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來吃的是光復南路280巷的阿里(Ari)韓式豆腐料理,這家店是韓裔美籍的藝人李玖哲開的,在東區這一帶名氣不小,再加上他是韓裔背景,會令人好奇餐廳的味道是否接近韓國原味?我之前聽其它朋友說,這家的菜單跟味道,吃起來很像另外一家知名的韓式豆腐料理-涓豆腐,就更引發我的食慾了,畢竟先前對於涓豆腐的印象還不錯。去過韓國幾次,都覺得台灣很難找到道地的韓式料理,多少還是會改良成台式口味,味道會比較沒這麼辣,我想也是啦...如果完全是韓式口味的話,餐廳可能也很難生存下去吧


這一帶餐廳的特色,就是其實樓上都是住宅,一樓是餐廳店面,且巷道也都比較狹小。(題外話:會不會有天發生跟師大商圈一樣的情況?希望不要啊~這一帶的餐廳是我下班後放鬆的好地方)

在光復南路280巷內,就在我之前有寫過的遊牧邊疆隔壁幾間店。招牌上寫著Ari Topu House,我是預約7點的時間,因為比較早到,同行的朋友還沒來,我就坐在門外玄關的木椅上等朋友。這邊設計也蠻貼心的,一般餐廳外面的座椅,可能因為空間受限的關係,都沒有屋簷可能會淋到雨,他們的玄關是有一塊往內凹的空間,在這邊排隊休息等入場的話,就不用擔心日曬雨淋囉。(這是我長期在外面排餐廳的經驗


7點到準時進入餐廳,馬上打開菜單點餐,之前已經先上網查過了,所以已經大概知道要吃什麼,不過還是想要翻閱一下。

大部分的豆腐鍋都是280元,跟涓豆腐的價位是差不多的,附的主餐是飯,可以選白飯或是紫米飯。

如果是食量比較大的男生,也可以選擇豆腐鍋+烤肉的套餐,價格從370到440元,份量就比較多,一定可以吃飽的。或是單純喜歡吃肉的話,也可以點烤肉來吃。

上菜時間~韓式餐廳的最大特色,就是各式小菜一定要吃到飽,吃完之後可以請店家補上,在韓國也是這樣的服務方式。不過,因為景氣不好的關係,最近韓國有些餐廳已經沒有這樣無限供應的服務,在進入餐廳前通常店家會標示清楚,只要仔細看的話就不會弄錯。阿里的小菜一共有七道,因為顏色很豐富,看起來就很開胃啊~

泡菜是一定要的啊~大白菜醃得很脆,但是我覺得味道不夠重,沒有很辣,好懷念韓國吃的辣味泡菜啊


這個豆芽菜,在我吃過的韓式料理中比較少見,一般比較常見的是辣味黃豆芽,比較大根。

吃起來很新鮮的海菜,從這邊可以耍心機看出來,他們的小菜不是回收再利用的,因為...上面灑上去的辣醬是騙不了人啊。

辣味小黃瓜我覺得很入味,而且很脆,在這七道小菜當中我最喜歡了。

最驚人的是這個,一般小菜應該是小魚乾吧~這家店提供的居然是整條魚,我個人享用了一整隻,後來因為吃很飽,就忘記問是否能再點?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幫忙補充吧...如果可以一直加點整條魚的話很大方耶!

接著主餐來囉~用石鍋裝的是點豆腐鍋附的飯,我點的是紫米飯。這家店有一項規矩蠻特別的,就是服務人員會幫你盛飯,盛完飯後飯匙就會回收,所以如果你還要再用飯匙盛飯的話,就得再請服務人員幫忙,不然就用湯匙自己挖吧。(我真的不太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是因為飯匙不夠用嗎?!


冒煙的紫米飯,令人食慾大開呀~

因為我們有三個人,所以點了韓式料理當中相當經典的海鮮煎餅一起分享,裡面的海鮮蠻新鮮的,而且餅皮微脆、內餡也很軟嫩,吃起來不會過於油膩,我給相當高的評價,即使不用沾醬也很好吃。(之前在師大吃過很難吃的海鮮煎餅...)

我點的是部隊鍋,裡面有豬肉、培根肉、豌豆、洋蔥、韓式泡菜、香菇、起司,但起司味道不會過濃,保有韓式部隊鍋的原味,不過這鍋比我想像小多了,有點可惜


石鍋可以保溫,因此就算放一陣子了還是會持續冒煙,搭紫米飯來吃很下飯。

我喜歡挖一匙湯倒在紫米飯上,和著吃下去,這部隊鍋的味道跟我在韓國吃起來蠻接近的。

最後是海鮮炒年糕,可能是我習慣韓國街頭超辣的辣炒年糕了,這盤的味道整個好甜讓我不習慣。同行的友人也都因為比較偏好辣味,所以對這道菜的評價並不高,比較適合口味較甜的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