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碰巧看到difussionless大大在隔壁文章轉的一篇關於m鏡轉接在nex與GXR上差異的文章
我又回去看了一下我昨天剛拍的summicron 28 asph轉到nex5n的照片
似乎沒出現像比較文中糊糊的情形而還在100%看還是滿銳利的
跟之前用m8在同一場景拍的照片比起來細節上算是更勝一籌
不過這篇文章又讓我開始猶豫是不是當初不該省錢捨GXR就NEX5N
想請問大大們有沒有兩個都使用過的的比較經驗呢
p.s.某種程度上我懷疑那比較文中是不是在拍攝時真的把對焦轉到底來對無線遠
m鏡沒接上m機似乎對焦上可以多轉那麼一點然而無限遠反而是不清楚的
先謝謝各位大大的分享了
adasha1980 wrote:
剛剛碰巧看到difu...(恕刪)
因為不同時期是不一樣,nex-c3和nex-5N和先前或後面nex-7是一樣!
nex-5 nex-3是有明顯紅移
nex-c3 nex-5N近乎消失,要像contax g更短鏡後距才有。
nex-7又出現。
令人惊喜的NEX-C3 —— 红移消失了!(ZM21/2.8,G21,G28,福伦达12/5.6
Sony NEX-7 with wide angle Leica lenses – A quick test and Ricoh GXR A12 Comparison!
color shift,也就是會在會畫面出現紅色薰染現象,就是在一些短鏡後距的鏡頭,本身聚焦光徑短非常傾斜,而感光元件本身是和底片不一樣,光線進入前方濾色片到達光電二極體是近乎垂直,所以產生這樣現象。

timosky wrote:
所以你知道網路上的文...(恕刪)
timosky 兄:
那個測試的是NEX-5!
別認為NEX-5和NEX-5N是同樣,可以看樓上面連結後面網友測試發現,NEX-C3和NREX-5N改變RF鏡頭之前COLOR shift問題。
但是nex-7又恢復nex-5那時狀況。
雖然網路測試不是可以盡信,但從這裡目前歸納出sony確實有作一些變動。
adasha1980 wrote:
diffusionl...(恕刪)
首先要向樓主與其他因小弟誤導的人道歉!
那個測試確實是5N!
至於結果是不是有公信力,小弟僅以下面討論。
今天知道錯誤之後,慎重起見特別在去看依次當初資料<GXR完全指南>,第99頁開始說明開發幕後方向與NEX做的比對。
1.GXR本身並無LPF,一般DSLR或EVIL等大多有,這部份影響剛好最近NIKON D800/D800E
,D800E用再結合方式,改變AA過濾一些高解析訊號的狀況。
可以參考Nikon D800 / D800e First Comparison
D800

D800E

就是有AA的相對會比較糊與細節少些,而GXR的MOIRE問題是用影像處理器來修正。
2.因為底片是直接中間直接成像,一般感光元件LPF前面還有光學濾鏡。
而GXR使用超薄光學濾鏡,大約是一般光學濾鏡的1/10厚度,這部份在於只要是光學材料就會折射率問題,穿過厚度越厚光學濾鏡會產生成像面彎曲問題。
因為只有光軸一點是垂直光學濾鏡,是不會產生位置變化,但是隨著偏離光軸那點,就會慢慢產生偏移,使得成像面變成一個曲面。
當初M8不使用光學濾鏡,也是在於此問題,但後面不曉得產生其他哪些問題,後來M9也加上去超薄光學濾鏡來修正IR等不必要波長光線。
3.GXR根據不同位置和M9使用同樣感光元件微鏡片偏心的方式,這個部份主要是對於邊緣失光與紅移(color shift)作改善。

在開發過程,就有拿現有M鏡作為標準
或許廠商講的有點誇大自己,不過看Steve huff這位LEICA迷的測試或其他各種測試,都是顯示GXR M-MOUNT確實表現都不錯,就連一些CONTAX G裝上也很好。Ricoh GXR & 28mm vs Leica X1
adasha1980 wrote:
D大其實不用道歉大家...(恕刪)
當初在替手上M鏡找家,NEX讓人為之一振,因為以SONY的更新速度與變化,她將會是一個不錯選擇。
但一開始拿小弟姪女NEX-5使用效果,其實沒有預期好。
後來看到5N出來之後,看了一些測試紅移問題幾乎解決,那時候覺得似乎不需要去買GXR使用就可以獲得不錯結果,所以之前在查GXR與NEX比較,下意識造成沒有仔細看覺得那個是之前NEX-5問題測試,後面5N應該解決。
後來X-PRO1出來,開始去找X-PRO1測試,但還沒看到大圖,但使用者都說不是很配,其中還顯示感光元件前面厚度問題,這些問題與觀念在看GXR書籍時候,有看過但印象不是很深刻。
今天是特別又跑一趟仔細再看過,也借這個機會把過去一些模糊觀念釐清。
看達叔那樣推從GXR,他本身也用過NEX與M43等系統,或許他來解答會比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