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吃喜相逢之前對這家店就聽過各種傳言,各種傳言都有越到後面越覺得是鄉野奇談了,很難排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送愛馬仕包給老闆娘才拿得到位置的傳聞都有了,也有說老闆成名後就目中無人對於以前的情份一點也不在意....等等,對我來說這些傳聞都增添了一點傳奇的感覺,畢竟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沒有被傳說點什麼感覺就弱了,造神已經是行銷的第一堂課,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喜相逢完全是行業裡的標竿教科書級別,我大概還想不出那一家店能超越....
昨天去吃我有蠻深的感受,先撇開是不是很難訂跟那些傳說,就餐點來說我覺得喜相逢確實有他的一套,首先在食材得挑選上,每一道菜的食材跟用料都是一時之選,最好的魚,最好的肉,甚至連一顆蛋都是老闆親自跑遍台灣去找他覺得味道最好的雞蛋,一開始的冷盤有一道皮蛋豆腐,他的皮蛋豆腐比較特別,是把皮蛋打成泥淋在切成薄片的豆腐上,但為什麼他的皮蛋味是香的而且不腥不臭,原本我們還在猜是不是只取中間部份然後另外加一些食材去拌,餐後跟老闆娘聊天才說因為她之前住香港很喜歡吃香港的皮蛋瘦肉粥,但回到台灣發現台灣的皮蛋味道都很重,老闆就嚐了很多皮蛋最後找到用雞蛋做的皮蛋,味道最好,昨天吃了果然有厲害,有皮蛋香但完全沒有腥臭味,而且也不是我們猜的那樣只拿蛋黃部份而是整皮蛋去做,原來訣竅也就在於對跟好的食材,喜相逢的菜雖然是中菜為基礎,但是很多做法卻很義式,他做菜用的油都是進口頂級橄欖油這點我在其他中餐廳都沒看過,而且老闆娘每一盤上菜都要強調是用橄欖油,連他自己家炒的辣椒都是用橄欖油,後來孫老闆有坐下來跟我們聊天,他說他沒辦法接受傳統中餐做法用回鍋油這件事,就譬如其中一道牛肉絲來說,傳統中餐作法一定是先過熱油,把一鍋油倒回旁邊桶子裡,然後在舀一點剛剛倒回去的油熱鍋去炒,他覺得這個過油的做法就是回鍋油他不能接受,他覺得台灣洗腎的人會多就是因為吃的油都不是好油,他覺得控制對的油溫就能做到肉嫩,他也給我看了他的記事本,連蒸魚他都有一個時間表,幾公斤的魚要蒸幾分鐘幾秒都有相對的時間,做菜是很科學的事不是你憑感覺隨便做,這點倒是讓我很佩服,跟他的人長相完全兜不起來.....
從小菜開始端上桌你會覺得這道菜好像很清淡是不是有點偷懶? 不像傳統中菜那般重油重鹹,或是滿滿的香料或擺盤,他的菜看起來都簡單擺盤乾淨清爽,但吃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昨天同行的一位友人是一個特別挑嘴的人,之前跟他出去用餐他大概都是吃個兩口就結束了,我一直以為他瘦是因為他控制飲食挑嘴的關係,但我偷偷觀察了,原來他不是胃口小,而是之前吃的都不及格,昨天我看他每道菜都吃了,牛肉湯都舀好幾碗,瞬間我懂了原來我這位朋友並不是挑食或是控制飲食,他還挺能吃得,之前是食物不好吃他才懶得動筷子,我就是那個不挑食才會胖成這樣.....深刻檢討
總之一趟喜相逢讓我有一些新的體悟,對於那些傳言我大概也有新的一些感想,喜相逢跟台南知味一樣,一個三桌一個兩桌,一天就一輪,在這樣的條件下你說難訂那是肯定的,你說老闆要多親切對你很客氣也很難,因為廚房就他一個人,早上七八點買完菜就要開始備料,熬湯,然後一個人弄三桌的菜,除了對料理的熱情之外我覺得這是最差的工作環境了,生活也沒有品質,所以我個人很佩服這些大廚要我我還真的做不到,真的太累了,這些老店目前都後繼無人,所以吃一次少一次,孫哥聽說已經70幾了,阿潔師我沒問但我覺得也有60幾了吧,人生短短,一頓飯吃一個廚師的人生閱歷,吃他的人生豐富,其實是很值得的
去餐廳吃飯就像逛一個旅遊景點,這個風景你喜歡,你會再來,這裡的景色不吸引你,世界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但是學著用更開闊新的心胸來看這個世界,你自己會有比較多的人生增長,少一點批評跟主觀,多一點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你會得到的比較多,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們要學的是別人成功的那一面,懂得欣賞才能讓自己也走上成功之路

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豆皮捲看起來很普通也很平淡其實味道超好,滷得很入味帶一點微辣做為涼菜第一道實在開胃

這個豬耳朵就別說了,如果不是跟朋友一起吃的話我大概一個人可以吃掉這一盤

這就是用雞蛋做的皮蛋豆腐,吃起來有好香的皮蛋味但沒傳統皮蛋的腥臭不敢讓人嚐的味道,連平時不敢吃皮蛋的友人都能入口,據聞也是招牌之一


白玉苦瓜,醃製的口感是清涼酸甜,吃完幾乎不苦,還會有一點回甘

老闆自己做的泡椒,搭配宜蘭三星蔥做的剁椒魚頭,這道菜的魚頭也是老闆的朋友自己家養殖的,因為自己挑嘴就自己養魚,果然物以類聚,龜毛講究的人就會自然地聚再一起,結果就是我能吃到這道美食

牛番茄為底燉的牛腩湯,經過三四個小時的燉煮端上桌的時候牛番茄已經被打了化骨綿掌化於無形,這道湯也是我那位挑食鬼的朋友連喝好幾碗的湯,我超愛裡面的牛筋,入口即化味道好極了


這盤辣椒用三種辣椒,分別是朝天椒,魔鬼椒搭配大量的58度金門高粱做的,這辣椒倒一點點到牛肉湯裡面,牛肉湯馬上升級到另外一個級別,後面的餐點我們也嘗試加一點進去,必須說這辣椒簡直是畫龍點睛最後那一筆點下去的那一瞬間,可惜老闆沒有賣,不然當下包起來帶走!

這倒也是超費工的桂花魚翅炒飯,裡面蟹肉也是當天老闆自己剝的,因為他說買現成的味道不甜,也是費工花時間換來美味的一道料理

有軟殼蟹我知道,但是軟殼龍蝦我還真的是第一次吃,老闆娘說很多客人都會連殼一起吃,嘗試看看也挺有趣的

低溫小火慢煎的野生大白鯧,最後加上煙燻,也是上桌馬上清盤的料理,這道菜沒什麼好說.....因為我只吃到一點肉末,轉到我前面的時候就沒了

這個烏漆抹黑的紅燒肉並不是我沒拍好(好啦有一點算我的)他顏色真的很深很深,但吃起來並不是像外表那樣會讓你覺得重口味,老闆給了一盤刈包皮讓你自己夾著吃,但我更想舉手跟他要碗白飯,肉吃完把飯往盤子一倒攪一攪就是一道美味


怕油膩配口老闆自醃白蘿蔔開胃爽口解膩


我就問,這樣的刈包誰不愛,老闆幫我打包10個外帶,我現在看著照片回味無窮,恨當時為什麼不多吃兩個

超大的法國白蘆筍搭配法國奶油,這算是簡單又奢侈的季節限定美食

嫩到不行的牛肉絲,這個配白飯或麵都超適合的,這也是老闆跟我分享用控制油溫的做法來讓牛肉暖嫩,不用回鍋過油的方式來處理,讓大家吃得健康也不影響原本該有的口感

這個蔥油拌麵也是進口頂級橄欖油做的,不搶味但是更凸顯蔥的香氣很清爽但吃了停不下來很可怕,麵條也不是外面買的,喜相逢的刈包皮跟麵條也都是老闆自己買僑泰興麵粉回來自己做,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吃得安全跟做出他想要的品質

最後這道蛋餃雞湯上桌的時候我已經飽到眼神呆滯了,但是看到蛋餃我眼淚都快出來了,因為小時候住眷村蛋餃是我過年才會吃到的食物,那個年代很窮平時是沒辦法吃到,但是過年的時候奶奶會一個一個手工做蛋餃,然後除夕或初一晚餐的時候就她會站起來幫每一個孫子夾一隻雞腿跟蛋餃給我們,在那個回憶裡蛋餃屬於我奶奶,是過年幸福的回憶,看著這鍋子裡面每一個形狀不太一樣的蛋餃,我知道這是老闆手做的不是機器大量生產的,餐後老闆聊天更確定了這件事,老闆每天下午會提前做,三桌需要的量大概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做完,我好想問老闆那有沒有做失敗的,我不介意外型醜,我可以每天去拿......

最後的甜湯是楊枝甘露,這個完全不加一滴水,用芒果打汁做的,用湯匙攪拌起來很黏很稠,也是馬上見底的美食,這真的沒得嫌,台灣水果好用料實在你說怎麼會不好吃呢
喜相逢某方來說也是一家愛妻店,內臟類食材,鴨肉,牛舌.....等等老闆娘不愛吃的都不會出現在他們菜單上,也因為超級刁嘴的老闆娘配上愛吃又愛做的老闆成為最佳組合,一家店就老闆,老闆娘,兒子外加一個員工,我看到是一家人努力的結果,就私廚來說確實情感上是加分的,也讓我感受到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鞭策他的老婆
我知道喜相逢很難訂,但如果有緣去吃,可以去體驗看看,我相信你也會屬於你的感受,對於這趟食記我只能說印象深刻,如果有機會訂得到位我願意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