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園方是出於好意,所以才會請志工為了安撫小朋友的情緒而藉由機智問答的方式
來吸引小朋友,並且答對的話發送貼紙
但是
我們也只能說可能志工在做事的方法上不夠圓融,或是無法從"教育"層面去看到更深一層
這是可以建議園方的地方
可惜的是
當你用"要"的方式去爭取這貼紙時...是否也是一個"不聰明"或是"沒有教育意義"的方法呢?
倘若
其它小朋友或是其它家長也依樣畫葫蘆,都去"要貼紙"的話.那"要貼紙"的始作俑者要不要負責呢?
還是會暗自慶幸說:"好險自己有幫自己的孩子先拿到"
也許志工在方法上不夠專業,不夠周延
但
家長在該場合中,選用機會教育的方法也一樣有值得省思討論的空間
其實社會中有很多人做事或行為,規準都是一板一眼的.
我們也許無法去改變其它人
但
至少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做法
才不會陷入框架中而無法自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