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genelu wrote:中山丸(官方暱稱)...(恕刪) 是甚麼限定其實我也沒有詢問店員在點餐機的畫面看到 [限定]300元剩餘11碗就點下去了平常用餐也沒有拍照的習慣不過麵的外觀就跟我敘述的一樣沒有洋蔥、芹菜、芹菜葉、(好像也沒有梅花肉!?還是我看錯)其他看起來一模一樣可能是不同款式的限定吧
昨天去吃了「一燈」工作日下午三點的離峰時間還是排了1HR(前面有13人)點了特製魚介沾麵低溫烘焙的叉燒比同事上週去吃的「熟」了很多(同事覺得他吃的時候叉燒的太生),但帶些許粉紅肉汁俺吃的同事吃的同事覺得酒味太重的半熟蛋俺到覺得還好...有點像埔里酒廠的紹興酒蛋~沒加麵、約10 min完食~以370的售價而言,即便不算排隊時間、C/P也不高...味覺的驚喜感也沒有想像中的大...BTW.吃完沾麵拿柴魚清湯加在沾麵汁裡...冒出一股奇怪的異味...單喝清湯與沾麵汁都沒覺得啊!?
お帰り粗麵、細麵新麵身就定位新麵身已經改善過去入口呈粉狀散開的口感細麵有硬度,粗麵有咬勁細麵如果搭醬油,建議稍泡一陣子再開始吃不但麵條不會軟爛,更能吸附麵湯豚骨及新口因為湯頭偏重,可以直接吃就很巴湯了粗麵部分個人就不建議點醬油來搭,搭辛口的口感會最好今天也請老大做了一碗類似家系的豚骨醬油來試試看沒想到意外好吃,希望老闆最後能將這碗列入正式菜單中
週六去吃了仁愛Nagi的豬排沾麵除了份量終於吃的飽外(對比Nagi其他品項)個人覺得蠻失敗的沾湯還ok豬排不優、粉跟肉完全是脫離狀態麵條口感尚可,但沒多久就整碗黏做伙了,而且太長夾取不易,雖是太麵但還是太細
王阿寰 wrote: 豬排不優、粉跟肉完全是脫離狀態麵條口感尚可,但沒多久就整碗黏做伙了,而且太長夾取不易,雖是太麵但還是太細 看來只有生田粉絲見面會和媒體丶博客會告知食用者如果吃得慢,要先戳一下底下的麺,會黏住應該是熱麺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