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小巧的鏡頭、銳利無比的焦點、層次豐富的光影與色階變化...
這是使用Canon 8年的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感動。
因為肺炎疫情而爆發的戶外遊憩,讓更多人願意走入山海,隨之而來的是台灣山中的影像被更多人帶了出來,讓台灣的內在之美得以被國人看見。
然而,徠卡用家在山林攝影的領域,是少數中的極少數。在我所知範圍裡,沒有人和我一樣傻,帶著一台沒有自動對焦,電量很低,售價是別家三倍的機子,往風險最高的地方跑。
因此才興起了在徠卡社群裡,分享自山中帶回的影像的念頭,以致敬當初我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跳家時,所欣賞的在網路上不吝分享作品的前輩們。感謝各路大神的推坑,讓我勇敢跳家(鞠躬
尤其是Wangsir和V.KIU兩位大大精美的部落格,以及Wangsir熱心的回應讓我直上28 Summilux,實在感謝。
---
太平山林場,是台灣日治時期三大林場之一,然而它最初的位置並不在今日的太平山,而在知名的登山入門路線「加羅湖」北方的深谷之中,泥濘而氤氳。
相較加羅湖,該處屬於原始路線,非初入門者可自行前往,必須有一定的登山基礎才不會招致危險。小弟本身有8年登山經驗,97座百岳,已非初學玩家。
以下分享一些行程間隨手記錄的山林影像,
至於詳細地點與路徑,基於保護原則,就不贅述了。
器材組合:
M10-R
Summilux-M 28mm f/1.4 ASPH.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

神代神木,近百年來躲過金斧之難的紅檜巨木,長老般俯視著周邊的人造林。

近看十分有震撼力

不知道多久沒使用機身直出功能,但這張隊伍行走於廢棄林道的身影,與霧中的森林,讓我十分喜歡。

神代池,中級山湖泊就是要在雲霧中才對味

加羅湖地區偶而可見到稀有植物,有毒的「八角蓮」

舊太平山林場的神社參道遺址,百年來依舊散發著莊嚴氣息

同場加映南澳拍的烏來月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