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的尾聲,我們踏入了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這座知識的寶庫,一個激發好奇心、培養創造力的殿堂。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科教館,作為台灣重要的科學教育機構,致力於推廣科學知識,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這裡不僅提供豐富多樣的展覽,還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和科學相關的資源,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多個領域,適合各年齡層的參觀者探索學習
走進科教館,動手敲打入口處的一段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在這裡沒有傳統的老師或學生,而是引導員和學習者,鼓勵學習者多探索、實驗與冒險;提出問題,不要急著給答案;鼓勵學習者失敗和犯錯,鼓勵她們從錯誤中學習;讓學習者自己動手做一次;維持熱情,讓學習之路能夠持久;幫助學習者探索自身興趣,她們需要時間思考。」
這段話不僅完美詮釋了科教館的教育理念,也恰恰符合我對孩子教育的期待。它強調了探索、實踐、失敗、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保持好奇心,勇於嘗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還能幫助他們建立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帶著這樣的期待和激動的心情,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科學探索之旅。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增長知識的機會,更是一次啟發思考、激發創新的旅程。我期待看到孩子們在各個展區中展現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希望通過這次經歷,能夠培養他們對科學的熱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並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我陪孩子們一起踏上這段充滿驚喜和啟發的科學之旅,見證他們如何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創新者和負責任的地球公民








我們從2F刷門票進入,手上蓋了個章,正式開始了我們的科學探索之旅。每一個展區都像是一扇通向知識世界的大門,等待我們去推開、探索
第一站:微觀世界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放射蟲與有孔蟲區域。這個展區向我們揭示了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微觀世界的奇妙放射蟲,這些古老而神秘的單細胞生物,以其令人驚嘆的對稱結構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透過顯微鏡,孩子們驚訝地發現這些微小生物居然擁有如此精緻複雜的骨骼結構,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接著,我們觀察了有孔蟲。這些同樣微小的生物以其多樣的外殼形態讓孩子們大開眼界。我們了解到,儘管它們如此微小,但它們的化石在地質學研究中卻扮演著重要角色,幫助科學家了解古代海洋環境
在這個區域,孩子們不僅驚嘆於這些微小生物的精巧結構,更學習到了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他們開始理解,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形式,也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個展區激發了孩子們對微觀世界的好奇心,也讓他們意識到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透過觀察這些微小生物,孩子們開始思考:我們還有多少未知的世界等待探索?這種思考正是科學精神的萌芽,為他們未來的科學探索之路埋下了種子
離開這個區域時,半大不小的孩子們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迫不及待想要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這正是科教館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傳授知識,更點燃了探索的熱情









第二站:電子世界
我們的下一站來到了電晶體區域,這裡為孩子們打開了現代科技世界的大門。 這個展區首先吸引孩子們注意的是一個互動性極強的實驗台。在這裡,孩子們有機會親手測試各種不同材料的導電性。他們興奮地拿起各種金屬、塑膠、木材等材料,通過簡單的電路裝置來觀察哪些材料能夠導電。這個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對物理現象產生了濃厚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接著,我們來到了半導體的歷史展示區。這裡通過生動的圖片和模型,展示了從最初的真空管到現代的積體電路的發展歷程。孩子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日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和電腦,其核心技術竟然有如此悠久而豐富的發展史。 展區的另一個亮點是晶圓製程的展示。透過互動式的展示和動畫,孩子們了解到了半導體製造的複雜過程。從矽晶圓的切割、清洗到光刻、蝕刻等步驟,每一個環節都讓孩子們嘖嘖稱奇。他們開始理解,為什麼現代電子設備能夠如此小巧也功能強大
在這個區域,我們還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應用展示,比如各種感測器的應用。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原來他們的遊戲機、手機裡的動作感應功能,都是基於這些微小的電子元件。這個展區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電子科技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科技的興趣和想像力。離開時,我聽到孩子們興奮地討論著:「將來我也想設計新的電子產品!」「我想知道未來的手機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正是科教館的意義所在:它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為他們未來在科技領域的探索和發展播下了種子










第三站:人體奧秘
我們的第三站來到了人體奧秘展區,這裡為孩子們揭開了生命科學的神奇面紗。展區首先引導我們探索男女體內器官的差異。通過生動的立體模型和互動式螢幕,孩子們得以清晰地觀察到男性和女性身體結構的不同。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看似相似的外表下,內部器官的排列和功能竟然如此不同。這個部分不僅增進了孩子們的生理知識,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性別差異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生命起源的展示區。這裡通過一系列精美的模型和動畫,展示了從受精卵到嬰兒誕生的整個過程。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受精卵如何分裂、形成胚胎,然後逐漸發育成形。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都讓他們驚嘆不已,對生命的奧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展區的一個特別之處是互動體驗區。這裡有一件特製的孕婦模擬裝,我親身體驗穿上這件沉重的裝備後,立刻感受到了孕婦日常活動的不便。彎腰、坐下、站起,每個動作都變得艱難。孩子們看著我笨拙的樣子,既覺得有趣又充滿同情。這個體驗不僅讓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了懷孕的不易,也增進了他們對生命、對母愛的敬畏之心
在這個區域,我們還看到了一個有趣的互動裝置,模擬食物在人體內的旅程。孩子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食物,然後通過螢幕看到食物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到大腸的整個消化過程。這個生動的展示讓孩子們對人體的運作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離開人體奧秘展區時,孩子們的眼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好奇。他們不停地討論著剛才所見所聞,有的甚至表示長大後想成為醫生或生物學家。這正是科學教育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傳授知識,更能激發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培養他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第四站:科技與性別
這一關引發了我們對科技如何影響性別角色的深入思考當我們步入這個展區時,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撲面而來。這裡巧妙地將科技發展史與性別角色的演變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全景。 展區以時間軸為主線,從古時代開始,一直延伸到未來。每個時代都通過精心設計的場景、互動裝置和多媒體展示來呈現
整個展區還穿插了許多著名科學家和發明家的故事,特別強調了一些曾被忽視的女性科學家的貢獻,很坦誠地說內容略顯深奧,但也讓孩子們意識到,科技進步應該為所有人創造機會,而不論其性別如何,這種觀念的轉變,或許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第五站:器官研究室
科學、藝術與自然的奇妙融合在推想人類器官研究室,我們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創意盛宴。這個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展示區,更是一個激發想像力、融合科學與藝術的創意工坊。一進入這個區域,孩子們的眼睛就被五彩繽紛的器官圖卡和各式各樣的藝術材料吸引住了。工作人員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人體各個器官的基本功能,這些知識成為了孩子們創作的基礎
創作開始了。每個孩子都拿到了一套器官圖卡和色筆。有的孩子選擇按照解剖學的精確位置排列器官,展現出對人體結構的理解;有的則天馬行空,將心臟安排在頭部,把大腦放在腹部,創造出富有想像力的"新人類"。看著孩子們認真思考、大膽創作的樣子,我感受到了科學知識與藝術創意的完美融合
雖然因為沒有提前報名而錯過了VR體驗,但這反而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沉浸在這個充滿創意的空間中。看著孩子們專注地創作,互相交流想法,我深深感受到,這種將科學、藝術和自然元素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更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和環保意識
當我們離開器官研究室時,每個孩子都帶走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他們今天學習的成果,更是激發他們繼續探索科學與藝術奧秘的種子。希望這次的體驗將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引導他們用更開放、更創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成為未來的科學家、藝術家,或是為地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的環保先鋒


























第六站:動手工作坊
科學原理的實踐與創意的飛翔在敲敲打打工作坊中,孩子們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他們的創作之旅。這個環節不僅僅是製作風管與飛行器,更是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具體可感的體驗。
首先,工作人員耐心講解了風管與飛行器的基本原理,涉及空氣動力學、重力與升力的平衡等概念。孩子們認真聆聽,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接著,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孩子們開始動手製作。他們小心翼翼地裁剪材料,仔細地黏貼各個部件,專注的神情彷彿小小的工程師。有的孩子自信滿滿,有的則顯得有些猶豫,但所有人都在互相幫助、交流想法
製作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創意在綻放。有的在風管上畫上了彩色的圖案,有的則嘗試改變飛行器的形狀以提高性能。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凝聚了他們的思考和創意。當製作完成時,激動人心的測試時刻到了。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試飛自己的作品。第一次,有的飛行器直接墜地,有的歪歪斜斜地飛了一小段就掉下來。孩子們臉上略顯失望,但很快就重新振作,開始思考問題出在哪裡
經過反覆調整和嘗試,奇蹟發生了!飛行器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成功運作,孩子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歡呼聲此起彼伏。有的孩子興奮地跳起來,有的則驕傲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成果
這一刻,整個工作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不僅是孩子們,連旁觀的家長們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我看到有些家長甚至也忍不住上前,想要試試自己的手藝。這個過程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體驗到了堅持不懈、勇於嘗試的重要性。從最初的失敗到最後的成功,每一步都是寶貴的學習經歷
看著孩子們自豪地拿著自己的作品,相互討論改進方法,我深深感受到,這種親身體驗、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遠比單純的課本知識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精神。這個工作坊不僅僅是製作了風管和飛行器,更是種下了對科學的熱愛,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創新的思維。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的自信和成就感,我相信這次經歷將成為他們未來學習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激勵他們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影片傳不上來,點我













第七站:自然探索
藍星俱樂部的生物多樣性奇遇踏入藍星俱樂部,我們彷彿進入了一個微型的自然博物館。這裡展示的動物標本不只是靜態的展品,更是打開孩子們探索生物世界大門的鑰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小象標本。孩子們驚訝地發現,近距離觀察時,小象皮膚的紋理清晰可見,粗糙中帶著細膩。我們討論了象皮的特殊結構如何幫助大象散熱和抵禦外部環境。當提到大象是如何用鼻子飲水和進食時,孩子們臉上露出了驚奇的表情
接著,我們來到了棕熊標本前。孩子們被熊厚實的毛髮吸引,紛紛伸手想要觸摸(當然,我們只是做出觸摸的動作,並沒有真的碰到標本)。我們討論了棕熊如何適應不同的氣候環境,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小兒子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熊為什麼要冬眠?"這引發了一場關於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熱烈討論
老虎標本旁,孩子們被其威武的姿態震懾。我們仔細觀察了老虎的爪子和牙齒,討論了它們作為頂級掠食者的特徵。這裡,我們談到了食物鏈的概念,以及每種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獨特位置。當我們來到犀牛標本前時,孩子們都被它巨大的身軀和獨特的角所吸引。我解釋道,犀牛的角實際上是由緊密排列的毛髮構成的。這個信息讓孩子們大為驚訝。我們討論了犀牛面臨的生存威脅,以及保護瀕危物種的重要性
最令人驚奇的是象牙的橫切面展示。當孩子們看到象牙內部竟然是空心的時候,都驚呼出聲。我們藉此機會討論了象牙的結構、功能,以及非法象牙貿易對大象種群的威脅。這引發了一場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深入對話。在參觀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在看標本,更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生物多樣性探險。我鼓勵孩子們仔細觀察每種動物的獨特特徵:豹的斑點、長頸鹿的長脖子、袋鼠的育兒袋......每一個特徵背後都有一個關於適應和進化的精彩故事
為了加深理解,我們玩了一個"誰是誰的親戚"的遊戲。孩子們需要根據動物的特徵,推測它們之間可能的親緣關係。這個遊戲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比較和分類,還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離開藍星俱樂部之前,我們進行了一次簡短的討論。我問孩子們:"如果這些動物都消失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深思。他們意識到每種生物都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失去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這次的自然探索之旅不僅讓孩子們增進了對動物世界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種下了愛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種子。看著孩子們依依不捨地離開藍星俱樂部,我知道,這次經歷已經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中的某些人會成為生物學家、生態保護者,為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貢獻自己的力量。離開時,女兒若有所思地說:"我們也是這個大自然家庭的一員,對吧?"這句話讓我感到欣慰,因為它體現了孩子們已經開始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這正是我們參觀科教館的最大收穫之一










第八站:科學遊戲天地
物理原理的奇妙探險步入科學遊戲的世界,彷彿進入了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物理實驗室。這裡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心設計的互動裝置,旨在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來理解複雜的物理原理。方形輪子自行車無疑是這個區域的明星展品。當孩子們第一次看到這輛奇特的自行車時,臉上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這怎麼可能騎得動?"他們紛紛猜測。我鼓勵孩子們親自嘗試,看看會發生什麼。
勇敢的大女兒坐上車座,開始踩踏踏板。令人驚訝的是,儘管車輪是方的,自行車卻能夠平穩地前進!孩子騎行時,車身的上下起伏引發了一陣陣驚呼和笑聲。這時,我解釋道這是因為車輪的特殊設計使得車軸始終保持在同一高度。這個看似簡單的裝置,實際上蘊含了深奧的幾何學原理
騎完車後,孩子們興奮地討論著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感覺像在坐海盜船,有的則覺得像在騎駱駝。這些形象的比喻讓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們藉此機會探討了圓形輪子為什麼會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以及在特定情況下,非圓形輪子可能帶來的優勢。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滑輪起重機展台前。這裡擺放著滑輪系統,旁邊放置了一台車,我請孩子們通過滑輪來減輕提升重物時的力氣。小兒子興奮地喊道:"我感覺自己變成了超人!"這個簡單的對比實驗,直觀地展示了滑輪如何改變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旋轉儀展台前,孩子們體驗了角動量守恆的神奇效果。當他們張開雙臂時旋轉速度變慢,收攏雙臂時旋轉加快,這種奇妙的感覺讓他們驚呼連連。我們藉此討論了花樣滑冰運動員如何利用這一原理來完成高難度動作。最後,我們來到了聲音實驗區。這裡有各種能夠產生有趣聲音的裝置,如哨笛、音叉和共鳴箱。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同時學習了聲波、頻率和共振等概念
離開科學遊戲區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和滿足,通過這些互動性極強的展品,他們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正是科學教育的魅力所在——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可感的體驗,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愛,更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觀察力和批判性思維。我相信,這些珍貴的體驗將成為他們未來科學探索道路上的重要基石,激勵他們持續探索這個奇妙的物理世界















第九站:挑戰極限
空中腳踏車的驚險與成長終於,我們來到了今天行程的壓軸——空中腳踏車。這個展項位於科教館的高處,從遠處就能看到那條懸於空中的鋼索,以及上面緩緩移動的腳踏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當我們走近時,孩子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興奮地跳躍,迫不及待想要嘗試;有的則露出了些許擔憂,緊緊拉著父母的手。這種複雜的情緒正是挑戰自我的開始,也是成長的契機
在正式體驗之前,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安全措施和操作方法。他們強調,雖然看起來驚險,但整個系統設計得非常安全,有多重保護機制。孩子們認真聆聽,時不時提出問題,展現出對安全的關注和對挑戰的期待。當女兒穿戴好安全裝備,坐上空中腳踏車時,我的心跳不自覺地加快了。然而,讓我驚訝的是,女兒的表情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興奮的微笑。隨著工作人員的指示,女兒開始踩踏踏板。腳踏車緩緩向前移動,漸漸遠離了起點。我緊張地看著,手心都冒汗了。但女兒卻顯得淡定自若,穩穩地騎行在鋼索上,時不時還向前方的我們揮手
看著女兒在高空中自信地騎行,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勇氣和適應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他們面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常常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有趣的是,孩子們在高空中的反應往往比我們這些在地面上觀看的大人要鎮定得多。他們專注於眼前的任務,享受著挑戰帶來的刺激,完全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恐懼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和孩子們討論了空中腳踏車背後的物理原理。我們談到了重心、平衡和動能等概念,除了物理知識,這個體驗還帶來了更多的收獲。我們討論了克服恐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冷靜。女兒說,她其實一開始很害怕,但想到自己經過安全保護,就說服自己放鬆下來,結果發現其實很有趣。這個經歷不僅是對孩子們身體協調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們心理素質的鍛煉。它教會了孩子們如何評估風險、信任安全系統,以及如何在壓力下保持鎮定。這些都是日後面對人生挑戰時極為寶貴的能力
這次空中腳踏車的體驗,遠不只是一個刺激的遊樂項目。它是一次自我突破的機會,一堂生動的物理課,更是對勇氣和自信的最好詮釋。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過程,正是成長最寶貴的禮物。 離開時,女兒說:"下次我要再來挑戰一次,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這句話讓我欣慰不已。因為我知道,今天的經歷不僅僅是一次有趣的冒險,更是點燃了孩子們心中不斷挑戰自我、追求進步的火焰。這或許就是科教館最珍貴的意義——激發探索精神,培養終身學習的熱情











第十站:總結回顧
科學探索之旅的深遠意義在這次科教館之旅的尾聲,我們來到了空中走廊。這個特別的位置不僅提供了俯瞰整個展館的視角,更成為了我們回顧今日收穫的完美場所。站在走廊上,我們能夠一眼望到之前探索過的各個區域。孩子們興奮地指著不同的展區,回憶著各自的體驗。"看,那是我們做風管飛行器的地方!""哇,我還能看到空中腳踏車呢!"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
我趁此機會,引導孩子們回顧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從微觀世界的放射蟲到宏觀的生態系統,從基礎的物理原理到前沿的科技發展,孩子們的收穫遠超我的預期。令我驚喜的是,他們不只是記住了事實和數據,更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行深入的思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討論中,環境永續的話題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來。女兒說:"我們看到了這麼多奇妙的生物,如果它們因為環境破壞而消失了,那該有多可惜啊!"這番話引發了一場關於如何保護環境的熱烈討論。孩子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從日常節約用水用電,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再到參與社區環保活動。我欣喜地看到,今天的體驗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培養了他們作為負責任的地球公民的意識
在談話中,我也分享了自己對教育方式的新思考。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與今天的體驗式學習形成鮮明對比。在科教館,孩子們是主動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通過親身實踐、互動體驗,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更有趣,也更有效。我提醒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也營造這樣的學習氛境,鼓勵孩子們保持好奇心,勇於提問和實踐




當我們討論還有哪些展區沒來得及探索時,孩子們的眼睛又亮了起來。"下次我們一定要去看看恐龍展區!""我還想體驗一次VR科技呢!"這種對未知的渴望和對學習的熱情,正是科學教育最寶貴的成果。我暗自決定,一定要為孩子們創造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離開科教館時,夕陽的餘暉灑在孩子們疲倦但滿足的臉龐上。儘管身體疲乏,他們的眼神中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回家的車上,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看著他們熟睡的臉龐,我不禁想像著,在夢中,他們或許正在繼續今天的科學冒險
這次科教館之旅,遠遠超出了單純的知識學習。它點燃了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情,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更重要的是,它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作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我相信,今天的種種體驗,將成為滋養他們成長的養分,影響他們未來的選擇和行動。我們規劃下一次造訪時,我心中充滿了期待。科教館不僅是一個充滿奇妙發現的地方,更是啟發思考、培養未來科學家和創新者的搖籃。在這裡,每一次參觀都是一次全新的冒險,每一次互動都可能激發出改變世界的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