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拍照絕對不是便宜的事,要底片要沖洗,再加測光錶等一大堆,沒有相當的知識和財力玩不起,玩得起的人當然知道LEICA的價值所在。
現在任何一部手機都有數百萬像素,一台15X變焦相機一般學生也買得起,什麼19點對焦45點對焦閉對眼也不會脫焦,內建測光還附各種模式甚至不會測光也可以,隨便都可以有ISO12800再暗都能拍照。當照相容易到連我老媽都能買一台便宜相機拍生活照的時候,你問她們要用數千美元買一台Leica又沒有自動對焦沒有變焦甚至不能玩自拍?開玩笑吧?
不是Leica不再經典,而是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充斥市面,太多連構圖都亂七八槽的人卻買7D加小白還要大談一大堆新科技(即使他們跟本不會用到),去到這個什麼都要新科技,相機兩年就過氣的年代,有誰會認為Leica可以玩一生一世?
Leica不是賣給這些人的,這些人也不會買,等於精品珈琲不是賣給會去喝麥當勞珈琲的人喝的。
kiddckho wrote:
不是Leica不再經典,而是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充斥市面,太多連構圖都亂七八槽的人卻買7D加小白還要大談一大堆新科技(即使他們跟本不會用到),去到這個什麼都要新科技,相機兩年就過氣的年代,有誰會認為Leica可以玩一生一世?
認同。數位時代,電子產品一買來就是等著過時過氣,等著五年後被新規格的後續機給淘汰。
本人若要推薦別人買LEICA-M,本人會首推沒測光的M3,再者推有測光的M6-CLASSIC。如果對方若有點錢,再推薦他買一臺MP。這是本人認為可以用一生一世的相機。
數位的機子,有人說買一臺M9也可以拍一輩子,本人認為這有兩種前提,第一: 你最好保證M9的電子零件可以讓你凍那麼久。萬一你的M9在重要場合給你當機完全不能開機,你還想拍屁?第二: 最好再經過10年後,你還可以繼續用你那過時的電子產品M9拍照,而不會嫌棄這台M9已經再各方面規格比不上M99啦。
說M9可以拍個幾十年不換機的,只是自我催眠罷了。本人就不相信十年後M99的規格不會讓你望著M9興嘆,說不定不用十年,等到M10出來時,保證M9的規格一定落後很多,保證你不會嫌棄他是個跟不上最新技術的東西,到時後再繼續來催眠自己...."嗯,本人要用M9拍一輩子,不用換機"......

所以本人認為徠卡M相機的價值,只有在於他的純機械底片機。因為你放心,底片不會那麼快就不見。你說底片要停產還要多久?慢慢等,會有那一天,但是等到那一天來時,或許你我本人都已經歸西了

M9要等多久會被新機規格給淘汰?不用很久.... 5年10年就夠了
不用五以十年,現在已經過氣了。想想,沒有自動對焦(人家還搞45點對焦),還是M7年代的自動測光(canon連傻瓜機也有四種不同的測光),基本上沒有連拍(60D已經可以一秒六張),ISO最大是2500(D3S是十萬!隨便一部咭片機都12800),沒有快門先決(當然也沒有什麼智能模式情景模式),沒有防震(S95有四級還雙重哩!),LCD色還要很爛(隨便一部手機都要比他大和漂亮-雖然個人認為那種底片風的色調不錯),當然也不會有拍片功能(現相機沒有720拍片功能跟本不會有人要)。
所以M9其實不用擔心過不過氣的問題,也不是現在那些硬件先決的用家會考慮的機種,他們要買最新的技術,而M9是古老的技術。
所以如果你要問Leica的技術會不會過氣,能玩多久,那就已經沒有資格玩Leica了,Leica不是用來追技術的,說真的如果不是8.2不是全片幅我也一樣會買-當然前提是買得起。
kiddckho wrote:
所以如果你要問Leica的技術會不會過氣,能玩多久,那就已經沒有資格玩Leica了,Leica不是用來追技術的,說真的如果不是8.2不是全片幅我也一樣會買-當然前提是買得起。
這就是"普遍使用LEICA-M數位機的人"會講出來的話
看在本人眼裡,怎麼樣都是"自我安慰"的一種說法而已啦
本人也看過太多用數位LEICA-M的人,總是很厲害的給數位LEICA-M一堆藉口及理由,還有台階
其實理性的去看,數位LEICA-M要走的路還很長咧
至少你想想,如果M9的電子性能高ISO表現那些有的沒的,如果可以跟現今的旗艦數位單眼一樣
豈不樂乎?
問題就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是"做不到"的事情
就是因為不可能達成的事情,又加上"拜託這是徠卡"耶,數位時代的徠卡,"品牌虛榮"多高啊
數位徠卡"辦不到"的事情,總要想辦法給理由辯護
只好充其量慰藉自己的說:"數位的LEICA-M,他不是用來追技術的,所以可以怎樣怎樣... 不用怎樣怎樣等等"
數位時代了都已用數位機了,還會說不須追技術,這樣的話,只是求"自我安慰"而已啦
如果這台數位機不是"徠卡掛牌"的話,早就被拿去填海了,哪還有可能為它做辯護
所以就是給買"徠卡名牌"的一個自我安慰而已
數位時代,既然已用數位機,又在那邊口聲說用徠卡的不是追技術的
也等於是給用的人自己一個謀求心裡慰藉而已
也是狠狠打了自己用數位徠卡M一巴掌
數位LEICA-M不是用來追技術的
那數位徠卡M 還要進步甚麼? 那幹嘛還用數位徠卡M? M3 M6 MP 不是已經很好了?
LEICA M9(M型數位機)不是沒價值,而是還不"值"那個價值
等到有一天LEICA-M型數位機做好的那一天,LEICA-M RF的本質不變之下,既又擁有當今他牌旗艦的電子性能時
說不定本人會來買一臺
在那之前,要本人看數位徠卡M,那都是沒意義的廢鐵,
頂多就是讓你的M6可以馬上拍完馬上看而已 (然後把6倒過來變成9,在收你"6倍"的立即成像的手續費)
有什麼價值意義?
繼續用M3這種五六十年前的機器就足夠矣
反正不就只是曝光工具? 反正徠卡也不是追技術.... 只要有曝光功能不就好了 M3足矣 對吧

不需要給數位LEICA M一堆藉口及理由,還有台階啦
該批的就是要批啦
kiddckho wrote:
>M9要等多久...(恕刪)
手動對焦自動對焦的討論/辯論永遠不會有結果
兩個追求的是不同的用途, 尤其是 RF 跟 DSLR 兩個系統血統八竿子打不著關係更是凸顯這點
連拍抑是, 防震在RF安全快門比DSLR低的多, 1/8都還能很清晰
RF望遠鏡頭也不多也不遠, macro也是可笑的地步, 防手震的必要性也就相對低
討論到最後也是回到系統不同論, 用途不同
LCD我同意, nex 比他好上不知多少, 徠卡應該要加強, 拍片這個就見仁見智, 很難有個結論
至於m9是古老技術我倒是不認同, 以鏡距限制來說, 目前有哪家廠商做的出全幅 CCD 給RF系統
canon, nikon 的 RF 技術也是有精研過, 以前也佔有一席之地, 為何不做 RF?
小弟不才, 猜測就是技術尚未成熟, 經濟效益評估無法得到一個平衡點.
canon, nikon 如果賣 leica 那個價錢大概會被罵翻吧
真的這種RF跟DSLR相比的討論其實頗不適當, DSLR 有 RF 辦不到的事情, RF 也有 DSLR 辦不到的事情
除非是很籠統的類似LCD或是畫質這種重點/基本比較, 要不然不會有結論
Sunyata.C wrote:
這就是"普遍使用LE...(恕刪)
CCD 與 CMOS 兩種技術根本上的不同
要M9高 iso 跟 DSLR 相比是一場註定要輸的比賽
色彩飽和度來說, CCD是佔有優勢的, 所以, 還是用途不同
如果有一天, 有新技術, 能把兩種技術優點合併那當然是王道
只是, 目前還是沒辦法, 光鏡距的問題在 CMOS上就有得頭痛的
不管怎麼說, 系統上就是一種取捨, 底片帶給你的是底片味, 數位複製不出來 (任何一家都一樣)
數位帶給你的是方便, 底片也複製不出來, 趣味, 手感...還可以一直延伸討論
終究在於選擇而已, 所以值不值得就變成很主觀的東西
如果以畫質來說, M9 18mp的畫素+m鏡帶來的畫質, 其實跟 D3x 24mp是勢均力敵的
這個角度來看, M9 價錢比 D3x便宜, 得到相同畫質,甚至更好, 價錢相對感就合理
如果討論到機身額外性能, 防潑耐用, M9的確貴的不像話
如果討論到機身大小, D3x 就算便宜個十萬, 還是重又大, 也吵, 相較於M9
如果討論到多用性, D3x 拍棚, 拍山拍水, 拍微距, 拍望遠, 拍運動, M9的確就是一台廢鐵 (除了拍棚,拍山,拍水,勉強可以)
如果討論到 M9的特殊用途, D3x 辦不到, 有些場合甚至進不去
這可以無限研伸下去, 討論不完
底片, 數位, 系統, 沒有誰好不好, 只有用不用的到與個人決擇的問題
個人感想, 大家參考一下
有人說M6不好嗎?難道是在勞斯萊斯還用廿年前的機件?什麼叫做進步?其他老廠就是認為「我以前出的機也很好,沒有必要推出數位」,結果不單是沒有數位,甚至連傳統相機也一拼死掉了。正因為有了數位才讓人開始追尋底片相機,買了同一鏡頭數位傳統兩邊走的人也不少。
不追求科技我們是不是要坐船三個月去歐洲?歐洲時裝還是一件件用手來做?別將與時代並進拉來和盲目追求科技的混為一談。
所謂追求科技是現在日本廠那些,一整部機幾千種技術,每兩年推一部新機出來,用家只考慮有什麼新功能。但M8推出時有這些嗎?即使是M9也只不過是加了數位機背的M7,這是在時代潮流下必然的。
對,Leica就是名牌,他是135相機的老大哥,而M9是現在世界最小的全片幅相機,你去找一台全片幅會比M9小的給我看?還是那句,想值不值的人,你去玩日本機吧,一年換一部,十年都是最新的技術,但,但永遠不會是Leica,等於uniqlo永遠不會是歐洲名牌,名牌永遠有他們的道理,你有權擁有最新的技術,想值不值,這沒問題。
反,Leica不是賣給想值不值的人的,他們賣的是精品、賣名牌,是「絕對不值得」,但,誰會在乎?擁有一百台日本機也比不上一台Leica,以前如是,日後也如是。
這已經有點接近挑戰宗教信仰等意識形態的地步了
本人對LEICA完全沒有甚麼信仰跟崇拜或推崇
只是底片的LEICA-M,這類Rangefinder對本人的攝影來講,有很大的意義
還是老話一句,回歸理性
好好的看一下M9,只能說數位時代的LEICA-M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好好的期待,並等待它有更好的後續進步機種
真正會接觸LEICA-M的,普遍都是在傳統底片時代就已經投入RF攝影的底片攝影同好
因此才會對數位LEICA-M更有期待之心啊
而不是像現在很多"數位時代才進入LEICA-M"的玩家
要嘛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安慰,要嘛就是常以激進近乎宗教信仰的狂熱的替數位LEICA-M辯護及找理由
講難聽點,徠卡最喜歡賣現在的徠卡數位相機給這一類族群(客戶群)
因為他們或許認為:擁有一百台日本機也比不上一台Leica,以前如是,日後也如是。
有這種死忠支持的客戶,真好
不像本人,因為就是用LEICA-M相機,所以本人專打徠卡的不是!
尤其數位時代後徠卡的轉型,更讓本人鄙視唾棄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