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名叫鍋的這間店,就在我家附近,照小弟平日的覓食習慣,應該是不會有機會踏進大門一步的。
不過當天就是陰錯陽差,有了這樣的初體驗。
連從來沒寫過的美食分享都出現了,真是一回生,二回熟,是吧?
回想起那天,就是這塊長相高調的招牌吸引到我的目光。店家的位置剛好在永安市場站往南勢角方向走上一段,短短一兩百公尺有三四家各富特色的日式料理,我到的時間已經是晚上接近8點,應該算是晚餐高峰過後。

還是看得出來人算是不少,兩層樓的店面,一樓滿座。
整間店的裝潢算是中規中矩,無論是動線、建材的選擇或是設計。廁所藏得挺隱密的,也不會有位置是在廁所或是廚餘、垃圾桶的附近。(這很重要,但就是有店家常常搞這種飛機。)
當然沒有整面義大利進口大理石壁面,或著小橋流水枯山水之類的造景,不過整體的和諧、舒服是有的;視覺系動物請放心,不會有讓各位覺得如坐針氈,想要一走了之的感覺,絕對可以舒服吃完一餐。

既然是視覺系動物了,調味料當然也要能光看就叫人餓一半。
調味料也像一般涮涮鍋是採自助式的,有一整個調味料bar任君取用,bar台下方還有高湯壺,一樣是可以自取。
當然還是有麥茶啦!口渴還是有茶喝的,可以不用光喝湯。

漂亮的調味料bar,上面有很多金魚缸,裡面就是各位的魚飼料,請服用。

盤子滿版到出血輸出... 這三盤調味料由左至右依序:自調醬-辣椒、青蔥、洋蔥(這個讚,少有店家會想到洋蔥丁來佐調味料)加上日式醬油與少許白醋,中看也中用。阿婆辣醬-對不吃辣的我來說是有點辣,不過對習慣吃辣的人來說,應該是屬於讓舌頭感覺不錯的醬油膏這種程度。除了辣與鹹,還有一股甜味,算是店家的特色醬料。
上面兩盤肉:左豬右雞,都有個不錯聽的名字啦!但是請原諒我是個健忘的孩子,味道還記得,名字就不行了。
不是說其它肉不好吃,都好吃,但雞肉特別。這盤雞肉好吃在於:每一塊都是處理過的,肉質有彈性不柴(害怕乾乾白斬雞卡牙縫口感的各位可以放心),皮是嫩到一個不行,油還都是白裡透黃的,一盤煮完,鍋裡馬上就是上等雞湯的感覺。
那層厚重的黃油,光看就覺得自己有可能會吃到中風。
老闆閒聊當中也說了:這裡的雞都是用高粱酒醃漬入味過,再裹上蛋清才送到客人面前。

下面就有完整的俯視圖了,除了剛介紹過的肉跟調味料,還有一碗公配菜,加上手打麵跟湯頭。
湯頭也是有4-5種可以挑選,不另加價;手打麵則是比很多號稱讚歧烏龍麵的麵條要Q彈多了。

那這小杯子是什麼?老闆娘招待的清酒一杯?
不是啦!這是其中一個清酒昆布高湯配的,不過要乾杯應該也是沒人會阻止。
店裡推薦的另一個湯頭是漢方回味,跟天香回味配方相似,我是覺得不錯,有店家的特色味道,跟天香比起來,口味清淡淡有特色,不錯。

這是當天點的小點之一,吃完之後我覺得真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名字是... 是... 什麼天麻子餅,甜麻子餅還是胡麻子餅之類的……
啊!不要再問我名字了,都說名字不是我的強項,行了吧?
當天的店員待客都很親切,不時在店內穿梭,雖然店裡一樓滿座,但是每桌客人總是可以適時照顧到,只要手邊方便,都會順手幫你倒倒茶、加加高湯之類的,整個用餐的氣氛感覺都很好。
嗯…… 我想想,燈光美氣氛佳東西可口…… 還缺了什麼嗎?
甜點甜點(敲碗敲碗)!
甜點甜點,對對對,說到這個…… 我忘了拍了。
吃到甜點,都已經撐到只剩一口氣了,你還想怎樣?要問好不好吃嗎?
不用擔心啦!就算像我一樣撐到只剩一口氣,不管是烤布丁或是奶酪,還是可以讓你輕易感受到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