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臺北書畫院所在位置就在臺北琴道館的後方,地址是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與臺北琴道館和齊東詩社,同屬日治時期幸町職務官舍群。
這棟建築與後方的臺北琴道館一起於2010年修復,也一併由臺北市文化局委託中華古琴學會管理,但經營的模式不同於琴道館,而是推廣傳統書畫藝術與生活美學,因此靜態的展示較多,而室內格局也保存較多的原貌。
老狗印象中曾於2014年來此地欣賞書法展,此次再訪,也很幸運的遇上書畫展。
能在梅雨時下時停的季節中,在日式建築裡找到一處停歇賞書法之處,也是一種小小的幸運。
受限於著作權,分享的照片偏重建築物本體的分析,並沒有單只針對某一作品的照片介紹。
如果對展出的作品有興趣,就歡迎在5/26之前到臺北書畫院中欣賞了。



第一張相片,放上臺北書畫院建築本體的大門。老狗繞了整棟建築一圈後,發現這棟建築造型相當特殊。正面是個人認為這棟建築最漂亮的地方,所以放在第一張相片的位置。但老狗並不是從大門走進臺北書畫院的,而是從建築的後側。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臺北書畫院和臺北琴道館同屬中華古琴學會經營管理,因此兩個建築的背面是相通的。
老狗直接從臺北琴道館的後方,走到臺北書畫院的後方,發現這棟日式建築的外觀和以往所見大為不同,包括基地形狀、建築外觀和窗戶形式都和常見的日式宿舍不同。
照片中是這棟建築的後側,可以見到這棟建築的基地在左側有凸出,
而窗戶的玻璃,由上而下為大-小-大-小-大-小-大,或大-小-大-大-小-大排列,相當有趣。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稍往右側走個幾步,會發現這棟建築是基地是長形的。照片中是建築的最後端,為切妻造屋頂,內部應該是個側邊有窗的寢間。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往建築前方走幾步,會見到屋頂不相連的狀況,這越看越奇怪。後段切妻造部分好像是增建的,然後裡玄關出入口在中段,照片中的冷氣旁。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再往前看,這段水泥牆的部分應該是原本的台所,或稱炊事場。
而前段建築屋頂很有特色,是所謂「背心式」屋頂(Jerkinhead Roof),俗稱「切角頂」,是西洋屋頂的建築特色,常用於塔樓或屋頂高處。這棟建築的切角末端有鬼瓦收頭,裝飾性高於實用性。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轉個彎到日式建築正前方,可以見到建築的大門。大門一側有門柱,另一側則直接接上側邊的木條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再轉個彎,到建築的左前方,可以看到木條窗只延續在這面牆,沒有延續到另一側。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左側邊的屋頂同樣是切角頂。
不論是建築的左側、前方或右側屋頂下方的山牆,都設有小通氣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回到大門,走進室內,見到表玄關的踏込貼有磁磚。如果這磁磚是原本就存在的,表示這棟日式建築原本應該是豪宅。
其實,從老狗繞過建築物外圍一圈後,就猜測這棟建築應該不是日式宿舍,而可能是私有建築,因為整體造型和官舍差距太大,而且除非是高等官舍,否則判任官宿舍的造型相當簡樸,不常見到切角頂的屋頂結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表玄關的牆上有臺北書畫院的介紹。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表玄關走到底面對的牆,有目前展出的特展資訊。牆的左邊有條往內的廊下,而沿著牆也有條廊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從玄關進入,沿牆邊走是這條橫向的廊下。
左邊的木門內應該有一間房間,而廊下底端可能也有個小空間,這些空間用途原始不明。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老狗造訪的這個時候,正巧遇上「閑情水月--許郭璜書畫展」,所以有許多書畫作品展出。
這是作家的介紹。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由玄關直接向前往內走,左側有一個房間,現在用來展示水墨畫作。
這個房間有一扇對其他房間的窗,推測可能是茶之間,也就是窗的另一邊是台所。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這個房間的窗戶面對外部庭院。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站在這個房間外,看這一個空間,越看越像茶之間,也就是餐廳。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中間紅線圍起的區域是建築內主要的廊下,貫通整棟建築。照片的右邊就是可能是茶之間的書畫展出室,左邊則可能是座敷的另一個空間。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這個可能是坐敷的房間,有一面牆有座敷的特徵,即有書院、床之間、床脇等構造。現在掛著水墨畫的位置,就是日式建築中最尊貴的位置—床之間。右側的床脇中,天袋、地袋和違棚都還保留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座敷的左側牆面展示水墨畫作。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座敷的右側是障子,上頭展示不少書法作品。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障子的外側是緣側。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緣側的另一邊,就是窗戶的玻璃,由上而下為大-小-大-小-大-小-大的玻璃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順著廊下再往後走,會走到盡頭的另一個房間。這個房間現在也展示了不少水墨作品。
個人推測,這個房間應該也是寢間,因為壁上設有押入。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站在房間中央順時針轉一圈,就會發現這房間很有趣,左右兩側有窗,中間正前方是藏於牆內的櫃子。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這一面就是中央正前方,2/3牆面是藏於牆內的櫃子,也就是押入。照片右方的空間是什麼名字,這老狗就不知道了。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房間右側的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從這個房間再走回廊下,會發現這廊下轉了一折。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由於屋內有點悶,工作人員把緣側的玻璃窗打開,老狗才能見到窗外的景緻。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整棟日式建築並不算大,但結構和外形倒挺特殊的。
走出大門外拍張臺北書畫館的正面照片,做為這次造訪的結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個人認為來這裡看書畫,還不如來這裡看日式建築。
雖然這回展出的書畫作品很不錯,但臺北書畫館並非不時有作品展出。
倒是這棟日式建築,造型呈現長型,屋頂結構特殊,和一般常見的日式宿舍截然不同,值得和臺北琴道館一同駐足細細欣賞。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5
地址: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
營業時間: 10:00 ~ 18:00
2019-05-15 19:59 發佈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5
    地址: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
    營業時間: 10:00 ~ 18:00
    電話: 02-23916737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名稱: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書畫院 — 在洋風日式建築中欣賞傳統書畫
地址: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