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水準真的跟路邊攤一樣. 我看大家連理都不會理吧
所以其實....呵呵....
我是個沒啥美食慾的人. 大學連續三年可以都吃同一家宵夜
但是卻有兩個東西例外
一是牛肉麵
一是生魚片
牛肉麵我常去幾家
以前在台南的時候. 有吃過老唐. 不錯是不錯. 但是貴
而且我去吃的那次. 店裡地上三四隻蟑螂到處亂跑. 感覺很不好
後來當兵在南投. 每次回台北. 一定會經過中壢.
去吃一碗新明牛肉麵
而且一定叫大辣(它沒有小碗大碗. 只有小辣大辣)
店裡當時還有提供免費生蔥. 我又很喜歡吃蔥
當完兵在台北工作. 沒辦法常跑中壢. 新明牛肉麵只能懷念
不過在台北車站附近. 有兩家我還蠻喜歡去的
一家是延平南路. 清真黃牛肉麵. (有兩家. 我常去的是靠中山堂那側那家)
這家跟新明一樣可以加麵加湯. 湯頭也很不錯. 不是那種三商巧福的醬油湯
一家在開封街. 良品牛肉麵. (同時也賣燒臘套餐).
這家關店時間比較晚. 有時肚子餓但時間又晚了. 就會來吃這家.
吳興街的穆記我也吃過. 很不錯.
但是一碗快兩百. 實在是有點貴了. 沒辦法常去吃
這家就是牛牛肉麵. 開店前就聽朋友介紹過
實際去吃的感想很多. 因為老闆作的太用心了.
首先是紅燒湯頭
跟一般市面常見的紅燒不同. 它算很清淡. 湯表面沒有太多牛油. 不油膩
但是從第一口喝到最後一口的鮮味都一樣.
一般市面的牛肉麵. 精華大概都在上層的油裡面
(所以為什麼我去吃新明都叫大辣....因為精華都在辣油裡阿....

喝起來自然是非常濃郁
但是
如果把油喝完了
下面的湯水. 就會像熱開水一樣. 幾乎沒有味道
不是所有客人都能把湯喝完. 原因就是這樣
所以. 長久以來我養成習慣. 喝湯一定會把油撥開. 把油盡量留到最後
否則喝到最後湯一定不會想喝完
但. 在就是牛這裡. 不需要這麼做.
ps.有油的牛肉麵還算不錯的. 很多牛肉麵店連油都沒多少.
要知道真正的牛肉湯. 是很清淡的淡褐色.
他們卻整碗屋七抹黑的不曉得在黑什麼. 只是醬油湯罷了. 從第一口就沒味到最後. 根本是加鹽熱開水

其次是麵
其實. 就是牛的紅燒湯頭. 真正的奧妙是與麵的搭配
一般吃牛肉麵. 我都盡量會叫寬麵. 因為寬麵可以帶比較多的湯汁起來
但是. 就是牛使用細麵
因為它不需要寬麵. 湯頭能夠直接滲入麵內. 麵吃起來便帶著牛肉湯的香鮮
吃它的麵. 我很喜歡大口的吃.
完全不必遷就"麵能帶起多少湯汁"的問題.
也只有他們的麵可以讓我這樣大口的吃. 也不必用湯匙.
說實話. 這種能夠滲入湯頭的麵. 我還沒有吃過.
真的要拼. 光是這個麵就打死不知道多少家麵店.
前後我去吃了四五次有. 在店裡我還沒見過有哪個客人沒把湯喝完的.
也因為客人都把麵吃完湯喝完
湯本身的油又不多
所以店裡維持的相當乾淨. 沒有一般牛肉麵店常有的肉腥味.
它是一間相當與眾不同的牛肉麵店. 而且不貴.
也許不一定能滿足所有人的喜好.
但我真心地推薦您嘗試看看.



出來回文的目的不是為了這碗麵來辯護
而是要捍衛我的尊嚴
為了這碗麵,今天晚上(5/9)我又去吃了一次
晚間七點三十分左右我到了就是牛
店裡頭坐了四桌客人(只有一桌是一個人,其餘都是三、四個人)
而從我進去到八點多出來
店裡頭一直有客人進來,桌面還沒清就有人坐了下來,最多的時候只剩下一張空桌
點了一碗紅燒牛肉麵
我仔細的品嚐
麵條不會過軟過爛,事實上因為細麵條吸收了牛肉湯汁還恰到好處
牛肉也不會太硬,還是一樣在口中咬個幾下就輕鬆滑下(事實上我還嫌太軟)
紅燒湯頭仍舊與其他店家不同,不帶油膩的清淡,而不是沒有味道的清淡
喝完湯的麵碗靜置一下還可以在碗內聞到牛肉湯的香氣
我還是把湯喝完了,不是為了什麼,而是在吃麵的過程中很自然的就把湯喝完了
稍微觀察一下其他桌的狀況,似乎也是如此
因為我看到有位小姐把碗傾斜好用湯匙把湯舀出來喝完
小菜剩下沒幾樣,我點了小黃瓜,到我離開的時候已經一盤不剩了
以上是我今天去用餐的狀況
至於是否好吃是否值得你去吃,我不想多說,你自己判斷
我想說的是
網路上只因為看不到人只有個 ID 就可以如此隨便亂放話嗎
也許有人覺得我好笑,真傻,也許吧,畢竟跟大部分爬文的人相比我可能算是LKK一族
但事實上我覺得這些亂放話的人更可笑
有人質疑我的動機、甚至還想『調查分享者的背景資料』
那麼是否也有人該質疑對我的分享提出反對意見的人的動機呢
或是也該調查這些人的背景資料呢
今天讓我感覺到眾口鑠金的威力,也想起曾參殺人的故事
難怪朋友跟我說網路上的事說的話不要盡信不要去理他
但是我覺得我的 ID 就是代表我
對我的 ID 做這種攻訐就等於是對我的污辱
所以我決定出來捍衛
我的譴辭用字雖然柔軟但不代表我就該被人冠上莫須有的罪名
給版主添麻煩了,真是抱歉,不過我想這麻煩不是我惹起的
感謝 matika 兄的鼓勵,謝謝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