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興起買summilux鏡頭的念頭,主要還是著迷於大光圈的那個檔次。當然也知道F1.4以上,開始進入遙不可及,夢的境界,量量自己的經濟狀況,故選擇summilux這個檔次。
由於過去只拍50mm以及35mm兩個焦段,主要器材也以底片為主,因此summilux很快就設定在50mm與35mm。
個人在網路上找尋許多介紹,不知是自己刻意篩選,還是50mm pre-a e43版真的好,看到許多網友特別撰文推薦,因此很快就定下方向。
但在35mm方面,則遇到不少困難。35mm部分,一代鏡販售期橫跨30年,因此對岸的網友都蠻推薦一代鏡,對岸的說法是:『原因無他,能賣那麼久的產品週期,不是沒有道理』。
台灣網友則多半琢磨於聖光部分,自己看了許多聖光示範圖,還真的無法接受那種成像。原本單純的以為賣出VM 35/1.4後,下一步就是summilux 一代鏡,無奈聖光的介紹文,幾乎都成這隻鏡頭的反推文。
有網友說,23X以後開頭的鏡頭,leica有修正鏡頭設計,聖光問題大大降低。不過自己看了一下聖光文,似乎
有聖光的鏡頭也都是23X以後的,23X之前的鏡頭還很難找到相關文章。自己心中生起許多疑問,所有的文章都說改善不少,但自己看卻是聖光問題依舊嚴重,難道23以前的聖光超級嚴重嗎?所以面對23X以後鏡頭比較,23x就算有改善嗎?有前輩可以介紹或比較差異嗎?
最後也想問問,如果是35mm一代鏡,是不是都免不了聖光問題?還是35X後德版鏡(或某些序號起頭版本)就沒有此問題?
在此先謝了!!!!
如果50mm部分,各位有不同見地,也請一併說說,給個意見參考。
如果重點是體積的話, 35/1.4A 絕對大很多.
這幾顆我都有. 最常帶的是 PreA 再來是 七枚, 最後才是 35/1.4A, 因為放小包包方便, 出門不必帶相機包. 反而是 Summilux 35ASPH 最少帶出門. 沒加遮光罩前就大上許多. 後期聖光就相較不明顯, 在可接受的範圍. 這時就可拍出特殊感, 且不是整張白霧, 與老鏡的缺陷又不同. 不需要聖光出現時, 縮光圈便是.
體積比較圖如下:
上方是 35/1.4A
左下是七枚, 右下是 35/1.4 PreA

F2.0, M9, Summilux 35 PreA 319x 加版


F2.0 M9, Summilux 35 PreA 360x, 德版

sota919 wrote:
再補充一點 35/1...(恕刪)
其實我已經有了七、八枚了,買summilux可能是為了彌補一點虛榮吧!
不過以前用vm時,也的的確確常用1.4的光圈,只是大概是vm在萊卡世界太微不足道,故討論的較少,也沒多少人注意他的瑕疵。
sota兄的summilux是鈦版嗎?照片上來看,似乎不太像銀色。這顆為何德產的非常少呢?是因為較新,所以丟出來的人不多嗎?
照您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後期德版的聖光問題就已經改善不少了呢?
最後,感謝前面眾家兄弟的協助。至於vm的暫時不考慮了,因為太大顆了,比35 aa還大,帶出去的慾望都沒了。新版summilux除了貴以外,大顆也的確是我猶豫的主因。老實說進了老福後,還是愛用小顆的鏡頭,但老福好賣難進,所以就湊合著用了。
kenneth_ku2002 wrote:
是不是後期德版的聖光問題就已經改善不少了呢?...(恕刪)
其實加版在序號 30x以後的就改善不少. 與德版差異不大.
我的是鈦版(都是德版), 德版因生產時間短 好像在 35x 以後的才是, 且在 36x初期以後就停產了, 所以數量少. 價格也較加版貴些. 如果想要德版就要有耐心. 因 eBay 也很少看到. 銀鏡更少見了, 是非常早期的, 粉貴, 大概可買 3~4 隻鈦鏡.
這張是上次在貴婦百貨用 M 240 + 加版 308x 拍的, F1.4. 有聖光. 是微醺的感覺.
以前用 24x 的感覺是茫.


原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