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取景器的準確度與使用經驗談?

有了21mm鏡頭之後,一直在積極物色取景器。但相對那小小的體積、總讓我嫌價錢貴而下不了手。這幾天弄了個玩具取景器來玩diy、才發現裡頭學問大了。若是有顆能讓人信賴的取景器、那價錢肯定不會便宜。

其實稍加思考,就會發現取景器與鏡頭光軸偏差的關係,除非拍攝目標距離相當遠,取景框的準確度絕對令人質疑。而且深究起來,RF連用內置取景器、多多少少都會面臨相同問題,特別是主題距離很近的時後。

另外是用取景器抓畫面水平,若是品質不佳、影像筒狀變形嚴重的話,在一堆彎彎曲曲的線條中、需要人腦補正取直,更是一大困擾。

不知版上先進是否有些使用經驗、秘訣可以分享一下?
2013-06-25 10:30 發佈
近拍真的很不準,但至少可以抓個大概,以徠卡那棵昂貴的觀景窗來說,大概要5米以上才會準一些。

徠卡有出一個五段式的觀景器,可以調整對焦距離,這個稍微準一些,但是圖像圓圓的,還蠻失真的。

換一部M240吧,在Liveview模式下,所見及所得,再也不需要觀景器。

不過M240在室內黃光照明下的表現實在有點可怕,白平衡還比M9有特色(還是差?),紅色非常奇特,也許是我不會設定吧。
光學觀景器沒有準的. 也只能抓個大概. 水平可用 Viewfinder 的框線來抓.

原廠的說明:

本取景框線的尺寸是配合 徠卡M原廠預設的格式而定的,距離2m時就相當於感測器的大小 23.9 x 35.8mm。本取景框線的尺寸是配合徠卡M原廠預設的格式 而定的,讓取景框線和距離設定是連動的,視差-也就是鏡頭和觀 景窗軸線之間的偏差會自動補償修正。在整個從0.7m到無限遠的焦 距設定範圍內,框線內的畫面和攝影畫面大體上是完全一致。大體說來,感測器在距離小於2m以內時能感測到的比取景框線內緣顯示 的小一點兒,距離超過2m時則多一點兒

連動測距式相機的取景框線必須配合所用鏡頭焦距的視角調整。然而在對焦時, 額定視角會隨著變化中的外移量而變,亦即隨光學系統和感測器平面之間的距離而變。如果設定的焦距比無限遠小(相對的, 外移量較大),實際上的視角也會比較小-鏡頭能掌握到的 攝影目標較少。此外,焦距較長時的視角差異有隨著較大的外移量變大的傾向。
-------------------------------------------------------------------------
綜合那段文字的意思就是 - 2M 最準, > 2M 時的時候 實際 > 框線, 而長焦段差異會更大.
外接式觀景器又沒有補正的機構, 所以近距離差異更大.


解決方式只有用 M240 的 Liveview. M9 與 M240 價差不到 2個 光學 Viewfinder.

再補充一下: M240 有電子水平儀.
可以考慮使用蔡司的觀景器
價格只有萊卡的一半
效果相差不多,外型也相當不錯
萊卡的觀景器定價實在有點誇張


我還是買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