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设备是leica M11(E43,352aa、902aa)哈苏x2d(38v55v)
风光哈苏为主,城市街拍leica为主。
懒得写文字了,还是以图为主。
开始几天citywork为主







泰特里的现代艺术不适合我,还是拍风景为主。

经典机位








继续穿行于伦敦金融城,这一平方英里区域内是我伦敦最喜欢的地方。从边界龙标志的交叉双剑代表着守护神圣保罗开始前行,就可以看到英国建筑大师Richard Rogers 设计的Lloyd’s Building,该建筑阐述着insideout建筑理念,当年可是骇俗之作品。周围还可以环顾“芝士刨、酸黄瓜、大虾,手术刀”等别具绰号的大厦;再深入窄巷走访顶棚是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leaden hall,了解宠物大鹅的故事;从1652年伦敦第一家咖啡店闲逛至300年历史的狄更斯最爱的酒馆和老板闲聊,听他兴致勃勃的讲述狄更斯的风流轶事;转身还可以前往TheNat五星级酒店的地下,看银行金库大门;抬头能看到皇家交易所屋顶金色大蚂蚱,以及内部隐藏的美轮美奂的壁画,而街角最不起眼的建筑就是改变英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被国王贴身骑士刺杀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的伦敦故居;而夜探伦敦城市政厅广场下的斗兽场,倾听市长官邸与真正的伦敦人出生时必须听到的圣玛丽勒鲍教堂的钟声,最后还可以潜入平视圣保罗大教堂的屋顶酒吧…..
与景色相比,伦敦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绝伦。



还有众多的不为人知的私人典藏--华莱士珍藏馆、索恩博物馆、以及我最爱的VA必须都是要去的。

而这次再来大英博物馆,主要心愿是看圣荆棘之匣(Holy Thorn Reliquary)。
相传,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曾戴过一顶由荆棘编织而成的冠冕,这顶冠冕在公元五世纪由罗马皇帝收藏,辗转流传,1238 年被威尼斯人抵押,后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重金赎回,并专门修建了圣礼拜堂(Sainte-Chapelle)来供奉。后来,其中一根荆棘落入法国王子、贝里公爵之手,他便以纯金与宝石精心打造了圣荆棘之匣,用以安置这件圣物。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亨利五世赢得阿金库尔大捷,此宝也随之流散,最终进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珍藏。数百年后,当它被交由一名古董商修复时,竟被掉包,真品被秘密售出。最终,这件真正的圣荆棘之匣辗转落入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最后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最戏剧的是,最近大英博物馆不仅展出真品,还将那件当年的“赝品”借来一并陈列,让观者在真假之间更添感慨。
这件真品可以看到匣中蓝宝石上的一根刺。


另外想看的就是萨顿胡船葬(Sutton Hoo Burial)。
上世纪,一位寡妇因酷爱考古,雇佣了一位自学成才的业余考古学家在自家庄园发掘。经历几番波折,最终在萨顿胡发现了规模恢弘的船葬与随葬品。这些文物不仅震惊世人,更改写了英国历史。它们证明,在那个被认为是“黑暗时代”的时期,英伦并非荒蛮之地,而是与欧洲乃至地中海世界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联系。也正因如此,萨顿胡常被誉为“英国的图坦卡蒙”。

还恰好赶上每年仅有2个月展出的顾恺之女史箴图。




除此之外,大英博物馆的两河流域展厅亦是无数人心头的震撼:从亚述浮雕到楔形文字泥板,从狮身人像到古罗马的同性x沃伦杯、从路易斯棋子到乌尔皇室棋盘,那些古老的符号与造型,提醒着我们人类文明的起源何其壮丽。




大英博物馆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此。它不仅仅是藏品的堆叠,而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宏大史诗。每一件展品都超越了国界与时代,见证着人类如何不断创造、毁灭、又重建。
转战爱丁堡和天空岛







夜幕降临后更加美了







开始自驾苏格兰高地环绕skye,东西海岸线踏破,四天行程总计约700英里(1126公里)
从爱丁堡出发直奔位于苏格兰高地最著名的风景优美的格伦科峡谷(Glen Coe)的三姐妹峰(The Three Sisters),作为徒步圣地之一必须走上一程。
天气变幻莫测,刚刚大雨如注转瞬云雾云雾散尽。





第二天正式进入天空岛



世界尽头的灯塔
英国大陆最西端的Neist Point Lighthouse
矗立于悬崖峭壁上,
面向广阔的大西洋,
遗世独立。
云层中透过的光仿若点亮了灯塔。



第二天继续徒步老人岩




继续沿东岸前行




在因弗内斯遇到美丽的晚霞

顺路到圣安德鲁斯转了一圈。
去了威廉与凯特约会的咖啡店,在最古老的高尔夫球场打了次球就赶回爱丁堡。





回到爱丁堡继续拍夜景。







回伦敦去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真是人类群星闪耀之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