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用萊卡拍人文與街頭速寫題材很常見,因為為紀實攝影而生的萊卡已經在歷史上寫下太多經典,當然風景也是。由於自己大學念建築,現在又從事室內設計,所以拍空間成了我旅行最重要的題目,但是用萊卡拍,真的很要命!

因為完全靠觀景窗的關係(M10-D)所以我沒有辦法從Live View抓垂直水平,而且如果眼睛與觀景窗沒有100%水平置中的話其實對焦框線的垂直水平會不準,所以要拍到一張不靠後製但可以垂直水平的照片實在是一大考驗。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除了一般的水平視角,其實垂直往上拍也是一招。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這是RIBE舊城的旅遊活動中心,到的時候已經打烊所以只能從外面捕捉跟我一樣向隅的旅人。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如果主體完全沒有參考線的話,那畫面的垂直水平就要憑現場的人體陀螺儀經驗來抓了。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單消點的構圖是比較容易的,如果建築本身的窗框是垂直的那就是最佳的參考線。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一般街景是沒那麼講究,不過因為職業病腦中內建垂直水平框線,潛意識就想要符合。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因為35mm鏡頭常掛著,不太可能要拍建築就換成21mm,所以常常用35來取景,人站遠一點就好了。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有的時候只是下車吃個飯(圖中為哥本哈根有名的義大利PIZZA店)沒帶包包只背著相機,當然沒有鏡頭可換,35mm拍建築的機會反而占多數。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水平的參考線是橋面,左邊垂直參考線是水泥模板線,右邊垂直參考線是玻璃窗框。如果只抓一邊垂直是不夠的喔!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這張照片的水平還是差那麼一點...其實我從來沒用過修圖軟體,lightroom也是買萊卡送的才有機會第一次在電腦裡裝,所有照片都是jpg檔,雖然我知道建築或空間照片轉黑白都很有味道,但那還要經過一道計算,想看的話用手機裡的APP就可以了。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反射"與"穿透"是拍建築的一個特色,很多大師捕捉街頭的精采瞬間也很愛。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說穿了就是練習抓垂直水平而已。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我相信在萊卡的造鏡水準下,鏡頭的變形應該是肉眼難以察覺(我只有21mm與35mm)所以如果拍出來的照片有點筒狀或枕狀變形應該是本身手持的垂直水平沒有掌握好。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陰影所形成的虛實對比也很有意思。

萊卡的空間與建築拍攝|室外篇
這是這幾張照片中唯一沒有秉持我的垂直水平理論的,因為這建築的特色就是鋸齒般不規則的陽台,我仰頭取一角也是鋸齒的構圖來回應這個建築的特色。

9/28參加了青田街萊卡之家的M機入門講座,主講人提到照片分類的重要,我們以前好像都忽略了這一塊,尤其在儲存影像的媒材從底片轉到數位後,大家都卯起來按快門了,反正有用不完的記憶體空間,反而忽略了影像被記錄的當下的那份感動。我應該會回頭好好整理之前拍過的照片,再一一分類跟大家分享。
2019-10-08 11:58 發佈
大大拍的真好看,五分奉上。
抱歉沒有萊卡,但是樓主拍的感覺有點搔不到癢處
我都用傻瓜相機,不過取景和旁軸類似不在光軸上
會因為透視容易被誤導(Rollei Prego 90/Kodak 200

這張是不對稱三角形內部仰視,而照片有些微右傾
參考線是中下方形,就是取景偏左忽略往右的透視

這張是向前平視,參照左側門柱也發現有些微右傾
因為參考陰影中線,忽略門柱向上透視應略微左偏

這張感覺唯一有水平的,反而沒有參考線可以參考
就是因為向上和斜後方都因為透視無法和景框平行
結論就是我眼睛長歪也有強迫症,有誤請樓主指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