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永和 第二代傳統美食-筒仔米糕,排骨酥湯




店名: 第二代傳統美食-筒仔米糕,排骨酥湯
電話: 不明
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71區 ( 頂溪捷運站旁 ) 
用餐時間:2012/5
價格: 35-80/人
拍攝相機: Olympus XZ-1
個人評價: 童年的回憶,
屬於永和,頂溪。這邊的排骨酥湯與筒仔米糕 

四年多前,也來這邊吃一次,然後寫了一篇食記 『永和, 懷念的味道: 筒仔米糕、排骨冬粉
四年多後,再來吃,換了一部相機。不過很開心,這間店還繼續在,味道還是一樣。
而且,可能是因為頂溪站的關係,吃飯的人變多了

那麼,容我再度為大家介紹一次這間有著我童年回憶,而且定型我對於『排骨酥湯』應有的口味的店家

四年過去,這塊牌子還是一樣..
這也代表價格也還是一樣
好啦,如果有認真看另一篇blog 的人會發現,魯蛋從10元變成15元,然後油豆腐變成20元一份了
不過主要品項也沒漲

●筒仔米糕

與四年前吃的口感很類似
比較淡一點,油蔥用的比較少了。香氣欠缺了一點
但可能是因為近年我口味變淡,這樣的口感也很棒。

放在上面的魯蛋倒是有點小縮水

依慣例,要放這個外瓶是工研辣椒醬,吃起來完全不像的辣椒醬,而且要放很多
( 我後來思考為何小時候會有這習慣,應該是不喜歡油蔥的味道,想要蓋掉它 ) 

這米糕,別人吃起來可能還好
有人會覺得這樣加醬很誇張 ( 我也承認其他狀況我個人喜歡吃原味 ,但這間不一樣,就是要這樣吃 )
記憶中的味道,雖然有所變化,但也有所傳承

對了,在米糕上放魚鬆那種吃法,對我這個從小在永和長大的傢伙來說,那叫邪魔外道 ( 爆笑 )
 
●排骨酥粿仔


從小在這個菜市場,這攤子吃排骨酥湯
也養成了奇怪的觀念,就,應該要放冬菜,還有那種炸的硬硬像是鹹酥雞翻版的排骨酥根本是同名的不同東西
此外排骨酥湯加蘿蔔? 太奇怪!! 要加芋頭才對...
( 我的個人偏見 )

雖然排骨酥以前就很小氣沒幾顆
然後芋頭這些年從以前很豪爽一大塊越來越小塊變成這樣..

好吧,可是這是記憶的味道



●總評

一般來說我寫食記會盡可能在不客觀 ( 舌頭的味道,沒有一個人是一樣 ) 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不過這種就沒辦法,請注意,這是絕對不客觀的發言
這味道,雖然和過去的味道來說,已經退步很多。

但還是喜歡,喜歡到這間簡陋的小店。吃著我小時候吃過的『類似』風味
屬於永和,頂溪。這邊的排骨酥湯與筒仔米糕
 



更多美食與旅遊記事: 我的blog 夢與幻的地圖
2012-06-17 15:14 發佈
這間我從小吃到大,小學時爸爸都買米糕丶排骨湯回來當早餐
的確以前比較好吃,即使如此我只要有回家看爸媽,回家前一定會去吃
還會外帶排骨回家自己煮湯
看起來比樂華夜市那家好吃的樣子,有機會來去試試

樂華的難吃死又詭異的人多⋯搞不懂⋯

lucars1130 wrote:
看起來比樂華夜市那家...(恕刪)


樂華夜市的口味只能說
很特別...
個人Blog , 攝影,美食等的天地 夢與幻的地圖 http://www.wretch.cc/blog/savvik
savvik wrote:
樂華夜市的口味只能說...(恕刪)


樂華的米糕裡面加了跟橡皮筋般難咬的魷魚條,淋上莫名奇妙的海山醬……

頭一次吃到筒仔米糕會有莫名火冒出來…… 什麽鬼啊??!

savvik wrote:
店名: 第二代傳統美...(恕刪)

上個禮拜天去吃感覺比台北橋頭米糕好吃,但是用紙盒裝米糕蒸覺的.........至於排骨酥so.so而已比三重的豐原排骨酥還差。

這家排骨酥我也是從小吃到大超過20年了,

最近又發現一家在永和太平洋百貨對面的鑫記燉品屋,

那天我們叫了排骨酥麵跟A套餐(滷肉飯.燙青菜.人參雞湯),

它的排骨酥湯跟人參雞湯都很好喝,料好實在的感覺!
小時候最喜歡和媽媽來這家吃,但換老闆的兒子經營後味道有變一點點,不過還是很好吃
這間還不錯啦 有時候去
都是想找回兒時的回憶
以前跟朋友常常去吃~
在米糕上放魚鬆那種吃法,對我這個從小在永和長大的傢伙來說,那叫邪魔外道

================================================================
兄台此說謬矣~~~

有點像[星宿派]反而說少林武當是“魔教”一樣


需知

台灣米糕以[台南米糕]為正宗,

而正統台南米糕搭配的正是"旗魚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