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dricc wrote:
奇怪,原來攝影的重點不是在呈現的照片,而是在使用的器材?
真的熟悉底片拍攝的人,這些根本不是問題
拍立得拉個一兩張,調個一兩次,出來就是沒問題
有沒有問題還是要看對影像品質的要求。
同樣是試個一兩張,數位相機的速度和準度優秀多了。
cedricc wrote:
在當年攝影還賺得到錢的時代,用Leica當工作機的並不少
以前的萊卡相機功能和實用性的確不錯,
所以拿來當工作機的不少,但是數位時代就不是這樣了,
技術上打不贏日廠,走的主要是炫富路線,
說真的,如果有中國廠牌做出跟萊卡一模一樣的產品,只是廠牌不同,
就算對折賣恐怕也賣不了多少台。
噢不對,Typ 109應該會賣得很好

cedricc wrote:
也難怪有人說數位時代,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
因為可以一直調到爽
然後削價競爭,把市場做爛
數位時代也不是所有場景都可以靠一直調到爽來勝任的,只是要求成功率的場景變少而已。
如果有攝影師只會一直調到爽,那他會覺得這時代攝影賺不到錢也挺正常的。
cedricc wrote:
現在真正的職業攝影者,要的是數位影像的畫質跟免除沖片的等待
而不是一再重來的機會
而且拍照時客戶就在旁邊,每拍一張就看一下調一次誰還敢再找你拍?
這要看場景囉,
拍靜態商品時,就算是職業攝影者也很常利用一再重來的機會。
如果客戶要5張照片,你就真的只拍5張交卷走人,那誰還敢再找你拍?
cedricc wrote:
再說,失焦、震動就不是所謂的好照片嗎?
失焦、震動的照片不見得是爛照片,
但我認為一台好相機應該要有避免拍出失焦、震動照片的能力。
cedricc wrote:
我不認為底片已被數位...(恕刪)
我覺得你講得很好~
我也還是M機底片用戶 對這個相機蠻期待的 等著撿二手XDD
Leica 真的是滿足各種攝影需求的一家相機商
你不需要他 不代表別人不需要
別忘了 現在有台 Monochrome 只能拍黑白
M7 MP 底片機現在也還在產
數位的洪流發展了將近16年了
或許底片是個小眾市場 但他在某些人眼中還是有種無可取代性
或許這種"類底片"數位相機不會有人買單 也可能只是剛好你不認同而已
就我而言 還是喜歡拍完不chimping 努力享受那個當下~
cedricc wrote:
奇怪,原來攝影的重點...(恕刪)
重點整理:
奇怪,原來攝影的重點不是在呈現的照片,而是在使用的器材?
標題不就是講器材?有提到照片嗎?
真的熟悉底片拍攝的人,這些根本不是問題
拍立得拉個一兩張,調個一兩次,出來就是沒問題
沒錯,而且連測光表都不用,但有多少人?
在當年攝影還賺得到錢的時代,用Leica當工作機的並不少
30年前的事了,那時買得起Leica的人有多少?
也難怪有人說數位時代,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
因為平均所得比以前高很多,而電子產品成本低所以多數人都買得起,不是使用哪種器材的問題
因為可以一直調到爽
然後削價競爭,把市場做爛
每個產業都有削價競爭,這是企業本身競爭力不足,只能降低利潤求生存,與什麼時代無關
我不認為底片已被數位影像淘汰,我只認為底片可以用數位影像替代
我也還在用Leica M6,至少這台相機不會二、三年就被淘汰
您知道當年數位相機剛問世時因為畫質不足以印刷,只被拿來當作拍立得的代替品嗎
可以被取代的東西不算被淘汰?不要再提當年勇了..
現在真正的職業攝影者,要的是數位影像的畫質跟免除沖片的等待
而不是一再重來的機會
而且拍照時客戶就在旁邊,每拍一張就看一下調一次誰還敢再找你拍?
時間就是金錢,對客戶和廠商都是,當下能預覽並調整成客戶要的樣子,才最符合經濟效益,哪裡不對?有哪個商攝大師能夠不用預覽調整照片給客戶確認就交件的?
再說,失焦、震動就不是所謂的好照片嗎?
那您可以看看Robert Capa這張照片,反差極大、極度模糊,對您來說不是一張好照片吧?
但是它卻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照片之一
Henri Cartire-Bresson也說過,Sharpness is a bourgeois concept
影像的內涵及意義,遠比拍得清不清楚重要
Capa這張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無法重拍,所以沒有好壞的問題,是沒得選,and again,現在不是討論照片
所以Leica的行銷,絕對沒有跳脫一般人的認知
從M-A、M Edition 60、M (Typ262)的銷售,很清楚地讓Leica知道市場的接受度
所以他們做Leica Q、做Leica SL,因為這是市場要的
補充:小眾市場
您以為Leica不知道M的定位?他們知道,所以不做防手震的M、不做自動對焦的M,保留M的精神
M沒有防手震是因為M沒有長鏡頭,會轉接R鏡是極少數,所以沒必要做
您以為Leica不知道市場想要什麼樣的M?他們知道,所以做了可以錄影、LiveView的M,這已經是一種妥協
這兩個功能我倒認為不應妥協,這違背了攝影的原意與rangefinder的取景方式,等於是打自己一巴掌
連動測距攝影本來就是小眾,M-D又是屬於小眾中的小眾
我剛說了,這是Leica的理念,代表的是一個象徵的意義
市場接受度,他們並沒那麼在乎
更遑論他們企圖靠這台相機「積極尋找市場的切入點」
因為它強調的不是復古,而是極簡
如果他針對的是不需要螢幕的使用者,那拿掉螢幕有什麼問題?
沒錯,所以結論是會買這部相機的只有不要螢幕、不預覽照片並且熟悉底片攝影的專業攝影師。
We weren't born to follow.
內文搜尋

X