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也遺忘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地方,伴我成長。好長一段時間,荒草蔓蔓。
直到最近,總會騎車,開車經過這裡。也有了新名字,「435藝文特區」?奇怪的名字….去看看吧!
--------------------------------資料來源:板橋市公所------------------------------------
曾經是板橋西北角上蒙塵的明珠,靜默地矗立在板橋市中正路433巷的底處,無人聞問,甚至令人嫌惡,荒煙漫草,浪漢隨意佔據,只貪求片刻遮風避雨,早讓人忘記那裡面有著板橋最蒼翠有致的樹木,和難得的五十年代洗石子建築。
因為本是只有全縣後備軍人受訓講習才使用的場地,所以直到退輔會移防後,才讓外人看見它的簡素優雅。中正堂,一百零八間的宿舍房,十幾間長矩的教室,容納一千多人的大餐廳,可以升旗做早操的司令台、大操場、圓型圖書館等等,如此一個廣綠美靜的小世界,隔著車流壅塞急速的環河路,與堤坊牆外的外灘地一樣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這兒,便是近幾年才揭開神祕面紗的435藝文特區。
在板橋西側南北遙對著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林家花園,兩者有著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對映之美。現在,在435藝文特區裡,您可以漫步小白石子上欣賞噴泉,走在各大小藝文展館裡遊覽名作,或偶爾在大劇場裡看看表演。無論夜晚的燈影之美或晨曦的蓊緣之美都會令您同樣地讚歎。
---------------------------------------資料結束----------------------------------------
由正門進入,就會看到滿地的白砂與仿巴洛克式建築。

大人到!開中門迎接..(想太多)


裡面呢?就是一般會看到的室內的空間「中正堂」,

好多張椅子。這是--多用途的最佳示範,可以放電影,晚會,宣導……功能太多了。

這目前是空屋,還沒有擺飾。難道,這是我看不懂的裝置藝術?


這邊每一個教室,都是一個展示空間,

都是藝術作品,不方便拍攝,僅就在外拍照一下。




這邊則是古早童玩。(這裡要收費哦!)

後面的升旗台,已經佈置成這樣子,像夢幻的城堡嗎?


「原住民活動中心」

團康中,不過他們是怎麼來的,我就不清楚了。

停車場的入口

停車場入口的裝置藝術

我覺得,與十多年前來時的感覺差異不大。
不過--藝文特區,好像少了什麼? 我也說不上來,或許是因為少人知道,而顯得冷清吧!
後記:
1.435藝文特區--免費參觀,小客車停車一小時20元。
2.開車前來,請記得由環河路進入。
3.環河路車速快,請依號誌指示通行。
4.相關資料板橋市公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