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續前篇:萬華林宅、仁濟療養院、金義合行 — 艋舺市街散步之一

老狗在離開仁濟療養院舊址後,在路旁借了U-bike,繼續艋舺散步行程。
而後來到了位在貴陽街的艋舺青山宮。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 艋舺青山宮 — 特色街屋廟宇,艋舺三大廟之一,每年舉辦「艋舺青山王祭」以暗訪遶境而聞名 ▒▒

艋舺青山宮位在貴陽街二段,主祀靈安尊王。這座起造於1856(清咸豐6)年的廟宇,最為人所知的應該就是電影《艋舺》之「廣告宣傳片」場景,以及每年秋天青山靈安尊王壽誕時舉辦的青山王祭典,俗稱「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主祀的靈安尊王,屬泉州惠安地區民眾的王爺信仰。依據放置於廟門外之〈青山宮沿革記略〉石碑記載,1854(清咸豐4)年,泉州惠安縣漁民奉其故鄉青山宮靈安尊王神像來臺,在在艋舺的大溪口登岸後,艋舺的惠安人準備神轎前往迎接,但神轎行經舊街(今西園路)時頓時無法抬動,經請示神諭後,將神像暫供奉在舊街。當時北臺灣發生瘟疫,因病而亡無數,但只要求靈安尊王庇佑者皆無恙,因此信眾日益眾多。1856(咸豐6)年決議建廟在現址,至1859(咸豐9)年竣工。根據《臺灣社寺宗教要覽》的記載,1856年時的建廟係由店鋪裝修而成,時稱「青山王館」。至1934(昭和9)年再重修,至1938(昭和13)年竣工,改稱為「青山宮」。在此之後,青山宮經歷多次整建,但三川殿與前殿大致保留日治時期外觀。後殿則於1979(民國68)年拆除改建為三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於1990(民國79)年竣工。最近的一次修繕,則是肇因於2013發生的電線走火事件,致使三川殿和兩側過水廊多處受損。此次修繕至2014年完成修復。
由於青山宮起建時即位於市街中,因此為街屋式廟宇,與艋舺其他古廟完全不同。整體建築之特色,包括三川殿檐下作網目斗拱、檐牆以石堵壘成、明間棟架架內設置八卦結網。正殿則因應街屋型態,建築構造採混合式之中央抬樑及兩側硬山擱檁承重牆。不論是三川殿或正殿,在大木結構上有著相當多的細部裝飾,值得花時間駐足欣賞。


老狗騎著U-bike來到貴陽街,稍找了一下才發現青山宮,原因就在於這座廟宇是街屋型廟宇,兩旁被現代高樓所夾住,三川殿又稍稍往內退縮,在路口時因視線被擋,不容易看到。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在廟前兩側各有石碑一面,先仔細看看上面寫什麼再進廟參拜。
龍邊這面碑是2006年才立的新碑,紀錄那一次的古蹟修復工程。不過在那次整修完後,才剛過幾年就又遇上火災,只得再次局部重修。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另外還有一面是1978年立,可以說是廟史的碑記。
從頭到尾看一看,就會知道這座廟的沿革。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則有這面在1973年立的碑,說明青山宮興建的來由。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讀完這三面碑就會對青山宮有點概念。
先放一張不受兩旁建築干擾的三川殿照片,可以見到三川殿屋頂為重簷歇山頂,臺灣寺廟少用這種木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如果細看的話,會發現三川殿頂相當熱鬧。
中央的福祿壽三仙,兩旁的雙龍、西施脊上的八仙,還有垂脊上的戲齣,一樣都沒少。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川殿的檐牆全為石造,上面有著不同年代的石雕。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抬頭一看,在前步口檐下見到了錯綜複雜的網目斗拱,令人眼花瞭亂。


網目斗拱不只在明間出現,兩側次間也有網目斗拱,
虎邊檐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明間檐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檐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一對檐口柱為單龍盤柱式龍柱,包括對看牆和檐牆全是石造石刻。
在這裡可以見到多種材質石刻結合在一起,相當有趣。
虎邊龍柱與石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明間檐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龍柱與石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正門口的一對石獅。老狗發現找不到牠們的眼睛...
母石獅(虎邊)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公石獅(龍邊)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兩邊的檐牆都是石造、石雕,可以看到部分刻有「昭和」字樣,是1930年代整修時的作品。
石雕上還有彩繪,這是第一次見到。
虎邊牆堵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側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側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牆堵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因為防疫之故,現在進廟宇一律是從龍邊側門進入。但是一走進廟內,立馬被明間棟架架內所設置的八卦結網給「網」住了。這組八卦結網是以六層斗拱組逐層出挑,具幾何圖型之美。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再往左右看,會見到支撐這結網的八隻鰲魚,以及支撐屋頂的樑與桁。
不過這些樑與桁怎會是方型的?不會在整修時換成了鋼筋水泥柱吧?
而兩側次間則是捲棚頂。
龍邊屋架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屋架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往下看,就會見到青山宮的三座大小不同的門。明間中門大過兩邊龍虎門甚多,門板大小當然也不同。中門門神為常見的秦叔寶與尉遲恭。龍邊門神手持鹿與衣冠,意謂「加冠晉祿」。虎邊門神手持牡丹花與香爐,意謂「富貴綿延」。
龍邊側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中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側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在三川殿中的匾額。左下方署名「周百鍊」,年輕一輩的應該不認識這號人物。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廟裡內埕的虎年佈置,這也太可愛了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川殿與正殿之間,以兩側的過水廊相接,過水廊為捲棚頂,一側為石牆,上面有多處石刻,以及交趾陶燒。
虎邊過水廊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過水廊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正殿前的大香爐。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在大香爐前往三川殿方向看,可以看到屋頂的精彩繁複裝飾。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為了解決街屋式廟宇用地狹長的問題,正殿大木結構採中央抬樑式,兩側硬山擱檁與承重牆的混合體。前步口作捲棚頂,由獅座支撐。檐口柱為單龍盤柱式龍柱,中央點金柱棟架則是採三通五瓜加上疊斗,但位於二通之上的瓜柱轉成前象座後獅座。所以在這裡可以同時欣賞到獅座與象座,非常特別。
虎邊前步口捲棚頂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中央棟架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獅座與象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獅座與象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中央棟架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前步口捲棚頂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由於青山王帶有類似城隍神格,因此正殿中供奉諸多青山王的部屬神將。
龍邊山牆前依序供奉鳳音社文判官神將、義英社謝將軍神將、監察司神像、長壽司神像、獎善司神像、陰陽司神像、馬使與馬爺神像、義安社謝大爺神將、枷將軍神像。虎邊山牆前依序供奉鳳音社武判官神將、義英社范將軍神將、速報司神像、增祿司神像、罰惡司神像、福德司神像、虎爺神像、義安社范二爺神將、鎖將軍神像。
值得留意的是鎖將軍神像旁虎堵落款「女給一同敬奉」,女給為日語女性服務員之意。
鎖將軍(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范二爺(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速報司、增祿司、罰惡司、福德司(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爺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范將軍、武判官(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謝將軍、文判官(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馬使與馬爺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謝大爺(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枷將軍(神像)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楹聯全為石柱上浮雕,神龕則有著精細的木雕。
從落款年代可以得知是1936年的作品。
虎邊神龕(外)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神龕(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神龕(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神龕(外)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或許因為廟宇空間不足,後殿在1980年代改建為三層樓的鋼筋水泥現代廟宇建築。
一樓以顯慶妃為主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雖然是現代建築,但是神龕的小木作仍不馬虎。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兩側則是陪祀諸神將。
虎邊陪祀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陪祀神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二樓及三樓祀奉的神「們」。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二樓以瑤池金母為主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從二樓可以見到正殿的屋頂,有雙龍護塔裝飾。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些裝飾物看起來很像是現代的剪黏作品。
龍邊水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護龍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中央寶塔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川殿上的三仙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護龍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虎邊水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樓則以玉皇大帝為主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參拜到了後殿三樓,也就告一段落了。
離開之前,再看一看內埕中可愛的老虎們。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艋舺青山宮在那裡? 現今地址為貴陽街二段,從捷運龍山寺站下車步行大約10分鐘可達。
如果是從萬華火車站出發,那就再加個5分鐘。



▒▒ 朝北醫院 ▒▒

朝北醫院為日治時期醫院李朝北所開設的私人醫院。這棟建築位居清治蕃薯市街(現貴陽街)與後街(現西園路)交叉口,本身具有濃厚巴洛克風格。轉角立面泥塑裝飾極具特色,尤以垂花飾最為特殊。於2016年被指定為直轊市定古蹟,目前正修復中,所以在街角拍張照片做為紀錄,期待未來如同位在大稻埕的仁安醫院一樣,能在修復後開放參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 艋舺清水巖 — 趴著也中槍的械鬥受害者,電影《艋舺》主要場景之一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是一座以祀奉清水祖師為的廟宇,廟中清水祖師神像為福建安溪移民自福建原籍的清水本巖分靈而來。廟宇建築自於1787(乾隆52)年起造,1790(乾隆55)年落成。1853(咸豐3)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拼」,即來自泉州三邑的移民與來自同安移民,因長期累積的碼頭利益衝突而發生嚴重的流血械鬥,三邑人為順利攻擊同安人,借道位於其間的安溪人信仰中心—祖師廟,因而將其燒毀,並允諾事後會負責重修工作。事件之後,同安人帶著霞海城隍敗走大稻埕,三邑人得勝,勢力更加龐大,但卻未信守承諾。安溪人只得自力募款重建,1867(同治6)年起造,至1875(光緒元)年重建完成,僅有三川殿、正殿及兩側護廊及後殿。時序進入日治時期後,曾數次充作學校校舍使用(總督府國語第二附屬學校、艋舺第二公學校、臺北州立第二中學)。1940(昭和15)年後殿發生火災燒毀,未再重建。1971年,因北側長沙街拓寬而削去右廂房北側部分建築。2020年,臺北市文化局決議將半世紀前因拓寬馬路而拆除的部分再「蓋回來」,祖師廟也順勢全面整修。所以老狗這次造訪,就正巧遇到建築內部全面清空整修中的狀況。不過,一座廟宇好幾十年才會整修一次,未規劃即造訪,能遇上整修也是相當幸運的事,於是站在廟埕中紀錄所能得見的三川殿外部,待日後整修完畢後再擇期造訪。


艋舺清水巖的外山門,座落在現今康定路上。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走過山門是面積不小的廟埕,然後才會見到三川殿。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在廟埕旁的石碑,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立於1975年,說明清水巖的沿革。
不清楚這座廟宇歷史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川殿外有鐵柵門,到訪當天是關著的。
站在這裡就可以見到目前正在整修的樣子,原本以為只有重修虎邊廂房,沒想到是整座寺廟大修。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現場的說明海報。看見這張海報就明瞭了,期待清水巖修好的樣子。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即然沒辦法入內參拜,那麼就看看三川門上已經修好的部分吧!
明間上方的廟匾與彩繪,應該已經修繕過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三川殿虎邊大木作,彩繪部分也已經復原。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邊大木作,也一樣完成復原。
其實清水巖的彩繪與木雕算的上精緻的,下次有機會再來仔細看一看。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走出廟埕,看到這座大鐵皮屋,內部就是重建的虎邊廂房。
多年前因為長沙街的拓寛而拆了一部分,現在要把它蓋回來。
不過車道與人行道的空間就會因而縮減,反正這裡車流量與人流量並不大。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回到山門處,在下方見到的新說明牌,不過它的存在應該也有十幾二十年了,因為現在早就沒有「第三級古蹟」的稱呼。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艋舺清水巖在那裡?康定路、長沙街與貴陽街交叉口,半圓形圓環的另一半。



▒▒ 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紀錄艋舺的點點滴滴 ▒▒

因為清水巖在整修中,無從造訪。所以在稍事休息後,走到對面的萬華區史展示中心走走。萬華區史展示中心成立於2006年,可以說是座小型的社區博物館,展示品和艋舺在地生活有著極密切的關係。老狗上次造訪是在2015年,仔細比對一下展出物的照片,發現雖然都是老東西,但還真有那麼一些不同。歡迎對老東西有興趣的朋友,來看看這座城市博物館內,究竟展出了那些我們過往的回憶!


萬華區史展示中心在這棟樓房的二樓,三樓是新移民會館。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二樓的展示中心大門,一旁的海報說明這個小展館的由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接下來就讓牆上的圖片來說故事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其實,整個萬華區可以區分為5個大分區,包括大家熟知的西門町、鄰近南機場的青年公園一帶、傳統上所稱的艋舺、舊稱下崁的大理街一帶,以及舊名為加蚋仔的雙園。在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前,部分西門町、艋舺和大理街屬龍山區,加蚋仔屬雙園區,青年公園一帶屬古亭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各個次分區的特色介紹。艋舺以傳統老店、小吃、夜市為主;下崁以服飾、鐘錶為主;加蚋仔有著全臺最大批發市場;西門町是青少年流行中心;南機場則有青年公園和大面積國宅。
艋舺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下崁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加蚋仔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西門町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南機場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五個大分區,大略就如這張空拍地圖上的劃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另一邊的大碗公則展示了萬華區的主要地標,以及許許多多的老店。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個區域則是我們這輩人的回憶,因為全都是國小時上學的用具呀!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20K大的課本,有著手繪圖的封面。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左邊的是國小時用的,右邊的國中課本沒見過。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小學時的作業簿,左邊數學的是全部白紙,右邊國語的有方格子。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然後是國小時的「員生消費合作社」。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種8色蠟筆在幼稚園時用過。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色鉛筆在國小一、二年級時用過,三年級以後用來畫自然和社會作業中的圖。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珠算,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教。
老狗曾經學過加減乘三式,沒有學到除法,電子計算機就上市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些印刷較精美的簿本,不屬於老狗的年代。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回憶完童年,來看看老店是怎麼做生意的。
首先,要有一個秤重用的天秤,然後要有放現金的保險箱。
在保險箱還沒出現之前,商家都是用照片右邊的大桌子來存放現金。
桌面可以打開,裡面放銀兩,晚上人睡在上面,防小偷來偷錢。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放在桌上的廣告單。在1960年代,和平西路、大理街一帶是政府指定的第一座工業區,布滿了多家小型工廠。這2張廣告單反映了當時的工商業興盛情景。
由於當時的和平西路、大理街分屬龍山區與雙園區,因此廣告單也分為2區。
在雙園區的部分比較單純,以民生用品工廠居多。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龍山區廣告單,也就是艋舺這部分的廣告單內容就包羅萬象,連同服務業、金融業、醫療業都有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裡則是製作金飾、銀飾店家的裝備。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包括有金飾的標準圖示。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還有製作金飾用的設備。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以及在銀樓中會見到的保單,也就是金飾的保證書,保證含金成色是足金(99)或千足(999)。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然後是昔日艋舺一帶的家庭生活場景。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一區的擺設很像昔日的一般人家,因為居住空間小,客廳飯廳都在一起。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餐桌上一定會有的菜罩,防蒼蠅、蟑螂用。。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廚房中必有的木製碗櫃。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裁縫機和茶几、座椅。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老電視、打字機、五斗櫃。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然後,這是行動雜貨店,是不是真的曾在艋舺街道上出現過,老狗就不知道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一旁的櫃子則展示艋舺街上商家的各式商品,有許多是小時候常見的日用品。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個是小時候最愛喝的!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小時洗澡洗頭都靠它們。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些是大時代下的產物。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這個奬狀很有趣。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誤以為蘇貞昌院長從民國95年到現在一直都是行政院長...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從前的餐廳,都會做這種小贈品送客人。
現在的餐廳,就算想做這種贈品,也找不到配合的廠商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艋舺一帶因為是商港,所以各種宗教信仰匯集在此地。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人潮聚集處必然有醫療的需求,艋舺有許多中藥舖,還有一長條的青草街。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有人流就有金流,所以方便攜帶的黃金,成為從前人們最愛的財產。
「金仔店」這種地下經濟,在艋舺自然蓬勃發展。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吃的。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阿宗麵線」了,在西門町火紅歷數十年而不褪。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再來就是宗教信仰區了。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牆上的圖片說明萬華一帶聚落的拓展方向。。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日治時期艋舺街道地圖。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然後是在地宗教信仰的解說看板。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青山王祭典當屬艋舺在地最盛大,最有名氣旳宗教活動。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然後是廟堂建築構件的展示。這邊的展示品猜測都是來自改建前的青山宮後殿。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平常在閩南寺廟中常見的瓜筒,如今不用再支撐廟宇建築重量,靜靜的躺在這裡當展示物。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上面是插角,下面是斗拱中的斗,都是大木作中的構件。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另一邊展示的是萬華各項活動的獎牌、紀念品,以及與其他地方交流而來的紀念物。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照片中的劍獅吊飾,老狗家中有一套,多年前在安平買的!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最後這一區都是老照片。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照片中的小朋友,現今不知是否還安在?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艋舺街道,不知是現在的那條街?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不同時期留下的舊照片,可以說是時光的軌跡。
艋舺青山宮、朝北醫院、艋舺清水巖、萬華區史展示中心 — 艋舺市街散步之二

看了老狗拍的這麼多老東西的照片,是不是覺得很有趣?
有時間來走一走吧! 造訪這座社區博物館的人並不多,像老狗參觀時館內除工作人員外就只有自己一人,防疫期間來參觀挺合適的。
那麼,萬華區史展示中心在那兒呢? 請看地圖。


老狗的艋舺市街散步到這裡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一定有朋友會問:怎麼沒去龍山寺?
其實老狗到了龍山寺門口,發現廟內參拜人潮眾多…
防疫期間,人多的地方還是少去為妙,於是就此作罷…
呃...過幾天有空再來分享另一個平日沒什麼人造訪的南臺灣特色景點,敬請期待!

2022-04-09 21:19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