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機廠,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北鐵道工場」,落成於1935年,是日治時期臺灣最大最主要的鐵路維修後勤中心。
國府來台後,接收日治時期的鐵道設施,臺北機廠成為臺灣鐵路管理局首要車輛基地。
而後,由於臺鐵打算以臺北機廠現址進行土地開發以償還鉅債,故於楊梅富岡新建維修基地。
臺北機廠的維修任務,直至2012年交接任務予富岡基地,正式停止運作。
之前,臺鐵打算開發臺北機廠的土地,興建商業中心、商務旅館和住宅區。
所幸在有識之士的奔走下,於2015年3月15日經中華民國文化部認定為國定古蹟。
老狗家曾於2013年,2014年曾經二度造訪臺北機廠,
當時心中是懷著可能再也看不見這座面積廣達193,912平方公尺的大型工業遺跡的心情,參加倡議全區保留社團所舉辦的活動。
如今,臺北機廠獲保留為國定古蹟,且朝著鐵道博物館的方向邁進。
雖然此次因為時間關係,只參觀了總辦公室、柴電工廠與組立工廠,但相信會有一天,全區開放自由參觀。

從臺北機廠現在的大門進去,就會見到照片中的天車鋼架。

現在臺北機廠並沒有開放自由參觀,要參觀必須線上預約導覽。
這次是老婆的學校統一報名,因此報到後先到小禮堂中聽工作人員講解參觀需知。

接下來由帶領我們這梯次參觀的導覽老師先做臺北機廠簡介。

在小禮堂中有臺北機廠的全區模型。在這整個廠區中有十多棟的建築。

從另一個方向看臺北機廠模型。這次沒時間看完全區,只能看看模型過乾癮!!

再從另一個方向看臺北機廠模型。不過照片中這條軌導是和縱貫線鐵道連結的,因為和高鐵的軌導平交,因此已經拆除。

這次參觀有時間限制,因此只能遠遠的向員工浴室拍張照片,未來有機會再去參觀。

這座位在現在大門口旁的,像是車棚的建築,其實是當年機廠員工上班打卡的地方,它是利用鐵軌搭建起來的。

照片中就是小禮堂,我們在這裡聽取解說後出發導覽。

軌導巡邏車,用人力推動。導覽老師在這裡說明各種不同軌距的差別。目前臺灣高鐵、臺北捷運都是標準軌(1435mm),而臺鐵則是窄軌(1067mm),國內的其他鐵道,例如糖鐵、林鐵則是「五分軌」(762mm)。

第一棟參觀的是總辦公室,是棟二層樓的建築。一樓為日治時期即存,二樓為戰後增建,作為員工訓練宿舍用。

總辦公室建築中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它的一樓迴廊。
圓拱型廊道串連整棟建築,呈現「裝飾風藝術」(art deco)的建築風格。

走到臺北機廠總辦公室穿堂。這個位置是臺北機廠的正式大門,有收發室等公務單位必有的配置。


這是廠長辦公室內的衣帽架,據說從日治時期保留到現在。

衣帽架上的掛勾,有沒有覺得很面熟?火車上也會看到它的存在。

這種上下開重錘窗在日治時期的建築中常常出現,它是利用裝在窗框內的重錘來調整窗戶開啟的高度。老狗讀高中時,教室的窗子就是這種構造。

一樓的圓拱型廊道實在是很迷人。

除了圓拱型廊道外,在側邊的一樓廊道是照片中這種形狀的,也很有特色。

接下來,導覽老師把我們帶到柴電工場,主要建物在1962年6月完工,屬美援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

柴電工廠主要負責柴電機車及柴油客車之維修、改造,及更新等任務。因此在地面上可以見到維修溝,屋頂也挑高到一定的高度。

柴電工場內,地面上的軌道與維修溝。
由於是柴油客車的維修場地,導覽老師一再提醒要小心地面上的柴油油漬。

另外,在軌道的側邊還搭了架高的維修走道,便於維修車輛側面或車頂。

基於安全考量,我們參觀時只能遠看維修走道與維修溝。,不能走進去。

接下來移到組立工場。組立工場是臺北機場內最主要、最古老,也是最壯觀的建築。
這裡的屋頂是鋼構桁架撐起來的平頂,因是眾多幾何圖形的組合,且有相當的高度,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懾。

組立工廠考量建築高度及防火、耐震需求,廠房結構柱身結構採用H型鋼並以鉚釘接合帶版,形成組合柱的結構,與屋頂結構共同成為建築上的特色。

藍皮客車與工場建築。

拍一下廠房結構的細節,都是H型鋼架和鉚釘的結合。
根據導覽老師所說,
在搭建時必須在由一人在地面把鉚釘燒紅,然後抛至半空中,由另一人接起後立刻釘上。
這動作必須快又準,有相當的難度。

由蒸氣火車拆下的鍋爐。據說是現在還偶而會露臉的DT668和CT273的舊鍋爐。

由蒸氣火車拆下的鍋爐另一側。

藍皮柴客,就是從前的普通車,目前已全數除役。
這部是DR2102,從臺東送回北廠,待維修活化中。

另一部藍皮柴客DR2203。這些藍皮柴客都深藏在我們的回憶中。

通往組立工場南半部的通道,在那裡有許多維修火車用的機器。

代用行李車,以前很常見到它,用來運送行李。
過年過節運能不足時,可以上線支援客運。

其他的藍皮柴客,放置在組立工場中,還挺壯觀的。

維修火車用的機械。很可惜沒有時間仔細了解。

EMU100電聯車,1978年進來臺灣。
臺鐵最早的自強號,小時候印象中的自強號,就是它了!
由英國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素有英國貴婦的稱號。

國鐵583系寢台列車。這2列車是日本國鐵贈予臺鐵的。臺鐵的臥舖車在1983年就全面停用,1995年在北廠陸續解體,因此並無臥舖車保存下來。因此,在得知國鐵583系寢台列車於2017年除役後,即向JR東日本請求贈予寢台列車,做為鐵道博物館的收藏。

由於時間限制,還沒能聽完導覽就要離開臺北機廠了,在門口發現這個小模型,特別拍照留念。
這種小模型似乎在臺北和鐵道有闗的建築外都會發現它。

現在的臺北機廠還處於整修狀態中,尚未開放自由參觀。
如果想要參觀,必須先上官網預約導覽,但名額有限。
預約導覽點這裡
有興趣的朋友必須提前規劃,提早預約才能成行,欣賞這座在1935年落成時全東亞最大的鐵路維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