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天跟朋友約在大安店,從捷運忠孝復興站出來右轉大安路後,走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了。其實我印象中還有市民店,結果到現場看公告,發現市民店已經搬到西門町去了。

因為用餐時間是星期五晚上,所以用餐時間店外擠滿了候位的人。但還好我們在前幾天就先訂位了,所以大約等了一下就進去用餐。很多人會坐在店外右邊,有香港街景的牆壁前,看起來相當復古,我印象中現在的香港也找不太到這樣的地方了。

一樓的位置看起來很少,的確,大概只有不到10桌吧,我這次去用餐也是被排在一樓。後來去二樓洗手間的時候,發現二樓的空間比較寬敞,而且比一樓還要明亮,裝潢感覺完全不同。

在外面候位的時候,也順便物色一下要吃哪些東西。其實我每次吃港式茶餐廳,都要發揮強大的想像力,因為看不到實際的樣子,都只有純文字的菜單居多...


進去用餐之後,因為當天是尖峰時間,有限制用餐時間為1.5小時,但到了比較晚的時候外面沒有排隊的客人,也就沒有這個限制了。點餐的方式是自己拿筆在菜單上勾選,因為當天兩位朋友比較晚到,所以我們先後加點了好幾次。

一樓的裝潢比較昏暗一點,二樓就相當明亮了,但是我沒有拍下來...

港式茶餐廳的特色就是上菜快,才一下子的時間而已就擺滿整桌了,還真是手忙腳亂啊!因為是吃晚餐的關係,就點了比較多飯麵類的,三文治(三明治)、麵包多士(吐司)這些就比較少。

XO醬海鮮炒公仔麵,份量還蠻大一碗的,裡面的料有蝦仁、花枝、香菇,公仔麵不像刻板印象中的炒泡麵麵條,那種直接炸的死硬口感,我覺得還蠻有嚼勁的。

廣式炒麵是朋友點的,我就沒有吃了~

港式炒蘿蔔糕一份有兩大塊,看起來就很厚實,吃起來也是,而且蘿蔔的味道相當濃郁,用料很紮實。我覺得不用沾醬油,就很好吃了。

港式菠蘿油我有點小失望,主要是因為曾經在香港吃過更好吃的,外層烤得很酥脆沒錯,但是裡面的奶油就沒有散開來,集中在中間的地方。

看一下橫切面,就覺得有點乾乾的,也許是當天這份烤得沒有很成功吧,我也不確定~

其實我也忘了為什麼會有這道紅燒豆腐,吃起來就像是不辣的麻婆豆腐,當時其實是很想點一碗白飯來配著吃


炒青菜就屬於比較普通的東西囉~

我還蠻喜歡這道咕咾雞球的,微酸的醬汁搭配上脆脆的口感,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去骨的雞腿肉也很鮮嫩。

很妙的是港式茶餐廳居然有串燒,有牛肉與雞肉兩種,我們點的是牛肉。醬料的顏色看起來很深,吃下去才發現醬汁是有點咖哩味的,吃起來很爽口,但是感覺熱量很高,所以吃一點點就好了。

最後一輪點了熱阿華田跟朋友聊天,可惜已經吃不下甜點了,有機會再來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