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裡根本一點湖水都沒有,而是個由熔岩流形成的山間凹地,海拔在620~700米之間。
整個凹地被熔岩流分割成東西兩半,分為下湖、湖底、東湖、頂湖4區塊。
一般遊客去看海芋,走的是下湖與湖底間的海芋大道,也是遊人最多的地方。
這回Garmin DriveAssist 51帶我們到遊客較少的頂湖,遊人較少,海拔較高。
雖然已經是海芋季的尾聲,但因為地勢較高,仍然可以見到整片的海芋。
謹將淡淡晨霧中的花海分享給大家。

這是位在頂湖最高處的觀景臺,是賞海芋的好地方。
由於公車到不了這裡,所以遊客少很多。
我們在上午8點多到這裡,可以說幾乎沒有遊客。

觀景臺旁有個小小的停車場,我們因為很早到,搶到一個停車位。後方的景觀牆是描述蓬萊米的故事,因為蓬萊米的原鄉就是竹子湖。

位在觀景臺旁的"鐘聲幸福"造景。如果想讓導航機帶來這裡,要輸入"竹子湖觀景台"。

從觀景臺看出去的頂湖,遠處一個個的小白點都是海芋。

走下觀景臺,順著人行步道前進,沿路就會見到海芋田。

成片海芋與田間的房子。

不知道有誰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平地沒看過它~~

頂湖因為海拔稍高於下湖,因此海芋花開的較慢,我們也才很容易就看的到盛開中的海芋。

兩個小子沿著步道前進,邊走邊看花,國高中生已經難得有機會出門踏青了。


原來,海芋是長在水田裡,就和芋頭一樣,但海芋是有毒植物,不能吃。

走了一小段步道,終於遇上其他遊客。早點出門還是有好處的,人少清閒,可以好好賞花賞景。

成片的海芋,令人心曠神怡。

順著步道向前走,經過一處山凹缺口,就可以通往遊客較多的下湖。

在頂湖凹地的邊緣有處小小的梯田,也是種滿海芋。

從頂湖通往下湖的路上,看到這一朵朵大大的黃花,小朋友說是蔓陀蘿,回家上谷歌大神拜了一拜,原來是大花蔓陀蘿。

大花蔓陀蘿裡的大蚊子,難道牠被蔓陀蘿所迷了嗎?

這朵花看起來像是鐵砲百合,如果有錯請網友們指正。

分布在道路旁草叢內的鐵砲百合。

這一路旁有好多野生的大花蔓陀蘿。

走到了下湖,在海芋大道的入口發現一小片海芋田。

在下湖,大部分的海芋田都已經部分採收,比較難看到整片密密麻麻的小白點。

竹子湖除了海芋外,也有農人種了這種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也有在海芋大道旁的農家賣起繡球花來。
接下來就換它登場了~~~竹子湖繡球花季。

走到海芋大道入口旁的小路,和頂湖才差不長的一段距離,天空亮起來了。

路旁不知名的花,向網友們求教!

走進海芋大道入口旁的小路,會見到山邊的梯田,梯田上也是種了海芋,或許從前是種稻米吧?

下湖裡的小溪流,景觀挺不錯。

下湖的海芋田,相較之下開花的密度低很多,應該大多已經採收了。

下湖的海芋田,相較之下開花的密度低很多,但綠油油一片,也是很漂亮。


農人摘採後放在溪邊的海芋。

這一片五花十色,不知是什麼花??


這片立體地圖位置就在公車站旁,我們打算搭公車回到離頂湖最接近頂湖的站。
從這個地圖可以搞清楚竹子湖各個分區的名字。

這片地圖位在通往頂湖的小路旁,我們搭公車回到附近的公車站下車。

又走回頂湖的山凹缺口,天氣又恢復有霧的樣子。海拔才差100米,天氣就差這麼多。

剛剛走過的步道,蜿蜒在一片碧綠當中。

海芋大道兩旁已經沒有太多盛開的海芋花了,在頂湖還可以見到一整片。

從頂湖可以見到陽金公路旁的小油坑。

小油坑附近,終年煙霧緲緲。下方的高架橋是近年新建的台2甲線。

我們造訪的時間已經是4月底,距離海芋盛開的時節已經快結束。
還能在頂湖見到那麼多的海芋,可以說是非常的幸運。
接下來,就是迎接盛開的繡球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