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Leica結緣於20多年前的學生時代,在捷克布拉格遊學時跟完全不會講英文的店員比手畫腳許久(還是沒殺價成功),購買了這款序號為IIIa、外型為II,實為仿製品的蘇聯機(經01大大指正)。

從大學建築系學攝影起,一直專注於Nikon系統。在正片的拍攝上,常使用Leica這款Pradovit P 150 DU的幻燈機加上桌上型投影幕來觀看拍攝成果。

數位化後,擁有的第一部Leica數位相機是Digilux I。

後來又添購了Digilux II,還加上SF-24D閃燈作搭配。沒想到SF-24D至今仍可支援M240新機。

與前兩代不同的是,Digilux III可以交換鏡頭。除了原廠搭配的14-50mm鏡頭外,請同事在日本買到了14-150mm鏡頭,還添購了Panasonic DMW-FL500閃燈作搭配。圖的最下方是Digilux原廠快門線。

數位化過程中,也曾買過300萬畫素、造型仿Leica M3的Minox這小玩意來過過乾癮。

想要真正實現Leica M夢,當然要先上網找各種資料並做許多功課;也買了幾本書刊雜誌作參考。01網友的建議更是解答我許多疑惑!

從店家取得的相關型錄亦是很好的資訊佐證。

經過評估、下訂與等待期,終於店家通知一新機(M240)、三新鏡(50/0.95A、28/2A及90/2AA)及相關配件都到貨了。後來,又由網路上尋得了八枚德製銀玉跟稀有的七枚德製銀玉(註:下圖最左下角盒裝編號11311為七枚銀玉;旁邊原廠皮套裝的則是八枚銀玉以及另外購得之八枚玉專用IROOA遮光罩)。最後,因為店家有現貨,又增購了MM新機,正式開啟了Leica M二新機三新鏡二老鏡之共同開箱文!

好酒沉甕底,先從附件的背包介紹起:
A&A的相機背包DCAM-7100,加上兩個專門配合DCAM-7100使用的ACAM-86側包。

完整結合後,大大增加了背包容量的擴充性。

最重要的主角登場,MM(左)與M240(右)。

打開MM(左)外包裝盒,相關文件在最上方的紙夾子內。
打開M240(右)外包裝盒,相關文件在第二層的紙抽屜內。

MM的附屬文件共有五份。

M240的附屬文件亦有五份。

MM的文件中有一份叫做:徠卡顧客專享的優惠,內文說明本機提供了Lightroom及Silver Efex Pro這兩套軟體的授權。

M240的文件中有一份叫做:成為徠卡顧客的優點,內文說明本機提供了Lightroom這一套軟體的免費下載。

兩台機身的Test Certificate皆由檢查者親簽。

MM文件夾下方,還附贈了一張Monochrom Print的Sample。

MM盒子底層為配件區,使用紙板分隔。

M240第三個抽屜盒為配件區,使用袋裝分隔。

MM配件的紙盒區,一端的隔板提供了三種電源線(含車充),及一個電池充電器。

另一端的隔板內裝有相機背帶、USB線,及一個電池。

電池置入充電器,連接頭在左側。

另外,還買了一顆原廠電池備用。

M240的配件亦提供了三種電源線(含車充),及一個電池充電器;
另外也附了相機背帶及一個電池。

電池置入充電器,連接頭在上側。
同樣,也買了一顆原廠電池備用。

MM(左)與M240(右)的電池跟充電器比較圖,可見增大的趨勢。

重頭戲來了:MM(左)與M240(右)的主盒。

打開盒子上蓋,準備揭開面紗(於取貨時,同時請店家安裝相機手帶、背帶並貼上螢幕保護貼)。

MM(左)搭配A&A ACAM-290手帶,M240(右)搭配A&A ACAM-272背帶。
這兩條A&A的黑色帶子上都沒有標誌,縫線也都是黑色。這是我選擇A&A產品中這兩個型號的主因。

MM搭配手帶的質感。

MM搭配手帶及手帶盒裝。

M240搭配背帶的質感。

M240搭配背帶及背帶盒裝。

MM(左)與M240(右)正面對照。

MM(左)與M240(右)背面對照。

MM(左)與M240(右)上方對照。

也買了兩組我個人認為適用於MM及M240的快門鈕。

MM快門鈕如是搭配。

M240快門鈕如是搭配。

1.4倍觀景窗放大器之完整盒裝。

觀景窗放大器與保存盒有掛鉤連線,可與MM來作中、長鏡頭對焦搭配。

也可取下隨附的保存盒。

EVF2電子觀景器之完整盒裝。

觀景器可與M240搭配。正面組合外觀如下圖:

背面組合外觀如下圖:

EVF2最大可調整角度為90度。

三顆全新鏡頭的組合(50/0.95A、28/2A及90/2AA);
先由原廠濾鏡(E 60 UVa、E 46 UVa及E 55 UVa)登場。

50/0.95A的完整盒裝。

28/2A(左)及90/2AA(右)的完整盒裝。

三顆鏡頭合照。

不免俗的要來個Leica M新品大合照。

在二手鏡部分,下圖為八枚德製銀玉及八枚玉專用IROOA遮光罩,並附有原廠皮套。

在之前大合照中左下角盒裝,原為極難尋得的完整盒裝七枚德製【銀】玉(盒裝編號為11311)。後來因為發現鏡頭外觀上有極微小的瑕疵,在得到網路賣家的諒解下退還,並由同一賣家處購得另一枚同樣包裝完整且狀況極佳的七枚德製【黑】玉(盒裝編號11310)。

八枚玉與七枚玉合照(未加遮光罩)。

八枚玉與七枚玉合照(加上遮光罩)。

後記:
開箱後,在美國網站郵購了MM專屬手把。此手把型號為14399,與MM機身包覆之質感完全相同,亦大大提高了手持的安全性及穩定性。M240的手把原廠尚未曾出過貨,只好繼續等待了!


另外,覺得配合MM的A&A快門鈕使用的不太順手,反倒是配合M240的Leica原廠快門鈕配合的還不錯,於是又在網站添購了一組雙色來收藏兼未來備用。

CAM-in CAM9023 & 9024則是單純的黑色及鐵灰色。以它的價錢,個人覺得是物超所值,但在質感上當然不能太過苛求。

最後,又在店家找到了一個鈦金屬快門鈕。此鈦金屬快門鈕裝在MM上感覺外型更加簡潔穩重,且兩階段按下快門的手感絕佳,是我目前搭配MM的第一首選。

快門線還是以編號14076的Leica原廠線較為就手,也有鎖定功能。

CPL經過評估後購入了下列三款。
B+W 46mm KSM MRC CPL(據悉,B+W的46mm並沒有出XS-Pro)。
B+W 60mm XS-Pro MRC nano KSM CPL。
B+W 55mm XS-Pro MRC nano KSM CPL。

也買了90/2AA用的B+W 55mm NL2近攝鏡片來試用。

以上開箱報告,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裝備雖然還在摸索階段,趁假日外出走走及工作上現勘基地的機會,試拍了一些照片,歡迎至下列flickr網址觀看(照片多;可依相片集,找尋您有興趣的景物先行瀏覽!),並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_^
連結到:我的Flickr相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