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秦味館

上個月與朋友聚餐,初嚐了這間坐落於東區巷弄的陝西風味菜餐廳「陝西秦味館」之後,個人給予相當的好評。因為先回臨時赴約,沒有作任何紀錄的準備,所以一直也念念不忘想找個機會再前往用餐一回,正好趁著父親節與老爸生日之間,一半為了拍照在秦味館安排了一次合併慶祝的家庭聚餐。

陝西秦味館
秦味館的位置大約在國父紀念館與忠孝敦化兩站捷運的中間。

陝西秦味館
招牌並不大,平時路過也許還不見得會注意到。

陝西秦味館
不過雖然沒有顯眼的招牌,秦味館也不是隨時說吃就一定吃得到,絡繹不絕的生意,想吃秦味館常常得預先一兩週就把位子給訂好。

陝西秦味館
光是門口這面小小的牆上就有數不清光臨過的名人簽名留念,居然還有老夫子的作者王澤。不過不知道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的王澤咧。

陝西秦味館
門口的另一邊有著相當有趣的裝飾,還有著描述陝西風土的俏皮話「陝西十怪」。這十怪和後來筆者去網上翻查到的「陝西十大怪」或「關中十大怪」內容有些出入,想來是有許多版本在民間流傳。描述的事物是有許多重合的。

陝西秦味館
走進秦味館中,店內的裝潢算是相當古樸,黃色的燈光營造出溫暖氣氛。

陝西秦味館
座位空間有一樓與地下室兩層,能容納的客人數量不少。

陝西秦味館
店內的牆壁上也四處有著各方人馬的簽名、題字、隨筆繪畫,牆面上相當熱鬧。

陝西秦味館
今天是和爸媽、妹妹與女友五人來用餐,位置在上週就先訂好了,不過這次位置似乎沒有客滿,看來午餐時段是比較容易訂到的。


Menu只有簡簡單單幾面,不過菜色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啊…其中還有數樣在幾天前就必須聯絡店家先行準備的「預約菜」,現場要點還點不到喔!

陝西秦味館
點菜中店員先送上了兩盤小菜,秦味館的小菜也是風味十足,而且每次的種類不太一樣。

陝西秦味館
第一道上的菜是「葫蘆頭泡饃」,泡饃是一種關中地方的麵食。先上桌的這個大碗底下那塊烙著「秦」字餅狀物就是泡饃。當然不是一道菜就這麼一小塊餅要我們乾吃,這泡饃是必須先撕成小塊之後,在湯料中泡煮過食用。

陝西秦味館
一部分大概也是為了讓客人體驗泡饃的道地吃法,秦味館沒有直接幫客人把泡饃撕好,而是先直接送上桌,讓用餐的客人自己動手。

陝西秦味館
把泡饃撕成差不多如花生大的小塊就行了,其實還滿花時間的…

陝西秦味館
在撕泡饃的過程中,其他菜色也一道一道上來了。秦味館上菜的速度可以算非常快,效率十足。這道菜名為「甲乙膏」,據介紹是道仿古菜餚,是唐朝時期的巴蜀地方名菜。裡頭使用的肉是沙朗牛肉,特別的點是佐料中有蘿蔔乾,整體口味偏重。

陝西秦味館
這盤是「酸嗆土豆絲」,這裡的土豆是指馬鈴薯。吃起來如菜名一般酸中帶辣,不過相當爽口。

陝西秦味館
蔬菜是黃土邊疆的風味菜「鮮溜A菠雙綠」,是不是當地就叫這名字不確定,盤中就如同菜名是A菜與波菜兩種綠色蔬菜油爆混炒。與一般的炒青菜比多了一種風味,也許是加入特殊的高湯。

陝西秦味館
這道「新疆香酥羊肉串」則是還算常看到的西北菜餚,不過和一般常吃的烤羊肉串比,一樣有濃郁孜然味的同時,還多了香酥口感的外皮,應該是有過油炸過。

陝西秦味館
剛才撕好的泡饃店員收回廚房後,過一會就料理成成品端出。秦味館的泡饃有許多口味,這次點的「葫蘆頭泡饃」味道屬於清美鮮甜。葫蘆頭就是指大腸頭,因為狀似葫蘆而取的名字。在熱湯中泡煮過的泡饃口感類似刀削麵,口感彈牙。

陝西秦味館
這餐點的另外一道麵食也是相當代表性的「油潑麵」,又名為「腰帶麵」。

陝西秦味館
至於為什麼叫腰帶麵,看看這寬度就一目了然。油潑麵調味的相當適中,不會過鹹又引人食慾,筆者平常對於麵食的戰力其實是很差的,常常料和湯吃光麵還剩下不少,不過這油潑麵的調味搭配口感卻能讓我一條接一條吃下去。

陝西秦味館
接下來這道可以說是重頭戲,是預約菜餚之一的「燒魚梅」。這是陝西地方著名的菜餚,可以選擇作蔥椒、糖醋與橙香三種口味。這餐我們選擇的是糖醋。

陝西秦味館
糖醋醬底下是燒熟、炸酥過的整條魚,肉質飽滿鮮甜也不多刺,非常實吃。燒魚梅可以選擇單純吃魚肉的一吃,以及加價後將魚骨另外熬煮成湯的兩吃。

陝西秦味館
這則是另外一道預約菜「風酥雞」,同樣是陝西的地方名菜。由於整份雞腿肉需要以辛香料先行醃製滷透,所以同樣為預約菜餚之一,當日是點不到的。

陝西秦味館
經過酥炸後的外皮口感酥脆,內裡還卷了大量鮮甜的大蔥,與醃滷入味的雞腿肉搭配後口味一絕。

陝西秦味館
菜餚差不多吃完之後,稍事休息就該進入甜點了。秦味館中供應的點心料理種類也不算少,這天我們點的其中一樣是以小壺盛裝的「核桃酪」,是相當特別的私房甜品。

陝西秦味館
核桃酪以核桃、紅棗、糯米的素材製成,在夏天雖然是冰涼飲用但是口感依然很溫潤,冬天時則是作熱飲。味道上很類似紅棗核桃糕液體化,畢竟材料上雷同。一份核桃酪大致可以倒成這樣大小的六杯。(杯口直徑約5公分)

陝西秦味館
另外一個甜品點心則是蒙古地方的甜品「蒙古炸奶豆腐」,以麵皮裹乳酪之後酥炸,表面再灑上糖霜。

陝西秦味館
剛上桌時有點燙手,撕開後熱氣會衝出來。口感酥脆又帶一點彈性,麵皮、乳酪與糖霜結合後的口感很有意思,和西方的乳酪西點相比是另一種美味。

陝西秦味館
最後一道則是合菜餐館比較常見的奶香小饅,在炸過的饅頭上淋煉乳食用。秦味館的小饅花卷本身炸得外酥內軟,口感和味道都相當不錯,雖然不算獨特但是依舊值得吃的一道甜品。


整餐下來五個人都吃到相當飽,健康考量的話其實可以少個大概一道菜會比較剛好…價位部份這篇裡面介紹的整桌菜總和大約2400元,以質、量、味道與特色各方面來看都相當划算。秦味館光是預約菜就有20幾道,算上每種的口味變化,這甚至可以是間吃上十次菜餚也不會重複的餐館。

除了秦味館外,另一間著名的陝西菜餐館「勺勺客」筆者還沒有機會嘗試,往後也想前往用餐,兩相比較一下。

個人近期在秦味館兩次用餐的印象與體驗都相當不錯,並且仍然會把它列入聚餐首選的口袋名單之中。
陝西秦味館 5
地址: 台北市延吉街138巷2號
營業時間: 11:30 ~ 22:30
2012-08-20 15: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陝西 秦味館
Randal Du wrote:
上個月與朋友聚餐,初嚐了這間坐落於東區巷弄的陝西風味菜餐廳「陝西秦味館」之後,個人給予相當的好評。因為先回臨時赴約,沒有作任何紀錄的準備,所以一直也念念不忘想找個機會再前往用餐一回,正好趁著父親節與老爸生日之間,一半為了拍照在秦味館安排了一次合併慶祝的家庭聚餐。


秦味館的位置大約在國父紀念館與忠孝敦化兩站捷運的中間。


招牌並不大,平時路過也許還不見得會注意到。


不過雖然沒有顯眼的招牌,秦味館也不是隨時說吃就一定吃得到,絡繹不絕的生意,想吃秦味館常常得預先一兩週就把位子給訂好。


光是門口這面小小的牆上就有數不清光臨過的名人簽名留念,居然還有老夫子的作者王澤。不過不知道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的王澤咧。


門口的另一邊有著相當有趣的裝飾,還有著描述陝西風土的俏皮話「陝西十怪」。這十怪和後來筆者去網上翻查到的「陝西十大怪」或「關中十大怪」內容有些出入,想來是有許多版本在民間流傳。描述的事物是有許多重合的。


走進秦味館中,店內的裝潢算是相當古樸,黃色的燈光營造出溫暖氣氛。


座位空間有一樓與地下室兩層,能容納的客人數量不少。


店內的牆壁上也四處有著各方人馬的簽名、題字、隨筆繪畫,牆面上相當熱鬧。


今天是和爸媽、妹妹與女友五人來用餐,位置在上週就先訂好了,不過這次位置似乎沒有客滿,看來午餐時段是比較容易訂到的。


Menu只有簡簡單單幾面,不過菜色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啊…其中還有數樣在幾天前就必須聯絡店家先行準備的「預約菜」,現場要點還點不到喔!


點菜中店員先送上了兩盤小菜,秦味館的小菜也是風味十足,而且每次的種類不太一樣。


第一道上的菜是「葫蘆頭泡饃」,泡饃是一種關中地方的麵食。先上桌的這個大碗底下那塊烙著「秦」字餅狀物就是泡饃。當然不是一道菜就這麼一小塊餅要我們乾吃,這泡饃是必須先撕成小塊之後,在湯料中泡煮過食用。


一部分大概也是為了讓客人體驗泡饃的道地吃法,秦味館沒有直接幫客人把泡饃撕好,而是先直接送上桌,讓用餐的客人自己動手。


把泡饃撕成差不多如花生大的小塊就行了,其實還滿花時間的…


在撕泡饃的過程中,其他菜色也一道一道上來了。秦味館上菜的速度可以算非常快,效率十足。這道菜名為「甲乙膏」,據介紹是道仿古菜餚,是唐朝時期的巴蜀地方名菜。裡頭使用的肉是沙朗牛肉,特別的點是佐料中有蘿蔔乾,整體口味偏重。


這盤是「酸嗆土豆絲」,這裡的土豆是指馬鈴薯。吃起來如菜名一般酸中帶辣,不過相當爽口。


蔬菜是黃土邊疆的風味菜「鮮溜A菠雙綠」,是不是當地就叫這名字不確定,盤中就如同菜名是A菜與波菜兩種綠色蔬菜油爆混炒。與一般的炒青菜比多了一種風味,也許是加入特殊的高湯。


這道「新疆香酥羊肉串」則是還算常看到的西北菜餚,不過和一般常吃的烤羊肉串比,一樣有濃郁孜然味的同時,還多了香酥口感的外皮,應該是有過油炸過。


剛才撕好的泡饃店員收回廚房後,過一會就料理成成品端出。秦味館的泡饃有許多口味,這次點的「葫蘆頭泡饃」味道屬於清美鮮甜。葫蘆頭就是指大腸頭,因為狀似葫蘆而取的名字。在熱湯中泡煮過的泡饃口感類似刀削麵,口感彈牙。


這餐點的另外一道麵食也是相當代表性的「油潑麵」,又名為「腰帶麵」。


至於為什麼叫腰帶麵,看看這寬度就一目了然。油潑麵調味的相當適中,不會過鹹又引人食慾,筆者平常對於麵食的戰力其實是很差的,常常料和湯吃光麵還剩下不少,不過這油潑麵的調味搭配口感卻能讓我一條接一條吃下去。


接下來這道可以說是重頭戲,是預約菜餚之一的「燒魚梅」。這是陝西地方著名的菜餚,可以選擇作蔥椒、糖醋與橙香三種口味。這餐我們選擇的是糖醋。


糖醋醬底下是燒熟、炸酥過的整條魚,肉質飽滿鮮甜也不多刺,非常實吃。燒魚梅可以選擇單純吃魚肉的一吃,以及加價後將魚骨另外熬煮成湯的兩吃。


這則是另外一道預約菜「風酥雞」,同樣是陝西的地方名菜。由於整份雞腿肉需要以辛香料先行醃製滷透,所以同樣為預約菜餚之一,當日是點不到的。


經過酥炸後的外皮口感酥脆,內裡還卷了大量鮮甜的大蔥,與醃滷入味的雞腿肉搭配後口味一絕。


菜餚差不多吃完之後,稍事休息就該進入甜點了。秦味館中供應的點心料理種類也不算少,這天我們點的其中一樣是以小壺盛裝的「核桃酪」,是相當特別的私房甜品。


核桃酪以核桃、紅棗、糯米的素材製成,在夏天雖然是冰涼飲用但是口感依然很溫潤,冬天時則是作熱飲。味道上很類似紅棗核桃糕液體化,畢竟材料上雷同。一份核桃酪大致可以倒成這樣大小的六杯。(杯口直徑約5公分)


另外一個甜品點心則是蒙古地方的甜品「蒙古炸奶豆腐」,以麵皮裹乳酪之後酥炸,表面再灑上糖霜。


剛上桌時有點燙手,撕開後熱氣會衝出來。口感酥脆又帶一點彈性,麵皮、乳酪與糖霜結合後的口感很有意思,和西方的乳酪西點相比是另一種美味。


最後一道則是合菜餐館比較常見的奶香小饅,在炸過的饅頭上淋煉乳食用。秦味館的小饅花卷本身炸得外酥內軟,口感和味道都相當不錯,雖然不算獨特但是依舊值得吃的一道甜品。


整餐下來五個人都吃到相當飽,健康考量的話其實可以少個大概一道菜會比較剛好…價位部份這篇裡面介紹的整桌菜總和大約2400元,以質、量、味道與特色各方面來看都相當划算。秦味館光是預約菜就有20幾道,算上每種的口味變化,這甚至可以是間吃上十次菜餚也不會重複的餐館。

除了秦味館外,另一間著名的陝西菜餐館「勺勺客」筆者還沒有機會嘗試,往後也想前往用餐,兩相比較一下。

個人近期在秦味館兩次用餐的印象與體驗都相當不錯,並且仍然會把它列入聚餐首選的口袋名單之中。...(恕刪)
+1
這家看起還真的滿好吃的,下次和朋友約一約去吃吃看,離我家也滿近的
魚類和海鮮可不是陝西人的拿手菜餚,麵食才是他們的最愛。 泡饃和油潑面做得好才能品嚐出陝西廚師的功底。 不過還是要贊一個, 看著看著口水就止不住的往下。。。
別以為內陸的菜系不擅長料理魚類,

烹調河鮮的難度,

不輸烹調海鮮!
勾起我吃這間店的回憶.....腰帶麵真的必點阿!!!
還有那道具說慈禧太后很愛的魚(哈菜名忘了)也要點來吃看看的!!
又流口水了~近期聚餐考慮再去heee....

Randal Du wrote:
上個月與朋友聚餐,初...(恕刪)


感謝分享好店!
囉嗦一下,泡饃應該是用的。
看起來跟忠孝新生附近的勺勺客很像耶
我沒吃過秦味館
看來也不錯
下次來吃比較看看!
呵呵~~當然像啊,因為一樣都是陝西菜哦~~
之前吃過勺勺客,大部份點的東西都不錯,但有一碗麵湯頭是酸的就無法接受,
感覺很像在吃臭酸的東西,所以吃一口就放著了,噗~~~
這間看起來好像又更精緻一些些,下次有機會也要來去吃吃看!!!謝謝分享~~


misterlonely wrote:
看起來跟忠孝新生附近...(恕刪)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陝西秦味館 5
    地址: 台北市延吉街138巷2號
    營業時間: 11:30 ~ 22:30
    電話: 0287713288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陝西秦味館
名稱: 陝西秦味館
地址: 台北市延吉街138巷2號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