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是該去祭五臟廟的時候了。
我們家中的小子利用Google找到了附近的中式料理—阿根納原味餐廳。
為什麼會選這裡吃午餐?
純粹只是家中2個小子想吃中式料理,讓他們上網蒐尋,當然找自己想吃的囉!
只是當老狗聽到這個名字時,覺得很耳熟呀!!
後來,車子開出和平島,回到臺灣本島,車開到餐廳外,才知道這家餐廳就在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2樓,而遠方就是著名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
所以就在吃飽飯後,順道參觀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以及距離百餘米的阿根納造船廠。
那麼,為什麼基隆市會將原住民文化會館設在此地?
因為在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社區,為由花東地區阿美族人在1960年代遷居至此地所形成的聚落。
而又為什麼阿美族原住民會自花東遷居至此?
因為1960年代的基隆,除了「靠海吃海」,因而漁業興盛之外,還「靠山吃山」,因為當時的礦業相當興盛。而這兩項產業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因而吸引不少阿美族原住民來基隆工作。又由於居住與交通方便起見,在那個對住屋管理鬆散的年代,原住民們佔用八尺門的海防地,發揮蓋房子的本能,就地搭屋居住。隨著移居的族人日益增加,於是形成一個聚落。1994年,政府在附近的公有地興建國宅,以優售價格出售給居住於八尺門聚落的原住民們,形成了現今的奇浩(Kihaw)部落。
因此,原住民文化會館當然興建於八尺門一帶,除了展示原民文化收藏品之外,會館還兼作為原民聚會空間。現在的一樓為大型集會空間及原民手工藝品商店,三、四樓則為原民生活文物展示場。
至於「阿根納」這名字很耳熟的原因,應該就是最近幾年爆紅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老狗聽過此處的事蹟多次,但始終無緣到此地實地觀察為何能成為爆紅的打卡地點。這次誤打誤撞的發現此地就在離原住民文化會館約150公尺的八尺門水道旁,當然是在吃飽飯後過來一探。不過或許是現在已有民間單位承包管理,或是為了安全考量,在馬路邊的入口都已經封閉,只能站在路旁拍一拍這3組非常有特色的RC結構。
為了方便分享,老狗這篇分享文內容分為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阿根納原味餐廳、阿根納造船廠遺構等3大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上面的連結快速進入該段落。
░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
原住民文化會館於2005年開始營運,現在蒐集陳列的原住民文物至少12族以上,可說相當豐富。可惜的是並沒有適當的文字解說,使得像老狗這樣「孤僻」,不喜歡麻煩他人的自行參觀者難以了解3~4樓展出的內容。所以啦,老狗把展場中拍攝到的照片製作成影片,分享圖片給看倌們了解,因為沒有能力寫文字呀~~~
按照最近的遊戲規則,先請出Mobile01 APP的首頁和原住民文化會館合照。
(O.S:這張拍的不太好,光圈開的不夠大~~~


所以,換個角度再來一張,這樣可以說Mobile01的小編也曾到此一遊了嗎?
其實這2張照片是逛完文化會館後才拍的,當時天空剛下完大雨。

在文化會館的遠方就是阿根納造船廠遺構,距離不到200公尺。
沒想到這個偶然的巧合,讓老狗離它那麼近。等會兒再走過去看看。

原住民文化會館的一樓大廳,是個不算小的聚會場所,大廳內還有個小舞臺。
最大的用途應該就是提供給附近的原住民集會用吧!

在大廳旁的手工藝品店,裡面的藝品好像有在販售,但似乎無人顧店。
其實,這裡的藝品製作的都稱的上細緻。
但基於智財權,不在未允許下對他人的創作近攝。

通往二、三、四樓的電梯與樓梯。

三樓的文物陳列室大門,再請出Mobile01 APPobile01 APP首頁來合照。
這天的首頁輪到Kuga / RAV4 / CR-V / CX-5 ,四位大哥來當班。

文物陳列室包括了3樓與4樓的樓面,內部有樓梯相通,所以可以從3樓參觀到4樓。
因為陳列室中沒有太多文字介紹,所以老狗這回就偷懶,把文物照片作成影片來分享!
嗯,果然效率好很多,一下子就到了4樓的展場出口。
再找SUV四大天王出來合影留念!

在樓梯間的老照片海報,說明阿美族的生活方式、宗教與祭儀,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豐年祭了。

看完了文化會館的展出內容,回到我們這天的午餐吧!!
░ 阿根納原味餐廳 ░
這是一家以原住民風味餐點為主的餐廳。或許也因為如此,才得以租用原住民會館的二樓營業。
根據老狗的記憶,這家餐廳應該剛營業2年多而已。
因為3年多以前造訪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時,並不記得有這家餐廳的存在。
這是2樓的餐廳入口,有請Mobile01 APP首頁登場~~~


餐廳內部大多為中式圓桌,所以我們4個人也有一小桌~~~


菜單,總共就這4頁,其中有2頁是原民特色料理。

家人隨意點了幾樣菜。
這些菜色的口味都還不錯,特別是山海菜、生菜包豬肉、官保飛魚,都是很有特色的料理。
只可惜份量少了點,像老狗食量大,就需要白飯墊肚子。
只是這天是連假第二天,餐廳準備的白飯竟然不夠吃,已經沒了~~~

- 山海菜
- 生菜包豬肉
- 宮保飛魚
- 金沙南瓜
- 荷葉干貝油飯
- 油飯內容物
餐廳內的裝飾品,當然是帶有原民色彩。
像是照片中的木雕和獨木舟,一看就知道是與原民文化有關。
- 木雕
- 獨木舟
然後,走出會館外,到附近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去逛逛!
░ 阿根納造船廠遺構 ░
阿根納造船廠原址,最早在1917年為裝運碼頭,至1936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配合週邊建設,將此地改建為貯藏倉庫與裝運碼頭。至1966年,由美商阿根納造船廠承租,作為建造遊艇及帆船之用。1987年停業後,當時部分的建築結構物遺留至今。至2014年11月,飾演美國隊長的克里斯·埃文斯在此拍攝廣告取景後,此地特殊的建築結構立馬爆紅,成為IG打卡名點。2016年,向地主台糖公司承租此地的民間公司展開拆除部分造船廠結構後,被市政府緊急宣布為「暫定古蹟」保護。因為造船廠遺構除擁有特殊的建築特色之外,尚承載著基隆在地的產業發展史,因此在2016年將現有殘存遺構登錄為歷史建築。老狗到訪當天發現進入遺構的通路全被封起,並且加上了說明牌,因此只在馬路邊拍建築物外觀照片,所以無法有內部角度的照片可以分享。
當年的阿根納造船廠,現在只餘3列聳立的列柱,以及下方像是辦公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這張照片是站在3列列柱之中的2列的中間拍的,可以感受到一股廢墟風飄過來。

照片中的列柱是3列列柱中位於中央的那1列。
老狗靠著想像來還原當年的建築,這一列柱應該是2個棚架中間的列柱,棚架下方是建造船隻的空間。

這列列柱則是3列列柱中位於兩側的其中1列。
下方的建築物已經損毀,看起來像是人工拆的

即然這裡是IG打卡景點,那就有請SUV四大天王出動打卡囉!!

移動一下腳步,這是3列列柱之中的另外2列,右側列柱為位於中央的那1列,左側則為位於兩側的另外1列。在列柱的中間都已經長草,甚至還有人佔用種農作物,這實在誇張了點。

在這兩列柱中間的建築物頂部,竟然被用來稱牧草、火龍果等植物,真是太神奇了。
但我們這些遊客是被告示片擋在外面的。

這列列柱則是3列列柱中位於兩側的另外1列,看的出來損壞程度頗為嚴重,混凝土內的鋼筋都露出來,廢墟風又吹的更強了。

中央的那1列的兩側,就這樣長了不小的植物。植物會損壞建築物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知道市政府和台糖公司何時才要出手保護?


連餐廳的招牌都被釘在遺構上,可以說是對歷史建築的損壞。

損壞區的特寫,這應該是人工拆的,鋼筋才不會歪、捲。

在遺構中竟然有人在拍片,實在是膽子很大。

換了幾個不同的拍攝模式來拍這棟大型建築的遺構,各一種模式都各有其趣味之處。



這裡應該是人工拆除的位置。

在馬路邊的入口都已經被封閉,就算想要進去也找不到入口了。
可是,在下方的平台怎麼有人在外拍?是經過申請才能進去嗎?
事實上老狗認為進入建築物內非常危險,不知道造船廠建築物會不會因為不耐突如其來的地震而倒塌,因為已經被海風侵蝕那麼多年。

在下面的建築廢墟中,竟然躲著一位Model在拍照。
這位應該是膽子超大,不然就是不知死活。走進這種廢墟,最怕遇上地震。
一開始震,怕它立馬倒下來,想逃都逃不掉。

再換上懷舊模式,果然有老照片的氣氛!!

粗顆粒黑白模式,同樣帶來懷舊風,但整個照片看起來,又更有廢墟頺廢風了!

找小編代表物—Mobile01 APP首頁來合照,讓現代的手機穿越時空到三十年前。

造船廠的另一頭,通到八尺門港道,完工的船隻可以從這裡下水。

老狗的造訪與分享,到這裡簡單告一段落。
附上官網或簡介連結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