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2018年編繪< 龍山寺古跡藝術導覽圖 >,因受限於圖面,後殿僅列龍堵、虎堵、紅毛番3處,其實後殿還有許多具藝術與歷史價值之佳作。


後殿兩根石柱屬<人物柱>,近觀風雲人物千姿百態

後殿正上方< 福祿壽三仙>和龍形優美的剪粘,拍攝時因炎夏遮陽棚頂正噴出乾冰降溫。

後殿龍邊門牆的< 龍堵>,龍頭碩大威猛,呈現<龍騰於雲霧間>之態;虎邊的<虎堵>猛虎大眼,頗有<猛虎出山百獸驚>之勢。
這是洪坤福1920年時作品,龍堵虎堵屆滿百年更添古蹟價值。


< 華陀仙師>兩側的繪畫作品


< 月老>兩側的繪畫作品


紫陽夫子旁柱子上西洋花泥塑作品

天上聖母龍邊柱面< 紅毛番騎獅執法螺>和虎邊柱面< 紅毛番騎象吹法螺>泥塑,意指洋人看守廟堂,展現早期中西接觸時民間對洋人不滿。


天上聖母殿前往關聖帝君門口上方西洋花草泥塑(位於紅毛番騎象吹法螺右上方)

西廂房頂上馬鞍牆下剪黏華麗多彩,形美渾然天成

走出<虎堵>門外,兩側泥塑作品是<張德寶敬獻>;<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即說當年艋舺三大富商。

< 虎堵 >門外以花為主的剪黏


走出龍山寺後殿外仰望見燕尾,從虎邊和正後方兩種古窗可領略其悠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