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還在想,到底是要騎新噴鵝?還是騎小藍?兩個都是噴油,嗯!小藍勝出,跟我走吧!
到饒河街了,果然是屬一屬二的觀光夜市,還種了櫻花樹。

仔細看,是路燈包黑膠皮+ 花型燈飾,的確讓我過目不忘,有創意。

來來來躺在這裡就對了。哈哈

從這邊穿越時空。

目的地到了,看來挺適合單車行的呢!前方有堤防疏散門,可以直接騎進堤防外。

----------------------資料來源: 台北市政府 -----------------------
臺北觀光新地標 彩虹橋即將完工
連接內湖新明路與松山饒河街口的跨河人行橋即將完工,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及水利處官員今(31)日至 工地了解施狀況,並慰勉工作人員。水利處表示,新明路與饒河街口跨河人行陸橋除了具有交通的功能外,應該再更進一步以提昇地區觀光為目標,配合大內湖科學 園區開發,並延伸藍色公路航段至饒河夜市,逐步形成更具有人氣的觀光商業圈。
水利處表示,內湖行善里新明路底的居民往返松山慈祐里地區,必須遠繞成美長壽橋或麥帥一橋,甚為不便,經過交工處評估確實有興建一座跨河人行橋的需求,期間並曾舉行兩次地區說明會,獲得地區民眾的熱烈支持。
內 湖新明路與松山饒河街間跨河人行橋興建工程自94年7月15日開工,近日即將完工,總經費約一億一千萬元,橋淨寬4公尺、長約167公尺,採曲橋型橋體, 並以鋼肋拱型梁懸吊橋體結構,狀如彩虹,因此又名彩虹橋,另外配合橋體設有投射照明、觀景平臺,橋下河濱地區則有木平臺及植栽花臺。
對 於這座跨河橋樑未來的觀光休憩效益市府有高度期許,工務局除了組成專案小組加強查核外,並於橋樑完工開通前,徹底檢視橋體,期使內湖新明路與松山饒河街間 跨河人行橋除了提供兩地區民眾往來便利外,未來能配合藍色公路的延伸,並將饒河夜市的繁榮人氣拓展至對岸,成為臺北觀光新地標。
-------------------------------資料結束-----------------------------

上去看看吧!

貼心的服務—電梯,給行動不自由的男女老幼使用。開放時間:05:00-24:00

曲線真的很棒



這邊是成美橋

這邊是麥帥一橋

原本想說走基隆河左岸回去的,看看右岸風景不錯

走右岸挑戰一下也不賴。

這邊有三個出口,小藍在思考要走哪邊。

左邊,基隆河右岸自行車道。右邊,堤防內。

左邊,堤防內及電梯入口。

為了來看「彩虹橋」,已經騎了14公里了。

彩虹橋的相關資訊

掰掰!走彩虹河濱公園回家囉。

同時發表於愛立刻 太陽 小站 及 愛立刻 太陽 小站
後記:
1.橋上僅供 行人 與 自行車 通行。(請下車牽引自行車)
2.電梯開放時間:05:00-24:00
3.位置:台北市 松山區 松河街 與 饒河街221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