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之神製作所本週推出的限定拉麵是蛤蜊、蛤蠣、文蛤拉麵,每碗都有12顆中級蛤蜊,這碗是加了兩份中級蛤蜊和兩顆大文蛤的版本,有36顆中級蛤蜊還有兩顆大文蛤,味道鮮美。野生蛤蜊的殼大概是平常市場買的養殖蛤蜊三倍厚吧,因為這次廠商給到比預定還大的版本,但定價是用小一點的來估算,因此店長說賣一碗賠一碗,就當作給麵友的回饋。另外,勝王獨立店面悄悄營業了
雞吉君特濃,上桌理解成泡好的沾麵,嚐來是奶味雞茸湯,說來像雞茸玉米湯玉米全換雞茸,非預期的多油醬反倒少油鹽,配上顆粒芹菜洋蔥(兩者及蔥軟嫩口感頗特別)作燴麵品嚐。雞叉燒舒肥胡椒口味,切法熟度吃來略韌不到柴。豬叉燒唯一挑戰特濃,濃煙燻尬雞湯頭。標題我下:淡麗雞茸湯沾麵(PS.粗麵不耐泡請盡速食用)。有興來排105分再拚濃厚,這可得比濃蒜多花3分完食,真是開眼。南機雞醬油,170最強雞叉燒改味,湯底略有去腥南機豬醬油,160的豬叉燒改沒味,湯底去菁存蕪
勝王雞貝,比蔦還醇厚的清湯,海苔醬(?)和第一口麵無敵對味,柚子醬搭第一口湯頭非常鮮美,但貝類非預期脆口也無鮮味。湯麵碗比例不佳,麵體無法均勻浸入湯中,麵多湯少來說價格偏高,整體口味令人滿意,可惜第一口的滋味一去不反無法令人意猶未盡。勝王雞豚,非常令人滿意的醬油口味,但與纏結細麵奮鬥後入口肉沫為多,而略嚐一絲腥味,其後由一股火腿味取而代之。兩碗麵中叉燒皆可視為最清爽的配角,若有更多湯汁能夠浸潤酥皮肉體想必能如魚得水,如相同份量換為扁平碗食用上應該能更加稱心如意。PS.雖然有點像但雞吉君特濃貌似剝肉出來而這像熬出來。另問,哪邊有三骨可以聞香啊?
很久沒浮出水面,出來換個氣再潛。最近看到半熟堂拉麵開幕,第一天剛好有空就跑去了醬油拉麵 + 味玉其實還加了一碗叉燒飯,可是吃了三四口了才想到沒拍照,就放棄了。吃後過兩天又再去一次,這次點了豚骨拉麵(多蒜) + 半熟飯其實沒想到竟然能夠吃光,本來是想試試半熟飯的味道,吃著吃著就見底了,但是麵我加了太多蒜最後太辣口沒喝完湯。第一天去光顧的時候,印象很不好,因為排隊的方式店員沒有一個統一性。一開始前面的人進去候位的時候並沒有從最裡面開始坐,而是從切齊吧台位的地方開始,前面空了大約三個位置,之後店員看到後面的客人進入就把人請到裡面坐,然後又搞不清順序,就讓那幾位客人很尷尬。再來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大家都喊著日本腔的中文,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說話方式,還有在客人面前開著玩笑,我不是來娛樂的不想聽笑話。但是日本師父的飯麵口味真的好吃,因為還有很多品項還沒吃過,下次再去吃吃。---------------------------------------------------------------------------------------------------------------聽說道樂出了家系拉麵,而且評價很高分,所以週日就出門去嘗試。家系拉麵 + 角煮家系拉麵不知道是不是特濃屋影響太深,感覺除了湯的部份,其他都輸特濃屋不少分(該再去特濃屋確認一下口味了)。角煮之前只有吃過鬼金棒,相比之下道樂的有一點太鹹不適合單點,口味有一點像是台式滷肉,如果今天是點飯應該很適合的搭配。
RedCross wrote:很久沒浮出水面,出...(恕刪) 看配置應該不是家系,你點到普通豚骨家系按鈕在最下面他說會冬季限定,是因為配合菠菜產期沒有好菠菜就不賣了我這碗是限定肋排版,那天才剛推出我個人覺得肋排醬汁偏甜和湯頭不太搭佐佐木是說他再研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