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倡導白話文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與領袖之一,他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擁有三十六個博士(包括名譽博士), 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博士學位的人之一。
1958年胡適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962年2月24日,參加中央研究院第五屆院士歡迎酒會時,心臟病突發去世。
台北南港當地仕紳李福人,捐出一片面積達兩公頃,位於研究院附近的個人私地闢建為胡適墓園。
後來將週邊規劃擴建為一座公園。

台北捷運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 5 號出口,步行至馬路對面左手邊的站牌,搭乘任一班公車。到胡適公園站下車。
胡適先生曾經做過中央研究院的院長,胡適公園與中央研究院一路之隔。
胡適公園因地形來設計,有亭榭、噴水池、小樹林等。



把胡適先生親筆寫下的經典語錄刻在石頭上,比如(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等……。








胡適生於1891年12月17日,卒於1962年2月24日,1962年10月15日安葬於此地。
沿著步道而上,首先看到胡適先生的半身銅像,是楊英風先生塑造,中國公學在台校友會獻贈。
(1906年至1909年,胡適曾在中國公學讀書,1928年4月至1930年5月胡適任中國公學校長)













這個為學術和文化的進步,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現在在這裡安息了!
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登上石階,胡適先生、夫人江冬秀長眠于此。
白色廊亭環繞著主墓碑牆,墓后石墙上嵌有“智德兼隆”四个大字。
智德兼隆是他一生的寫照。




胡適墓旁左邊有胡適長子胡祖望為幼弟胡思杜所立之紀念碑。
胡祖望2005年身故後,也歸葬於此。



墓旁右側有胡適駐美大使舊屬劉鍇、游建文、好友李格曼、葉良才等人植樹獻給胡適先生的紀念碑。



(胡適先生1910至1914庚款留學美國在康乃爾大學就讀)




本文同步發表於:胡適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