裝潢。李太太轉頭就問寶島李,難道不怕失火嗎??.................雖然寶島李覺得騎了一個小時的車,跑來三芝吃炭烤牛排,還去擔心人家的裝潢,有沒有顧慮到防火?真的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但是,李太太說得有道理,寶島李也只能默默點頭說:"................你對"總之,寶島李這對夫婦真得很無聊,不管如何,還好今天沒有排到隊,但是晚我們進來的人似乎就大排長龍了



寶島李對以巨無霸號召的食物都沒有興趣,舉凡巨無霸漢堡、巨無霸雞排、巨無霸拉麵、巨無霸牛排等....無不各個打槍。沒興趣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面積跟體積"。(岔題一下,有次看到一部標榜巨無霸美女的愛情動作片,感覺像看到魔戒中的甘道夫跟佛羅多那個.....,標準的妖精打架,也是立刻刪除,永不錄用。)比如說:正常的份量是1,烹調的面積是1*1=12,體積是1*1*1=1如果長度放大1倍變成巨無霸,烹調的面積是2*2=4,面積變4倍;體積是2*2*2=8,體積變8倍,體積越大,中心位置越花時間煮熟;等到中心位置熟了,就怕表面老到咬不動。再者,面積跟體積的比例從原本的1:1變成1:2,面積相對變小,沾附的醬汁/湯汁變少,變成表面有味道,但是吃到裡面卻沒入味,味道也走樣。所以我不喜歡吃巨無霸料理,除非要去破記錄,或是去嚐鮮吃趣味的,總之,不是為了好吃。



巨無霸的40盎司的頂級美國沙朗牛排要1480元(1盎司 = 28.3495公克;40盎司 = 1.1公斤)邊界驛站標榜使用U.S.D.A.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 美國農業部認證的美國牛肉。其實,這是美國的法規規定,只要是跨洲交易或是輸出境外的美國牛肉,都需要這樣的認證,來區分等級。而認證的標準主要由成熟度(maturity)以及肋眼肌的大理石紋脂肪含量(marbling)兩種因素來決定,判定牛肉風味(flavor),柔嫩度(tenderness)以及多汁程度(juciness)。經U.S.D.A.評鑑後的牛肉共區分成8個等級:極佳級(U.S. Prime)、特選級(U.S. Choice)、可選級(U.S. Select)、合格級(U.S. Standard)、商用級(U.S. Commercial)、可用級(U.S. Utility)、切塊級(U.S. Cutter)、製罐級(U.S. Canner)。 極佳級(Prime)與特選級(Choice)是最好的前兩個等級,也是最常為進口商、超市和餐廳所指定選用。其中極佳級(Prime)約僅佔全美牛肉生產量的 2%。資料來源:美國肉類出口協會



菲力牛排為腰內肉,是牛肉中最鮮嫩的一塊肉,瘦肉較多,油脂含量低。沙朗則取自腰脊肉,肉質細嫩度僅次菲力,帶點油花嫩筋,脂肪量較菲力高,吃起來較不乾澀。肋眼取自靠近胸部的肋肌部,由於此部位很少運動到,所以肉質很嫩而油脂多且分佈均勻,喜歡油脂的老饕最愛。紐約客屬前腰脊部肉,肉質與沙朗接近,且油花分佈均勻,因此部運動量大,較有嚼勁,是老美的最愛,故稱『紐約客』牛排。丁骨牛排由嚼感的紐約客與細嫩的菲力組合而成,中間夾著丁字形的大骨,可以同時享用到兩個不同部位的牛排特色。《重案對決 Law Abiding Citizen》的男主角吃完丁骨牛排後,還可以拿丁形骨當兵器,比折凳還厲害。去骨牛小排屬肋脊部肉,為肋骨之間帶油筋去骨的肉,俱嚼勁與香Q的口感。在服務生的建議下,今天李太太點的是24oz的5分熟沙朗,寶島李點的是10oz的全熟去骨牛小排。BTW, 即將進入不廢話的照片區前,再廢話幾句。記得有天在電視上看到美食家胡天蘭說道,牛肉必須經過冷藏才會美味,強調牛肉現宰現吃最新鮮的吃法是錯誤的。當時,我還摸不著頭緒,後來才知道,胡天蘭老師所說的這個步驟叫熟成。牛肉熟成?和葡萄酒、乳酪一樣,牛肉必需經過熟成的過程,提升牛肉嫩度(Tenderness)、風味(Flavor)、含汁性(Juicy)。一般分為乾式熟成(Dry Aging)和濕式熟成(Wet Aging)兩種。乾式熟成VS 濕式熟成,所謂「乾式熟成-Dry Aging」是指將牛肉塊不加任何包裝,置於恒溫、恒濕控制的冷藏熟成室中,利用牛肉本身的天然酵素及外在的微生物作用來增加牛肉的嫩度、風味、和多汁性,讓牛肉呈現出最完美的味道。經過乾式熟成後,肉塊損失了將近百分之十八的重量,且表皮層因風乾變硬無法食用,可烹調的牛肉可能僅剩下原有的七成至八成左右。這也是乾式熟成牛肉向來十分昂貴的原因。
記得有次吃到打包回來的一片乾式熟成牛排,雖然已經冷掉,但是帶有咬勁的口感,油脂感豐富,至今念念不忘,從此迷上熟成牛肉的風味。「濕式熟成-Wet Aging」則是指牛肉藉由冷藏運銷的同時,在真空袋內利用牛肉本身的天然酵素進行熟成作用,增添牛肉風味。真空袋的方式既方便又十分符合經濟效益。目前臺灣所進口的美國牛肉幾乎都是採濕式熟成的方式來增加牛肉的嫩度、風味、和多汁性。資料來源:美國肉類出口協會



擺在最前方的是海鹽,是待會替牛排加分的重要關鍵。



奶油餐包




                      

鄉村醬沙拉 


 
千島醬沙拉.................只能說,在聲名遠播的炭烤牛排店長大的沙拉跟餐包,壓力是很大的。



加厚沙朗牛排,不知為何,看到24oz的加厚沙朗牛排上桌時,腦海裡突然浮現《2001年太空漫遊》(2001:Space Odyssey)的主題曲







真大



真巨大



真的巨大



真的好巨大




5分熟的沙朗牛排帶一點筋,不是很好切,但是辛苦的代價是甜美的。











多汁.............突然想起一件事,寶島李有個博士朋友,很注重營養衛生,若是看到這塊肥美噴汁的半熟肉,應該又會跟我說起裡面有多少寄生蟲。



鮮嫩軟滑,好吃耶~



炭烤美國牛肋排 (去骨牛小排 Boneless Short Ribs)



10oz的牛肋排,在24oz的沙朗面前,輕飄飄的像是要飛了起來。




上桌時,牛肉的香氣四溢,真是賺人熱"涎"。



馬鈴薯泥,上面淋的應該是用牛肉汁熬煮的醬,蠻好吃的


蘆筍/玉米/番茄等配菜表現得安分守己。老話一句,在聲名遠播的炭烤牛排店長大的蘆筍/玉米/番茄,壓力是很大的。順帶說一下後方碗裝的墨西哥紅辣豆,味道很熟悉,原來家裡還有好幾罐墨西哥紅辣豆罐頭,每次都是被母親以快過期為由,叫我們打開吃掉。



服務生建議用全熟的做法,富咬勁,吃起來口感十足,跟沙朗的鮮嫩大異其趣



雖然全熟,但肉質卻不老,非常的肥美



牛排要吃一塊切一塊,千萬不能一次切完,否則肉汁就都流光了



灑上一點點海鹽就很美味



猛一看,才發現有一球台式泡菜,雖是台式泡菜但是不甜,風味偏酸,還帶有胡椒的辛辣風味,一口牛排再配一口泡菜,可以解膩,相當於吃德國豬腳時酸菜的角色。



吃完酸菜,再來一口牛排,好棒~~



一點海鹽,一口牛肉,李太太很輕鬆的解決24oz(約700公克)的沙朗牛排。


記得點菜時,服務生說到,10oz女生吃剛剛好,李太太突然臉色一沉。點完菜後,李太太對寶島李說:"她不知道我很餓嗎??"寶島李說:"難不成服務生要指著你鼻子說,24oz 這位太太吃剛剛好嗎!?","好歹,她也要假一下吧~"李太太說:"................你對"

 
原本點菜時考慮要不要點漢堡跟牛排,讓味道比較有差異化,後來看到隔壁桌的漢堡,再看看580元的定價,突然慶幸自己沒有這麼衝動。(同樣的價錢,在發福廚房可以吃三顆同等大小的漢堡)合計34oz的牛排吃下來,味道非常滿意,價格又能接受,相當不賴的地方呢
40oz的巨無霸牛排,雖然跟李太太都覺得一起連手解決不是難事,但是,34oz的牛排吃到尾聲就已經覺得味道開始有點膩了,份量更多的牛排,吃到最後應該變得跟嚼蠟一樣無味,除非多人同行,否則應該還是提不起興趣嘗試。

更多文章:寶島李的愛碗亭

Frank's Texas BBQ 邊界驛站北海岸休閒美國德州主題餐廳

人均: 750 元

必殺技:牛排

邊界驛站 4
地址: 新北市三芝區淡金公路18.1公里處
營業時間: 11:30am ~ 9:00pm
2010-03-01 10: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邊界驛站
看完後我口水流了不少.. 最近一直在找大份量牛排的店家
雖然很嚮往邊界驛站及長角96.. 但台北實在太遠
我覺得牛排不是重點...


你們夫婦倆的對話好好笑
題外話...玉珍齋是鹿港的(俺鹿港人)...台中的只是一個不成材的分店

對於邊界驛站我也是慕名很久
雖然有幾個朋友去吃過說普普
不過沒看過那麼大的牛排就很想去看看阿 >"<

yutou wrote:
題外話...玉珍齋是...(恕刪)


昨天李太太突然說了一句話, 把我嚇了一跳

"我好想再去吃一次喔" , "一直吃肉吃到過癮的感覺真好"

!!!!!!!!!!!!!!!!!

不由得回了李太太一句, "平常我有把你餓著嗎??"
上次和朋友去金山辦事,
本來也想吃這間的,
才傍晚5點左右,
卻告訴我們要等約2小時,
所以就和這間無緣了,
直接衝到淡水去吃東西.
5分熟 是很適合牛排 不會太生 又嫩 吃個幾口後就會變6分
此時也不會太老 雖有些許血 但應該還好吧 總比口感老 好的多
他的噱頭是超大塊沙朗牛排,但都是買充滿牛筋細絲的沙朗,因為它的沙朗牛肉,連用牛排刀都很難切下去,整塊都是牛筋,很難咬的動,吃完臉的腮幫子會很痛,夜市的沙朗裡面的牛筋都比他軟很多.

那你可能會想點菲力牛排,因為是8盎司,結果好小一塊,應該沒8盎司?去鬥牛士都比較划算.
mcsky wrote:
看來你真的很不推邊界驛站嚕.. 原本我月底想衝去台北吃看看的說~...(恕刪)

他的說法我深深的認同
嚼勁??
肉本身的嚼勁和因為一大堆筋造成咬不動的感受是不同的
  • 4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邊界驛站 4
    地址: 新北市三芝區淡金公路18.1公里處
    營業時間: 11:30am ~ 9:00pm
    電話: 02-2636 1548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邊界驛站
名稱: 邊界驛站
地址: 新北市三芝區淡金公路18.1公里處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