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 碧山巖地區一下午小旅行 – 初級篇延長加賽:白石湖吊橋及休閒農業區
看了這篇初級篇延長加賽對白石湖有基本的了解,只是山谷的地形在意境上像湖一般 ...

▲ 碧山路來到了碧山巖之前的玄明寺分手了 ... 向右走是直接通往白石湖休閒農業區。
白石湖的由來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說法是這樣:「白石湖地區北側有一座白石湖山,為五指山系南稜上的最高峰,此地盛產潔白的白色砂岩而得名,清朝時期所建的台北古城牆就是取材自此地。白石湖地區是一個特殊的圈谷地形,先民稱圈谷地形為湖,復以盛產白色砂岩,故稱白石湖。」
就是因為盛產白色砂岩,故稱白石湖!在經過初級篇沒有留幾滴汗的狀況下,是不是想問有沒有中級篇?
今天就多流些汗吧,並拿出做學問的最佳精神,證明它! ... 中級篇:探尋白石湖地名中的「白石」,圓覺尖攻頂!
今日必要裝備:照相機,最好配備微距鏡頭、放大鏡、望遠鏡、筆記本,如果有昆蟲、植物圖鑑最好、水壺、叢林帽、防蚊液

▲ 由玄明寺向右彎進白石湖,走差不多二、三百公尺左右,請先向右看。
有類似城牆的遺跡,聽當地居民說是數百年前先民防禦土匪的防禦工事。這一點或許可以由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沿革介紹中得知一二。
相關文章 » 碧山巖地區一下午小旅行 – 初級篇: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 繼續向前行三四百米會看到一間土地公廟。

▲ 由金爐邊向上走有一條小徑,從這可以到圓覺尖。

▲ 小徑剛開始還算開闊,偶有一些小障礙。Let's Go!

▲ 首先在路邊看到了 ... 金枝玉葉。

▲ 「渦蜘」所築的網有如銀河星雲般美麗!

▲ 注意看,不要被騙了,這不是樹枝喔,再看清楚一點 ... 是竹節蟲。

▲ 一路慢慢走欣賞自然生態也頗為有趣,很快就來到電塔。
到目前為止的路還算好走,靠的就是這些電塔,沒有它們台電巡線員不常來的話,這些路會更不好走!

▲ 電塔邊有兩條小徑,右邊的通往圓覺尖,左邊通往圓覺寺。

▲ 走右邊這一條,這上去沒有電塔了,小徑果然也越來越小了 ...

▲ 忽然覺得裝備應該多帶一支鐮刀。

▲ 勇敢的向前走吧!地上出現一些岩石地形。

▲ 出現巨岩!

▲ 登上這巨岩,這就是這裡的制高點 - 圓覺尖,這不就是白石湖的由來中所講的白色砂岩嗎!任務成功!

▲ 白色砂岩上的四等三角點

▲ 鏡頭再拉近一點看,台北城的城牆有用到這裡的砂岩。

▲ 旁邊有疑似果實植物 ... 很像小時候常吃的 ... 但千萬不要吃,這是山菅蘭 (或稱桔梗蘭) 具有毒性的。
原產地在中國南部、澳洲 ... 等地,後來被引進台灣,很快進攻佔台灣低海拔山區。

▲ 這個有葉子的,那果實的紫色也比較誠懇一些的,才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這張不是在圓覺尖拍的)。
到此今日的任務算是成功一半了!了解到白石湖這地名中「白石」的由來了

▲ 沿原路回到電塔途中遇到一隻蜥蜴。

▲ 快回到電塔了,由小徑內看電塔更覺得這條路實在不是對人類很友善 ... 不過對非人類友善比較永續啦。

▲ 電塔旁這隻蚱蜢非常悠閒的在做伏地挺身,很精實喔。
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這一趟下來是不是收穫良多,汗也流得比較多了吧!
不過還沒結束,接下來還要走電塔旁另一條路到圓覺寺 ... 。
碧山巖一下午小旅行 – 中級篇 (二):圓覺寺是欣賞鯉魚山最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