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攝影世界的St. Andrews – 我的Leica初體驗

<< 我喜歡打高爾夫球, 去蘇格蘭St. Andrews Old Course打一場球, 一直是我的夢想之一! >>

從開始接觸攝影以來, 我就一直是Nikon的忠實用戶, Nikon產品的可靠, AF設計的準確迅速, 讓我在攝影這條學習路上走得輕鬆愉快, 也幫助我記錄了不少甜蜜的回憶.

然而對Leica工藝的好奇以及嚮往, 卻從未停止, 即使一再提醒自己, 先把Nikon系統用順手, 攝影技術提升到相當水準再說. 但眼見Leica價格不斷攀升, 鏡頭交期越拖越長, 我的心情逐漸按耐不住. 終於在去年的11月, 逛了Leicashop的網路商店, 一口氣把想要的機身、鏡頭, 一次訂齊. 結果當然不意外, Leicashop回覆的交期說至少要等六個月! 經過半年多的等待, 總算幾個星期前, 收到從歐洲寄來的第一個包裹, Leica著名的飢餓行銷手法, 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攝影世界的St. Andrews – 我的Leica初體驗
攝影世界的St. Andrews – 我的Leica初體驗

而在等待的這段期間, 也陸續從網路入手了幾隻經典老鏡.

雖然滿懷期待的入手了Leica, 但是剛開始用它來拍攝時卻非常挫折, 對焦對不準、構圖構的亂七八糟, 尤其是21mm 焦段和 Noct的這兩顆鏡頭. 這種挫折感, 就跟我初次去St. Andrews打球的那種感覺類似. 在台灣打球, 習慣有桿弟幫忙報碼數、讀果嶺速度和草紋方向, 而在St. Andrews卻一切要靠自己; 而且St. Andrews的長草區和高聳的沙坑, 讓在台灣鍛鍊出來的鐵桿和沙坑技巧, 完完全全的失靈了! 原本在台灣幾乎是單差點的小弟, 在St. Andrews的處女秀竟打出三輪車, 真是令人懊惱啊!

為了不辜負已入手的器材, 只好強迫自己重新建立適合RF的攝影技巧, 也增添了配件(把手、廣角觀景器、觀景窗放大鏡)來輔助構圖和對焦. 雖然用RF對焦的銳利度水準和用Nikon AF對焦還有不少的差距, 構圖也還不是得心應手, 但幾個星期下來, 竟也讓我體驗到以前未曾有過的趣味. Leica鏡頭所能捕捉到的影像層次感和光線氛圍, 是我之前用Nikon鏡頭未曾感受過的.

以前用Nikon拍照時, 我是透過觀景窗來尋找拍攝主體以及構圖; 而現在拿Leica來拍照時, 我竟然是先用眼睛來尋找拍攝畫面、用想像來構圖, 只有在要真的拍照時, 我才把相機拿起來. 兩者真的是很不一樣!

當了大半輩子的工程師, 我很慶幸有這個機緣接觸到攝影, 讓美學也能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

Summicron-M 28mm f/2.0 ASPH


Summicron-M 35mm f/2.0 (8 element)


Summilux-M 21mm f/1.4 ASPH


Summilux-M 35mm f/1.4 ASPH (FE version)


Summilux-M 35mm f/1.4 (pre-ASPH)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Noctilux-M 50mm f/1


Click以上任一照片即可連結至小弟的Flickr, 等我其它的新鏡有機會試拍, 我會Po上網供有興趣的大大參考.
.
2012-06-04 18:35 發佈

Hero Figaro wrote:
<< 我...(恕刪)

恭喜入手這台M9P~小弟只能買台中古的X1玩玩,Leica的影像的確有它獨特的味道!
但絕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驾馭它的~不過Leica的數位機身卻實很不保值!
目前想考慮換M6~

RF的確需要時間適應~
不過數位化好處已經大大縮短這個過渡期
我常常M50/1.4A裝上去後彷彿黏住了~不想換鏡頭
出遠門只帶M21A+M50/1.4A+M90/4M
輕鬆拍M28/2A+M50/1.4A
其他大小M鏡幾乎被我封在防潮箱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底片期的一鏡一機很划算的年代了~


M50/1@外雙溪
恭喜樓主寶劍名士相得益彰 ---> 肯定是喜樂的啊.....(羨慕中...)
尤其是您一句

[以前用Nikon拍照時, 我是透過觀景窗來尋找拍攝主體以及構圖; 而現在拿Leica來拍照時, 我竟然是先用眼睛來尋找拍攝畫面、用想像來構圖, 只有在要真的拍照時, 我才把相機拿起來. 兩者真的是很不一樣!]

真是讚.....小弟認為這才是更大的[進階]
或許樓主下次試試, 如果拿回單眼, 小DC甚至手機拍照, 也用這種思維試試....或許又有心得也說不定

Hero Figaro wrote:
<< 我...(恕刪)



St Andrews是個好地方 我3年前還在唸書時用M3拍的



effo wrote:
恭喜樓主寶劍名士相得...(恕刪)


的確, 我現在拍攝的SOP和以前已經不太一樣. 前天傍晚帶著D4 + Noct 58到華山藝文, 用拍RF的手法來找景, 結果拍出來的照片, 竟然較能符合我想呈現出來的感覺!

剛開始接觸攝影時, 常聽到一些前輩提到攝影眼, 那時還無法了解它的意涵, 而這幾個禮拜透過Leica的磨練, 我好像有點懂了. 有時候, 即使沒帶相機在身邊, 當遇到某個有意思的場景時, 我還是可以透過眼睛和想像力來練習攝影, 包括基調、構圖、焦段選擇、景深設定等.

早上帶著剛入手的七枚玉到台北孔廟和保安宮逛, 雖然Leica沒有VR的防手震, 但因為無反光鏡的設計, 即使我的快門降到1/15s, 成功率還是很高.

Summicron-M 35mm f/2(7 elements)
Hero Figaro wrote:
以前用Nikon拍照時, 我是透過觀景窗來尋找拍攝主體以及構圖; 而現在拿Leica來拍照時, 我竟然是先用眼睛來尋找拍攝畫面、用想像來構圖, 只有在要真的拍照時, 我才把相機拿起來. 兩者真的是很不一樣!
...(恕刪)


日前也購入一台M9,還在學習中,看到您這段話,又懂了些。
這段話真是說中了它的精膸啊。
casperlch wrote:
日前也購入一台M9,...(恕刪)

以前埋首於工作時, 每天就只是往返於辦公室和住家, 頂多假日帶家人去天母或信義區吃吃大餐, 已經十幾年沒有進到西門町了, 沒想到這個高中小週末時, 常來約會的地方, 現在變得如此多采多姿. 台北生活真的是越來越精彩!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Summicron-M 28mm f/2 ASPH



Hero Figaro wrote:
以前埋首於工作時, ...(恕刪)

很奇妙, 雖然同樣都是35mm的焦段, 但在低光下, 用老鏡拍出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難怪老鏡有不少粉絲.

Summilux 35mm f/1.4 (pre-ASPH)




Hero Figaro wrote:
很奇妙, 雖然同樣都...(恕刪)

八里左岸, 不僅適合騎自行車, 也是個拍黃昏的好地方. 今天傍晚, 帶著上週剛入手的Summilux 75mm和M9-P, 騎車兼拍照去.

Leica的大光圈鏡, 散景自然又迷人, 這隻75mm的Summilux也不例外. 如果我的對焦能再精準些, 照片一定能更出色. 像下面這張"母與女", 就是因為那位小妹妹一直在偷看我, 讓我不好意思把鏡頭對著她, 把焦對的更準些.

Summilux-M 75 mm f/1.4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