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 徠卡發表 21mm APO-SL鏡頭,代號11181
這鏡頭拖了5年才姍姍來遲,終於問世。正式發表的前一天,供應商來電,說有一顆即將抵台。
二話不說馬上收下來。
鏡頭全名是 Super-APO-Summircron-SL 1:2/21 ASPH。
搶頭香的代價也相當“Super”。
(Super意指 21mm 是“超”廣角 Super wide)
徠卡新品一定有一個白卡紙箱,標籤印著產品代號、序號、生產日期

SL系列產品一貫的黑底大白字SL

打開紙盒,透明塑膠袋包著鏡頭本體

盒子裡面:
鏡頭、鏡頭蓋、遮光罩、布質鏡頭袋
三份文件:說明書、廣告DM、保固卡

APO-SL全系列的濾鏡尺寸統一使用67mm

全系列 APO-SL鏡頭的長寬高尺寸也幾乎都一樣

因為視角更廣,21mm 的遮光罩與28/35不一樣

最重要也一定必需具備的條件:Made in Germany

---------------- 分隔線以下是個人觀點,胡扯一下 -----------------
Leica APO Summicron 鏡頭全系列共10鏡。
M鏡有 35/50/75/90 四個焦段
SL鏡有 21/28/35/50/75/90 六個焦段
2014年在香港購買90 AA-M,是我的第一顆APO鏡頭。
90 AA-M是唯一不是Peter Karbe設計的APO鏡,也沒有浮動鏡片,
所以黃斑對焦會有誤差,紫邊的抑制也不佳,我難以認同它是APO鏡。
2020/2 購入第一顆 APO-SL 50mm鏡頭,我才領略出Leica APO鏡的魔力。
忍不住好奇心,陸續又購入
50 AA-M
35 AA-M
75 AA-M
35 AA-M是APO M鏡裡面最新最強的,
但是,用SL機身轉接 “35 AA-M” 跟原生 “35 APO-SL” 比一下,
很容易就可以看出M鏡的畫質略遜APO-SL一籌。
兩者的設計方針是不一樣的,M鏡必需精密小巧,所以限制重重。
35 AA-M只有半個手掌大,要塞入最精密的超級光學技術,真的是歎為觀止,握在手裡就一個“爽”字。
APO-SL鏡沒有嚴格的體積限制,可以火力全開,價格卻只有M鏡一半(35/50 APO)。
平心而論,以光學品質的結果來說,APO-SL鏡頭真是徠卡的佛心產品(雖然也不便宜)。
2023年,徠卡發表以“松下Lumix 35/50mm F1.8”為藍本的 non-APO Summicron 35/50mm,同時也把生產線逐漸轉移到葡萄牙工廠。
2023年也是大缺貨的一年,什麼都缺。
未雨綢繆之下,一不做二不休,
2023/3 收APO-SL 28/75/90mm,(35mm缺貨中)。
2023/6 收APO-SL 35mm。
暫時收齊 APO-Summicron 全系列

(135/3.4雖然也掛上APO封號,但是最大光圈F3.4不屬於Summicron F2.0)
一下子入手太多鏡頭的困擾就是沒時間好好學習。
2023/10 終於發表APO-SL 21mm,
雖然我對21mm焦段毫無頭緒,最後一哩路,也只好走完。
夠了,請不要再出了

大合照

同場加映
特別版皮革鏡頭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