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ing wrote:我住安坑及人中學附近...(恕刪) 及人中學附近有一家三屋滷味,還OK不過價格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貴前幾天買了4樣青菜無肉類,結帳是180元......新開的派克雞排不要買,是地雷店安康中學附近有家金門阿姨滷味也還可以,價格比三屋公道很多
來說說雞排好了...印象中我吃的第1塊雞排,是民國79年左右在大豐路口中正路上的雞排攤買的雞排在我記憶中的味道...是一層薄薄的鬆脆的外衣,彷彿從雞肉上長出來的包裹著雞肉讓它在油鍋中炸的時候,還能維持雞肉的軟嫩外面撒的胡椒鹽,帶給雞排一種特殊的香氣一口咬下,裡面的雞肉能夠滴出肉汁的感覺在那個電玩店蓬勃發展的年代,放了學就會先買1塊雞排然後轉進後面的電玩店中墮落,不把口袋中的零錢花完是不會回家的但隨著政府全面清掃電玩店,雞排攤也跟著消失了後來吃到的雞排,儘管名氣也是不小但總是無法超越記憶中的味道特別是雞排的外衣跟雞肉的口感差異太大...很多雞排的外衣,幾乎搶走了雞肉的角色也有的雞肉跟外衣涇渭分明,一剝就開 (還有人跟我說,吃雞排就是要吃外衣的)不然就是雞肉打到肉薄如紙,炸到肉乾如柴 這樣的雞排,就算大到比臉還大,也依舊不是我的菜...就這樣我越來越思念記憶中的味道...直到前幾年一個巧合,晃到二十張路,自立街口發現了一個大姐擺了攤 "台灣第一香 香雞排"攤子的外觀跟模糊的記憶重疊了起來二話不說,立刻點了一塊雞排等待5分鐘的時間,懷念的香氣撲鼻而來雞排接過來,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就是這個味... 頓時心中有著無比的感動...所以儘管現在「雞有病」鬧的沸沸揚揚我仍然不定時的去啃一塊來解饞如果你也曾經歷那個年代,也曾經嘗過這個味道不妨也去試看看 來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