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臺北賓館,不仔細說明,或許有人會誤認是那家飯店。
其實,這裡也曾經是旅館,不過是在日治時期。
當時它是日本皇族巡臺時的臨時居所,但它最主要的任務是作為臺灣總督的官邸。
臺北賓館始建於1901年,當年的建築目的為總督官邸及接待與宴請貴賓、皇族的所在。
當年為了彰顯日本殖民政府的威嚴以折服人民,故在設計與建築時以氣派及華麗為方向。
在多次追加預算後,建成一棟富麗堂皇的建築。
二戰結束後,輾轉由外交部使用,成為總統舉辦國宴、招待外賓、國慶酒會的地方。
臺北賓館共分洋館、和館與庭院三部分。
洋館富麗堂皇、細巧精緻,但在國府接收後卻長期缺乏維護。
於是,在2001年起分為2期維修,至2006年全部維修完成,共耗資4.9億。
目前以每月一天為原則開放參觀,也因此保持其神秘的面紗。
沒有機會參觀的朋友,就跟著老狗的腳步,看內部實況去。



臺北賓館的大門,不講可能很多人搞不清在那裡。其實就在凱達格蘭大道與公園路交叉口,光是大門就很壯觀了。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在大門口左側的花圃中,做出臺灣島的造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臺北賓館中的洋館,是臺北賓館中的主建築。
照片中建築物一樓外牆的下層和上層的顏色不相同。
下層是來自臺北城的城牆,拆卸後用來做承重牆;上層則是自中國大陸買來的花岡岩。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臺北賓館中有南、北兩座庭園。
南面庭園仿自歐洲的法式庭園,庭園中有噴泉,立體幾何對稱的花壇圖案。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正面。在總督官邸蓋好時,臺灣總督府還沒動工,因此總督官邸成了可以彰顯殖民政府威嚴的重要建築,所以設計興建時力求氣派華麗,可以見到整座建築所顯現的這種氣氛。
馬薩式屋頂、羅馬式雙立柱,以及精緻的裝飾,就是在這種設計原則下出現在官邸建築外觀上。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從車寄拍攝洋館建築入口。圓拱門上的鮑魚飾,以及門框線條,都是金碧輝煌,聽說是貼金箔上去的,不知是真是假。雖然是2001年時整修後的結果,但整修時是依照原樣修建的。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內的穿堂,白底牆面是使用灰泥塗刷的技術,金色的線條在上面相當醒目。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在洋館建築內參觀是有規定路線的。這是在大門附近的一處落地窗,上頭的窗簾相當華麗。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副官室,顧名思義,是給隨從人員休息的地方。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一樓東廂會客室。我看到這個空間覺得很面熟,因為從前在電視新聞裡看到總統(蔣、李等)接待外賓的畫面,很像就是這個空間。特別是沙發的方型座墊,印象特別深刻。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東廂會客室的門框,雕刻相當細緻。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穿堂的地磚是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磁磚,從一百多年前保留到現在。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穿堂的天花板是華麗的金色線條裝飾,吊燈造型相當漂亮。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第二客室內部,兩旁都是精雕細琢的木製座椅。
前方的門內是西廂宴會廳,原名大食堂,是國宴場地。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宴會廳為簽訂中日和約處,內部不算小,應該可容納近百人排排坐。
當臺北賓館開放民眾參觀時,在這裡撥放簡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由於老狗走錯了動線,所以在參觀完西廂宴會廳後就必須從洋館內走出來。
這裡是洋館後方的露台,欄杆上有2頭石獅子,據說是從原本在二二八公園內的天后宮拆卸出來的,照片中是其中之一。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後側東段,可以看到二樓有大面積的陽台,以及成列的雙羅馬立柱裝飾。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後側的西段有座凸出的塔樓,內部就是宴會廳。而二樓的露台則屬於第二寢室,即原本的客室。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建築上的裝飾之一--羊角柱頭。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屋頂集水管頭的裝飾。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山牆中的鮑魚飾與葉狀泥塑。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二樓陽台的雙羅馬立柱裝飾,以及上方的泥塑裝飾。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後方就是北面庭園,為日本式庭園,有心字池橫貫其中,栽植各種樹種。
另外,還有奏樂堂、涼亭、護欄石橋、石桌、石板橋、假山、瀑布、噴泉…分布其間。
由於並沒有開放參觀,因此只能從洋館一樓外遠眺。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涼亭特寫。我一直覺得這座涼亭造型很特殊,原來是歐式涼亭,有賓客參訪時還會在這裡演奏音樂。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在涼亭旁的日本石橋。橋頭的那2大顆,應該看起來似曾相似吧??那就是一般廟宇中會見到的,在廟門旁的抱鼓石。這2顆,據說是原位於二二八公園內的大天后宮,門口的抱鼓石。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在洋館旁的和館,沒有開放參觀。至於為什麼台灣總督需要住到2棟房子,這老狗就不知道了。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北面日式庭園為日本設計師以草書的"心"為藍圖所設計,是座迴遊式庭園。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北面日式庭園的另一方向,裡面還有座小石板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還有日式庭園內都會有的石燈籠。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看完庭園,轉頭看洋館。這是洋館北側立面,因為整體量體甚大,遠看真的很壯觀。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東北角,一樓部分多了一個面積不小的露台。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東側,可以看到照片左上方的三樓,朝向2側都有柵欄狀,像是花架的天棚,這是"涼場",功能像露台,但實際上因為位置和視野關係,這裡是用來給皇室成員或總督閱兵用的。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東南側。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可以感受到建築物本身的壯觀與氣勢。
從這裡,老狗又再次走進洋館內,因為二樓的內部還沒好好欣賞。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路過一樓的穿堂時,再好好的拍攝牆面裝飾的重點。
這是一樓柱角的裝飾,和外牆上的相同,就叫羊角飾。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鮑魚飾,常出現在門中央上方。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另一種位在柱和樑之間的裝飾--托架。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由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間。牆面上的裝飾相當華麗。
而上面的吊燈,據說是館內唯一自日治時期留存到現代的水晶燈。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在樓梯間上方的水晶吊燈,據說是整座臺北賓館中唯一的原始燈具。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走上二樓,廣間的天花板和燈飾。廣間就位在走樓梯上二樓的位置。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廣間的整個空間,其中放置了文物--雕刻裝飾櫃。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放置在廣間內的文物--雕刻裝飾櫃,四面刻有日本代表性的山海景緻。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雕刻裝飾櫃的其中一個側面,是嚴島神社圖。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櫃子內層上方繪有78個不同的飛禽圖。至於做什麼用?不知道。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彩繪玻璃窗」是自英國進口的維多利亞玻璃,是館內僅存的一扇彩繪玻璃窗。
其他的玻璃窗都因無法考據圖案,而改用一般的毛玻璃。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二樓第一寢室內的壁爐。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另一座壁爐,位在二樓的那裡已經忘記了。基本上,二樓的每個房間內都有壁爐。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通往三樓"涼場"的樓梯,據說取材自軍艦,所以才會是迴旋梯。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二樓第二起居室的天花板和吊燈。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第二起居室,在日治時期為總督臥房,佈置色調為淡藍,配上挑高屋頂和橢圓造型天花板。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二樓書齋的壁爐,壁爐外的屏風很特別,有正反兩面,分別繪有竹和梅,用於夏天和冬天。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書齋內部,中間是現在展出的墨寶,主人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大客廳有左右各一扇門,門框上有梅花鹿造型灰泥雕。在日治時期,梅花鹿是重要出口特產。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梅花鹿造型灰泥雕的特寫。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大客廳內的壁爐。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女賓客室。
按當時的社交習慣,來訪者若有女眷,則由總督夫人接待,這個空間就是接待場所,後面的木架是放置女性小物的家具。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第二寢室內部,由於是供女眷使用,空間較為寬大。
現在展出的家具是袁世凱擔任駐韓商務委員時購置,置於駐韓國大使館中。
中韓斷交時運回國內。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早餐室,是來訪貴賓們吃早餐的地方。
餐食會由一旁的餐梯送上樓,到配膳室整理後,送至早餐室內供來賓享用。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這就是配膳室內的餐梯。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早餐室內天花板上的燈具,和其他房間的燈具造型都不同。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由二樓通往一樓的樓梯,整體造型很漂亮。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又再次回到洋館一樓後方的露台,這張照片中是另1隻取自原本在二二八公園內天后宮的石獅子。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洋館一樓的外部空間,除了全戶外的露台外,還有半戶外的走廊,走廊與露台以半圓型的拱門為界。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以連續半圓型拱門裝飾的走廊,帶有相當大的視覺張力。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要離開臺北賓館了,最後再看看洋館正面的老窗、牛眼窗,以及中央的總督專屬徽章裝飾。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要走回停車場時,遇上凱道交管,所以才能在大馬路中央拍下這張總統府的正面照片。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5
地址: 臺北賓館
營業時間: 9:00 ~ 18:00
2018-05-27 22:11 發佈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5
    地址: 臺北賓館
    營業時間: 9:00 ~ 18:00
    電話: 02-2348-2999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名稱: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賓館 -- 國家的門面,市區內的秘境
地址: 臺北賓館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