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台大校園導覽,才發現原來別有洞天,很適合住在台北想要感受一點田園風光卻又不想花太多精力遠遊的阿宅。
【台大校門】

國立台灣大學始於1928年日治時期創立的「臺北帝國大學」
【椰林大道】

椰林大道的最尾端是圖書館。
如果是想感受田園風光的半日遊只要以椰林大道為中心軸放棄左半部的景點「醉月湖」,遊覽右半部的區域即可。(台大魔法地圖連結)
【傅鐘】

傅鐘是為了紀念傅斯年校長,現在打鐘改為電腦控制,鐘聲定為21響。傅斯年校長說:「一天只有21小時,其餘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鹿鳴廣場】

「鹿鳴」之名的由來是引據於《詩經·小雅》第一篇〈鹿鳴〉,原意是鹿在找到鮮美的芳草時,總會以叫聲呼朋引伴。

日式風格的房子

鬆餅店以小木屋的形式坐落在這個地方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農產品展售中心】


這裡有很多搶手的熱門商品,例如吐司、鮮奶、冰淇淋三明治、紅豆牛奶冰棒、清蛋糕等等..是台大自己生產的,天然便宜又美味。但是每樣產品都有它固定的上架時間,一上架可能就被搶購一空,所以想購買的話要抓準時間。
(上架時間可以上農產品展示中心網站查詢)
【磯永吉小屋】


保存了日治時期珍貴記憶,日本農業專家磯永吉和末永仁在日本稻米品種的基礎上,培育出蓬萊米(台灣以前是長長的那種在來米)。小屋是磯永吉當年做研究之處。




光是房子本身就很有看頭,有穿越時空的感覺,希望可以這樣一直保存下去。

刻意保留的牆面(左),可以從斷面中看出當時建築的結構。

磯永吉和末永仁的雕像,據說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親手雕塑

從前辦公的地方,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導覽大姐說以前考卷是這樣自己在蠟上處理然後用油墨印出來的,出一份考卷不容易,所以學生沒那麼多考試



屏風除了隔間、吊掛衣服的作用外還有留言的功能,掛個牌子告訴別人去哪了。

當時的財產標籤

到處都是療育的田園風光和有點童話感的角落


農場由農學院師生管理,可以列為都市人的療癒景點


【綠房子】

不想曬太陽可以到綠房子來坐坐喝杯咖啡。



大片弧形窗戶,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一個校園裡融合了各種風格的建築物


如果連走路都懶的阿宅也可以租借 YouBike 騎腳踏車逛校園。

雖然不是壯麗的風光,但在對時間有限又忙碌的人來說,能夠方便快速到達這樣有內涵的綠地,真的是很值得來走走。

如果還不能滿足,旁邊就是公館商圈,繼續吃吃喝喝吧!
交通資訊
國立臺灣大學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捷運公館站 2 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