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北・餃子〗濟南路 巧之味手工水餃


巧之味手工水餃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6號

時間:11:00–21:00(週日公休)

電話:02-23214693

完整食記: 〖台北濟南路小食〗巧之味手工水餃


常常經過巧之味手工水餃在濟南路這新裝潢店面,明亮招牌非常醒目,而且美食社團有不少饕客推薦這家水餃,號稱台北市排名前十的水餃店,所以才想要來試試看。



台灣吃吃喝喝到處玩

巧之味手工水餃入口處有個明顯的菜單招牌,菜單很單純,就是三種口味的水餃、味增湯、綜合丸子、小菜這三大類。
內用水餃和外帶水餃品項不一樣,上面註明著,內用水餃有三種口味選擇:綠色皮的干貝水餃(一顆8元)、綠色韭菜的韭菜水餃(一顆6元)、高麗菜和韭黃混合的招牌水餃(一顆6元)。(內用以顆計算,倒是沒有限制一定要點幾顆)

巧之味手工水餃入口處有個明顯的菜單招牌,菜單很單純,就是三種口味的水餃、味增湯、綜合丸子、小菜這三大類。

內用水餃和外帶水餃品項不一樣,上面註明著,內用水餃有三種口味選擇:綠色皮的干貝水餃(一顆8元)、綠色韭菜的韭菜水餃(一顆6元)、高麗菜和韭黃混合的招牌水餃(一顆6元)。(內用以顆計算,倒是沒有限制一定要點幾顆)

桌面上的DM註明著外帶水餃,則是有五種口味選擇,除了上述的干貝、韭菜、招牌之外,還有養生水餃、玉米水餃。(外帶,都是以袋計算,一袋25顆,除了干貝水餃、養生水餃是一袋175之外,其他三種都是一袋125,平均下來一顆價錢算是平價)

前幾年新裝潢的巧之味,設計採用水餃店鮮少的強烈現代感風格,尤其很少中式餐廳會採用這樣的冷調視覺,看起來很乾淨,還蠻有趣的。

煮水餃的廚房和結帳檯在同一個空間,也是時下流行的透明化廚房,讓顧客看得安心。

只是店內空間有點小,所以桌面小,桌與桌之間的距離很小,店家每次端著熱騰騰的水餃盤通過,都要呼喊一下,免得有客人不小心舉起手打掉水餃了。



巧之味小菜區品項還蠻多種的,這一區採用冷光,有點科技的乾淨明亮感,很少看到麵食館小菜區這樣處理。就像一般餃子麵食館那樣,自行取用想要的小菜。

『干貝水餃』(一顆8元)



這是深受好評的干貝水餃,幾乎提到巧之味手工水餃的饕客,大都會對這干貝水餃稱讚不己。

水餃內餡可以吃到顆粒狀的小顆干貝,餃子皮則是採用類似蔬菜麵皮(只是我吃不太出來蔬菜麵皮味道,可能被干貝鮮味蓋過去了。)

高水準的內餡和麵皮,一顆8元的干貝水餃,的確如大家所言,非常值得推薦。

我個人的偏好,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豬肉、牛肉絞肉式的水餃,比較可以品嚐出絞肉醃製工夫,個人總是覺得這類海鮮水餃,像是干貝、蝦仁、花枝,單獨料理,比較能夠品嚐出海鮮食材的鮮味,作為水餃內餡,不論是搭配高麗菜或是韭菜、韭黃,會降低海鮮食材風味。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偏好,若是喜好這類海鮮水餃的朋友,蠻推薦來嘗試這干貝水餃。

干貝水餃內餡,看得到一小顆一小顆的干貝,雖然不是非常高檔的干貝,但是濃厚的鮮味,對得起一顆8元價格,若是喜歡海鮮水餃的饕客,個人還是蠻推薦的。

『招牌水餃』(一顆6元、韭黃高麗菜混合口味)



招牌水餃,內餡用韭黃、高麗菜混合。

高麗菜會甜,韭黃有韭菜香氣,但沒有韭菜辛辣,這樣的內餡通常會有菜甜,香、甜相輔。

而巧之味絞肉採用偏瘦肉,絞得非常綿密,一點點胡椒香料調味,

四種味道:高麗菜甜、韭黃香、絞肉細嫩、胡椒香料風味,混合的很均勻,不愧是招牌水餃。

招牌水餃內餡的蔬菜(高麗菜、韭黃)切成小碎段,這樣的處理,咬下去的時候,不僅僅有兩種蔬菜的香氣,也有兩者的清脆(前提是不能煮得太軟爛)。

巧之味招牌水餃應該是最容易討好各方饕客的口味風格。
『韭菜水餃』(一顆6元)



巧之味的韭菜水餃,餃皮是屬於皮薄彈Q,通透的可以看得到內餡的深綠色韭菜,這是台灣比較受到歡迎的麵食風格,和周胖子水餃那種皮厚有咬勁的北方麵食風格,有著明顯差異。

喜歡皮薄水餃的人應該會很喜歡巧之味水餃。

許多店家餃子失敗之處就在於皮雖薄,但是不夠彈Q,有些則是煮功欠佳,導致餃子軟爛,失去風味,巧之味水餃的餃皮、和煮功,皆為上乘之作。

巧之味韭菜水餃內餡的韭菜和招牌水餃一樣是切成小碎段。

因為深綠色韭菜比較韌,切成細碎和絞肉充分混合的方式比較受到歡迎,像,現在已經很少店家像巧之味這般保有傳統處理韭菜內餡方式。

相對來說,巧之味水餃的絞肉,就切成比一般水餃要細很多,可以說是到很綿密的程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綿密的絞肉散發醃製的香味,不會被韭菜的重味道掩蓋掉,兩股味道協何地搭配一起,很久沒有吃到如此協調的重味道水餃,真是讓人滿足。



這是將韭菜水餃、招牌水餃混在一盤,可以看到在相同餃皮下,韭菜水餃透出深綠色韭菜,招牌水餃則是保有餃皮的顏色。

「小菜」



「巧之味」的小菜,也是讓人激賞,有些麵食館,主餐麵食雖然優秀,但是常常忽略小菜和湯點,小菜充滿一些小缺點。

我們點的「巧之味」這四樣小菜都很好吃,雖然還沒有到可以因為小菜而專程來「巧之味」用餐的程度,但是有著畫龍點睛輔佐之妙,尤其醃黃瓜和泡菜這兩個要有點功夫的小菜,都在水準之上,這是非常值得稱讚之處。

「酸辣湯」



巧之味「酸辣湯」也是要稱讚一下的湯頭,雖然很多麵食館都會提供酸辣湯,但是已經很少見到所提供的酸辣湯還具有基本及格程度。

酸辣湯內基本配料大致都差不多,筍絲、豬血片、豆腐條........,但是很多麵食館的酸辣湯,都只是把這些配料水滾一下,勾芡,加醋、香料,以為這樣就可以了,這樣的酸辣湯,湯頭完全沒有味道,根本是勾芡的清湯,這根本不是酸辣湯啊,還不如把這些煮熟的配料撈起來,另外乾拌些佐料,可能還會好吃一點。

但是,巧之味還會注意「酸辣湯」湯頭味道,讓勾芡加醋後的湯頭味道和配料鮮味協調。

雖然,巧之味「酸辣湯」還不足以成為吸引人專程來品嚐的主力餐點,但是還願意注意這小小的湯頭,難能可貴了。



今天點的四盤水餃、四道小菜、兩道湯頭,鋪滿小小桌面,看起來好澎湃啊!哈哈,桌面小的優勢。
2017-12-18 17:44 發佈
記得他們中午不賣熟食,只賣冷凍水餃,
改成下午3點開賣熟水餃,
(曾經撲空的客人留)

超級旺店一家,
不過人太多時,我吃過水餃有點……生
總體來說瑕不掩瑜。

我從一顆五元吃到現在,
個人覺得「韭菜」和「招牌」就夠了,
添加干貝那款,
干貝粗絲又塞牙,畫蛇添足。


Vin Liau wrote:
記得他們中午不賣熟食,只賣冷凍水餃,
改成下午3點開賣熟水餃,
(曾經撲空的客人留)


查了一下巧之味FB官網,
10月中旬有公告,
中午恢復供餐了!
https://www.facebook.com/takuminoazi/posts/1867419683273077


Vin Liau wrote:
我從一顆五元吃到現在,
個人覺得「韭菜」和「招牌」就夠了,
添加干貝那款,
干貝粗絲又塞牙,畫蛇添足。


我也是偏好韭菜和招牌兩種口味水餃,有吃水餃的滿足感
每次去都是人
才不想浪費時間排隊
旁邊饌味香的也不差
不然就是去齊東街裡的巧之味分店
人會比較少

kt60402 wrote:
每次去都是人
才不想浪費時間排隊
旁邊饌味香的也不差
不然就是去齊東街裡的巧之味分店
人會比較少


最近是週六晚上七點去,運氣好,不需要排隊
可否推薦麵皮偏厚的手桿皮水餃?
手桿薄皮總覺得少了些甚麼,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厚麵皮嚼後的香味.

舊傻男人 wrote:
可否推薦麵皮偏厚的手桿皮水餃?
手桿薄皮總覺得少了些甚麼,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厚麵皮嚼後的香味.


我也是想找找厚皮水餃,目前只有周胖子的水餃,有厚皮水餃的感覺,
不知道是否符合您的標準?
這家還不錯但覺得沒有網路講的這麼厲害⋯

crystal jen wrote:
這家還不錯但覺得沒有網路講的這麼厲害⋯


若不計價位,我個人偏好周胖子,
若以一顆六元的價位,我就覺得完勝一些同價位的水餃店~
可能是因為我個人偏好厚皮水餃。
巧之味的水餃個人覺得有點太鹹了,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水餃就是這家Elizabeth,他的前身是荊記水餃,皮厚、內餡清淡,中缺點是水餃要用訂的,要等老闆做好通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